左传|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老丘讲古书 2025-03-27 15:33:11

鲁庄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62年,虢国发生了神灵降临事件。虢国是诸侯国中较为复杂的一个国家,最早是周文王两位弟弟的封地,史称西虢国和东虢国,西虢国东迁后称为南虢国,东虢国后来被郑武公所灭,其后裔再次被封后称为北虢国,但是北虢国势力很小,基本上都是依附南虢国,所以南虢和北虢有合并称为虢国一说。

虢国的国君世世代代都是周王卿士,为周王东征西战,立下过很多战功,是周王忠实的左膀右臂。凡事有利必有弊,历代虢公虽然打仗还可以,但是治理国家却不太行,对百姓横征暴敛,一味满足于自己的私利,更是整日沉迷于神明之说。

也不知道是真的感动了神明,还是什么其他原因,神明这次降临到了他们虢国的领地,但是具体是哪位神明不清楚,以何种方式降临更是不清楚,总之虢国国君这次与神明是接上头了。

当然了左传不是神话小说,这可能是当时巫师的一种通灵方式,通过某种仪式,类似神明附体在巫师上,然后通过与巫师交流来实现与神明的交流。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周王室,周惠王有点恼,神明怎么能去虢国呢,这是天子才有的权利,怎么能让一个小小的诸侯给占了,于是叫来掌管人事任命的内史过问话。

内史过回答的很有意思,虽然周王提问很简单,但是他已经充分了解了周王的担心,所以他认为神明的降临跟国家的兴亡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而是跟国君的德行有关系。当国家兴起的时候,神明降临,是来监督国君的德行;当国家没落的时候,神明降临,是来监督国君的暴行。

老丘认为,内史过的确有过人之处,在回答周王的疑虑同时,也不忘借此机会进行一番劝导,希望周王修德爱民。

周惠王继续问道,那我们该如何祭祀呢?

依据当时的祭神制度是根据不同的神明采取相应的祭祀方法,但是这次虢国的这位神明都不知道是哪位,那又该怎么祭祀呢。但是这也没有难倒内史过,他临机应变,想出了个绝好的办法,那就是根据神明降临的日子,选择不同的祭祀用品和穿着相应的服装。

按照《礼记·月令》记载,如果神明是甲、乙日到的话,那就祭先脾,就是对应人的脾脏,祭祀用的玉要苍玉,穿上青色的祭服;如果是丙、丁日到的话,那就祭用肺,玉和祭服都要赤色;如果是戊、己日到的话,那就祭用心,玉和祭服都要黄色;如果是庚、辛日到的话,那就祭用肝,玉和服装都要用白色;如果是壬、癸日到的话,那就祭用臀,玉和服装都要玄色。

周王采纳了内史过的建议,以当时的情形,也实在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于是委派内史过前去虢国。

神明在虢国的莘地停留了足足有六个月,在这期间,虢公非常重视,派了负责主管祭祀的太祝应、负责内务的大宗正区、以及太史嚚这三位组成了豪华祭祀团队。虢公这么做当然是有所求,他特别期盼神明能够保佑他所拥有的土地,同时希望得到更多的田地。因为当时的虢国已经强烈地感受到晋国扩张带来的压力,以虢国的实力肯定是无法抵挡住晋国,但是虢公能想到的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包括神明降临的这个事情,也极有可能是虢公自导自演的一场戏,希望能释放给晋国的信号,虢国可是受神明保佑的,但是晋献公真的会吃他这套把戏吗?

即便虢公如此卖力的演出,但是连负责祭祀的大臣们都看不下去了,太史嚚认为虢国肯定是要亡了。他认为国家的兴亡并不在于神明,而是在于人民,人民兴旺则国兴,反之人民苦难则国亡。作为一国之君把国家的兴亡居然寄托于神明,那就离亡国也不远了,神明何其聪明正直,一切都会依据人民的想法来决定。

这个观点跟内史过是一致的,他们两人都认为可以祭祀神明,祈祷神明护佑,但是国家的兴亡不能求助于神明,而是应该紧紧依靠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百姓衣食无忧,国家才会兴旺发达。

神明在国君眼中是至高无上决定一切的,君权神授论是当时维持统治阶级最重要的理论支撑,但是在以内史过为代表的中产阶级眼中,神明并没有决定作用,而只是起着监督作用,所谓三尺之上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

老丘以为,左传中有多次表述民重君轻的思想,这也代表了作者对这个观点的强烈支持,同时也可以看出以人民为本的思想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形成,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观点,但是为什么当时的中国没有走向民主选举?这是因为当时的民本思想归根到底还只是治民术,也就是如何治理人民的理论,本质上还是属于帝王术的范畴,所以民本思想才能够与君权神授论和谐共生。

任何的思想和理论都有其对立统一,更无绝对的对错之分,而在于实际应用,如果你想统一那就强调统一,如果你想对立那就强调对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有时候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庄公三十二年 - 神降于莘

秋七月,有神降于莘。惠王问诸内史过曰:“是何故也?”对曰:“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王曰:“若之何?”对曰:“以其物享焉,其至之日,亦其物也。”王从之。内史过往,闻虢请命,反曰:“虢必亡矣,虐而听于神。”

神居莘六月。虢公使祝应、宗区、史嚚享焉。神赐之土田。史嚚曰:“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虢多凉德,其何土之能得!”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