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生活往事:当年集体户里的受气包,现在大家都羡慕他

怜珊来看过去 2024-12-08 04:02:22

2023年的金秋十月,黑龙江省某个偏远的小村庄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这群年过花甲的老人神采奕奕,脸上洋溢着久别重逢的喜悦。他们不是别人,正是五十多年前从上海来到这里插队落户的知青们。在热闹的寒暄声中,一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当年知青集体户里的"受气包"李明,如今已是一家大型企业的董事长。事业有成的他此次重返故地,不仅承担了整个团队的费用,还给村里捐赠了一笔可观的款项用于修缮村小和敬老院。

1969年的初春,十八岁的李明跟随几十名上海知青一同来到了这个叫做东方红的小村庄。那时的李明还是个瘦弱的少年,戴着厚厚的近视眼镜,说话轻声细语。和其他九名知青一起,他们被分到了村里的一个土坯房里,组成了一个知青集体户。

集体户的房间简陋得令人心酸。几张摇摇欲坠的木板床,几条破旧的棉被,墙上挂着几盏昏暗的煤油灯,这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房间的角落里堆放着几个锄头和铁锹,那是他们即将开始新生活的象征。

冬天的北方,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房间里的窗户上糊着厚厚的报纸,却依然挡不住呼啸而入的寒风。李明和其他知青挤在一起,听着屋顶瓦片被风掀动的声音,心里不由得泛起阵阵乡愁。

夏天则是另一番景象。闷热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各种昆虫的嗡嗡声。蚊子的叮咬让人难以入眠,知青们只能轮流扇风,互相照应。李明总是主动要求值夜班,他说自己睡眠少,其实是不忍心看到同伴们疲惫惫的样子。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李明像一个永不疲倦的陀螺,总是忙个不停。清晨,当其他知青还在床上酣睡时,李明已经起床生火烧水。他蹲在土灶前,小心翼翼地往灶膛里添柴,生怕惊醒了熟睡的同伴。灶膛里的火苗跳动着,映照在他专注的脸上,勾勒出一幅勤劳的剪影。

待水烧开,他又轻手轻脚地给每个人的脸盆里倒上热水,好让大家起床时可以洗把热乎乎的脸。他还会细心地在每个人的毛巾旁边放上一小块肥皂,虽然这肥皂粗糙得几乎可以当砂纸用,但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已经是难得的奢侈品了。

白天的农活更是辛苦。春耕时节,广阔的田野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李明总是抢着去挑最重的担子。他瘦小的身躯在田埂上摇摇晃晃,汗水浸湿了衣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的肩膀被扁担磨得通红,却从不叫苦叫累。其他知青劝他歇息,他却总是笑着摇头,继续埋头干活。

午饭时分,李明主动承担起了去食堂打饭的任务。村里的食堂简陋得很,不过是一间大土房,里面放着几口大锅。李明排在长长的队伍里,手里紧握着几个破旧的铝制饭盒。每次回来,他都会把最好的菜留给其他知青,自己却只吃些萝卜咸菜。有时候,他甚至会悄悄把自己的肉菜换到其他人的饭盒里,美其名曰"不小心拿错了"。

夏收的季节,知青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李明总是主动承担最累的活计,比如扛麻袋、挑水。他瘦小的身躯在田野间穿梭,像一只勤劳的蚂蚁。午休时分,其他知青都躲在树荫下乘凉,李明却坚持多干一会儿。他说自己不怕晒,其实是想多为大家分担一些。

秋收时节,金黄的稻田里回荡着欢快的笑声。李明总是起得最早,干得最晚。他弯腰割稻的身影在田野里格外醒目。晚上收工时,他的裤腿上总是沾满了稻草和泥土,但他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冬天的农村,虽然农活少了,但取暖却成了大问题。李明主动承担起了劈柴的重任。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村边的小树林里砍柴。寒风中,斧头劈在木头上的声音清脆悦耳。他总是砍得比别人多,好让大家在寒冷的冬夜里多一些温暖。

晚上回到集体户,李明又成了大家的"勤务兵"。洗衣服、打扫卫生、修补衣物,只要是别人不愿意做的事,他都会主动承担。集体户里的地面是泥土的,李明每天都要用扫帚仔细清扫,然后用湿布擦拭,使屋子保持整洁。

冬天的夜晚特别漫长,李明总是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为大家缝补衣服。他的针线活并不精湛,缝出来的补丁歪歪扭扭的,但却充满了温暖。有时候,其他知青看他太辛苦,想帮他分担一些,他却总是笑着婉拒。

就这样,李明渐渐成了集体户里的"受气包"。这个外号不是因为他真的受气,而是因为他总是默默承担最辛苦的活儿,从不抱怨。大家都觉得他傻,可又不得不佩服他的勤劳和善良。

李明的善良不仅体现在对同伴的照顾上,也表现在对村民的态度上。有一次,村里一个老大爷的牛生病了,李明主动提出帮忙照看。连续几天,他放弃了休息时间,守在牛棚里,细心照料那头生病的牛。最后,在他的悉心照料下,那头牛奇迹般地康复了。老大爷感动得热泪盈眶,村民们也对这个城里来的知青刮目相看。

还有一次,村里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河水干涸,庄稼奄奄一息。李明带头组织知青们与村民一起抗旱。他们日夜轮班,用水桶一担担地从远处的水井里挑水浇灌庄稼。李明的肩膀磨破了皮,脚底起了水泡,却依然坚持在第一线。最终,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庄稼保住了,村民们亲切地称李明为"好后生"。

李明的勤劳和善良渐渐感染了集体户里的其他知青。大家开始主动分担家务,互帮互助的气氛越来越浓厚。在李明的影响下,这个知青集体户成了村里公认的模范户。

1972年冬天,村里要推荐一名知青去县里的中学当民办教师。村里干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明。可李明却主动让出了这个机会,推荐了另一个文化水平更高的女知青。他的无私再次让村里人感动不已。

1975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李明抓住这个机会,废寝忘食地复习功课。每天干完农活,他就点上煤油灯,伏案苦读到深夜。他的书本上满是汗渍和泥土的痕迹,那是艰苦岁月的见证。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临走那天,全村的人都来送他。村长拍着他的肩膀,眼含热泪。李明的眼里也闪烁着泪花,他知道,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大学毕业后,李明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刻苦,很快在一家外企崭露头角。他始终保持着在农村培养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兢兢业业,很快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几年后,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即使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李明也没有忘记村里的父老乡亲。他常常组织公司员工去村里义务劳动,帮助村民修缮房屋,改善基础设施。他还设立了专门的基金,资助村里的贫困学生,让他们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

李明的公司越做越大,但他依然保持着当年那份朴实和勤劳。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张村里的老照片,那是他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的方式。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就会看着这张照片,想起当年在村里艰苦奋斗的日子,顿时又充满了力量。

如今的李明,已是白发苍苍,但眼神依然炯炯有神。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他深情地望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景象。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土坯房早已变成了楼房,村里通了柏油马路,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而那个瘦弱的"受气包",也已经成为了一个事业有成、德高望重的企业家。

村口的老槐树依然挺立,枝繁叶茂。李明轻抚树干,仿佛看到了当年他和其他知青在树下纳凉、谈心的场景。树皮上的沧桑见证了岁月的流逝,也见证了一个"受气包"的成长和蜕变。

漫步在村里的小路上,李明的脑海里浮现出无数往事。这条路上曾印下他匆匆的脚步,挑水劈柴、耕田种地,每一个背影都是那么勤劳。如今的小路已经拓宽硬化,但李明依然能感受到脚下这片土地的温度。

来到当年知青集体户的旧址,李明驻足良久。虽然原来的土坯房已经不在了,但那段艰苦而美好的岁月却永远镌刻在他的记忆中。他仿佛又看到了自己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读书的身影,听到了同伴们欢声笑语的回响。

晚上,村里为知青们举行了一个简朴而温馨的欢迎仪式。在昏黄的灯光下,李明站起来发言。他的声音依然轻柔,但却充满力量:"五十多年前,我们来到这里,是村里给了我们第二个家。现在,我们有机会回报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我感到无比幸福。"说着,他郑重地宣布了一项计划:他将出资在村里建立一所现代化的小学,为村里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掌声如潮水般响起,很多老知青和村民都湿了眼眶。他们纷纷回忆起当年那个默默无闻的"受气包",没想到他竟成了他们中最出色的一个。村长激动地拍着李明的肩膀,老知青们纷纷上前拥抱他。李明却谦逊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个知青应该做的事。是这片土地教会了我勤劳和坚韧,是村里人的淳朴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欢迎仪式结束后,李明没有立即休息,而是坚持和村干部们讨论村里的发展规划。他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比如发展特色农业、开展乡村旅游等。村干部们惊讶于李明对农村发展如此深入的了解,纷纷表示要认真考虑他的建议。

夜深了,村里渐渐安静下来。李明独自站在村口,望着满天繁星。北方的夜空特别清澈,繁星像钻石一样闪烁。李明的脑海里浮现出五十多年前那个瘦弱少年的身影。岁月如歌,沧海桑田。那个曾经的"受气包",如今已是春风化雨、惠泽四方的成功人士。但在他心里,永远珍藏着那段艰苦而美好的知青岁月,那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李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嘴角泛起一丝欣慰的微笑。他知道,无论未来如何,他都会永远记得自己的根在哪里,记得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自己。而这份记忆,将会成为他继续前行的动力,激励他为这片土地、为更多的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天一早,李明就带着其他知青开始了村里建设的实地考察。他们走访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仔细听取村民们的意见和建议。李明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知青精神的新篇章。

在村小学,李明看到了简陋的教室和破旧的课桌椅,心里不禁一阵酸楚。他当即决定,除了建设新校舍外,还要为学校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设立奖学金鼓励优秀学生。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村里的孩子们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广阔的未来。

参观完村里的敬老院,李明又有了新的想法。他决定在新建的敬老院里设立一个"知青文化室",用来展示当年知青们的生活用品、照片和文字资料。这不仅是对过去岁月的纪念,更是要让年轻一代了解那段历史,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村口的空地上,李明提出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厂。他说,要把村里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让村民们的收入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村干部们听了直点头,眼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午饭时分,李明婉拒了村长在家里吃饭的邀请,而是坚持和其他知青一起,在村里的大食堂里和村民们同桌共餐。他像当年一样,主动打饭、端菜,还把最好的菜夹给身边的老人。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动不已。

饭后,李明找到了当年教过他农活的张大叔。已经八十多岁的张大叔看到李明,老泪纵横。李明紧紧握住张大叔的手,说:"大叔,您教会了我如何在田间劳作,更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这些年,我一直没忘记您的教诲。"说着,李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塞到张大叔手里。张大叔连连推辞,李明却坚持道:"大叔,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您一定要收下。"

傍晚时分,李明召集了所有返乡知青,宣布了一个计划:他将出资成立一个"知青助学基金",专门资助村里和周边地区的贫困学生。他说:"我们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洒下汗水,现在是时候回报这片土地了。让我们一起努力,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他们的梦想。"知青们纷纷响应,有的表示要捐款,有的说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村里提供帮助。

夜幕降临,李明站在村口,望着远处点点灯火。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还没有结束。这次回乡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他暗暗下定决心,要继续为这片土地、为曾经给予他温暖和力量的人们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月光如水,洒在村庄的每个角落。李明轻轻哼起了一首当年知青们常唱的歌谣。歌声悠扬,回荡在夜空中,仿佛诉说着一个"受气包"的蜕变,一个知青的成长,一段难忘的岁月。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明将继续实施他的计划,为村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但他已经准备好了。因为在他心里,永远珍藏着那个瘦弱少年的坚韧和那片土地给予他的力量。

李明的故事,是千千万万知青中的一个缩影。它诉说着一代人的奋斗历程,见证着时代的变迁。而李明的选择,则诠释了"受气包"的另一层含义:默默奉献,无私付出。这种精神,将会像星星之火,影响更多的人,温暖更多的心灵。

0 阅读:150
怜珊来看过去

怜珊来看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