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伟人为了稳定当时的国内环境,在军委全会上宣布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命令,其中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和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对调。那么伟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将领在一个军区待久以后,难免会形成自己的势力。伟人为了防止尾大不掉之势,果断下令八大军区对调的命令,同时下令交接工作必须在10天之内完成。
就这样丁盛出任南京军区的司令,而原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则到广州军区任司令员,身为“虎将”的丁盛在南京军区上任伊始,就恨抓军事训练,严格制定了战备值班的规定,就当丁盛准备在南京军区大干一场时,丁盛突然遭到免职,开除党籍和军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丁盛,1913年出于江西于都,17岁加入红军,随红一方面军参加长征。丁盛作战勇猛,经常冒着枪林弹雨往敌人阵地上冲。抗日战争中,被任命为晋察冀教导二旅一团的政委,因在政委的岗位表现突出,随即被任命为热辽纵队27旅的旅长。
在黄土岭围歼战中,丁盛所部作为主力参战,击毙了号称“名将之花”的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在内的1400余名日军,立下过大功。
在解放战争中,丁盛担任了四野45军135师的师长。率领135师在辽沈和平津战役中大展雄风,在“衡宝战役”中,更是以一个师深入敌后进行迂回包抄,硬是打败了白崇禧的主力——钢七军。在这场遭遇战中,丁盛硬是以一个师的兵力打败了敌人四个师的进攻,还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全歼桂系主力第七军,在这一战中,彰显丁盛的指挥才能。
随后丁盛随四野主力南线大追击,并在桂林至南宁一线全歼白崇禧集团,让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一支军事集团被全歼。135师在“衡宝战役”中采用大胆迂回穿插的战术被南京军事学院写进教材,刘伯承称赞丁盛为“腰斩七军”。
1952年,丁盛担任新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54军军长,也成为该军的首任军长。随即54军入朝参战,在朝鲜战争中,54军参加了包括“金城战役”在内的250余次的战斗,歼敌7000余人。丁盛因战功在1955年的授衔中被评为“少将”军衔。54军直到1958年才回国,也成为最后一支回国的志愿军部队。
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丁盛再次率领54军为国出征。在瓦弄反击战中,他亲自坐镇前线指挥,击败印军的王牌主力第四军,取得了中印战争中最为关键的“瓦弄大捷”。让印军号称“沙漠之狐”隆美尔军团威风扫地,时至今日,在印度军校里模拟敌军的封号依然是“54”。
战后,战功赫赫的丁盛因战功升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第一副司令。权力是个好东西,能让人为之不顾一切,此时的丁盛权利欲望膨胀,想继续往上走的心逐渐强烈起来。
作为四野出来的猛将,在解放战争中就备受四野首长的信任和喜爱。1968年,在四野首长的提拔下,丁盛被任命为广州军区的司令。在11位大军区的一把手中,丁盛是唯一一个以少将衔出任大军区司令员的开国将军,同时还兼任中央委员,成为掌握大权的地方实力派,一时间风光无限。事业上飞黄腾达使得丁盛自然不会忘了那位远在中央的老首长,自然对老首长的“命令”马首是瞻!
在老首长的“交待”下,身为广州军区司令员的丁盛对在广州休养的几位老帅态度冷谈,不理不睬。
1970年,伟人南下巡视,在专列上曾两次召见丁盛。在谈话过程中伟人曾暗示丁盛离老首长远一点,丁盛再三权衡下,当即表示自己有一颗红心,坚决拥护伟人。因为这次表态坚决,让他没有像黄永胜等一样身陷囹圄,而是继续当广州军区司令员兼广东省委的第一书记,掌握广东党政军的大权,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1973年12月,毛主席在北京召见八大军区司令员时,握住丁盛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刚刚来到南京,可能有点水土不服,你本来就有心脏病,要注意多休息才行。”领袖的问候让丁盛感激流涕。
1976年,调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丁盛,在视察完浙江沿海防务后,前往招待所里休息。突然几个不速之客敲了丁盛的房门,那么这几个不速之客又是谁呢?
原来这几位是上海的实权人物徐景延,马天水和王秀珍,他们和丁盛密谈了整整一下午!原来徐、马、王是有名的造反派,他们此行只有一个目的,想获得军方和丁盛的支持,搞点武器弹药好进行武装叛乱。
事后,丁盛与三人的密谈自然遭到很多人的怀疑,也受到组织上的审查。从此,他在军中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时间来到1977年,在南京军区党务扩大会议上,对丁盛进行揭发批判,随后免去了丁盛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职务,由副司令员聂凤智接任。1982年丁盛被开除党籍离开军队。
晚年的丁盛将军身体情况不是太好。1999年9月25日,丁盛走完86年的人生。因丁盛的特殊情况,在追悼会上不能用“同志”二字,甚至不能称“红军战士”,只能用“丁盛老人追悼会”的字样。告别大厅里,有晚辈敬献的一对挽联,堪称将军一生真实的写照:“战衡宝,平西康,攻瓦弄,人称大胆将军!”
丁盛从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被贬为一介平民,可以说是大起大落。丁盛将军虽然在历史犯过一些错误,但是他戎马一生,战功赫赫,为解放战争和中印反击战最后的胜利立下过汗马功劳。
纵观丁盛将军的一生,功不可否,过不可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