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胜十败”之说存疑,究竟是不是郭嘉所言?

金刚聊历史 2025-01-31 17:46:34

郭嘉的“十胜十败”说,见载于裴松之注引的《傅子》,而不见载于《三国志》。史官陈寿以严谨自律著称,证据可靠笔墨经济,不是有把握的资料不会随便引用,其所著的《三国志》是经得起推敲和研究的,而不像一些野史之类,重在人物评述和考据以及一些奇闻异事的描述。此说不见《三国志》,可见陈寿对此说存疑,干脆弃用。

那么陈寿的疑点在哪里?一,郭嘉的强项是“计事”和“决策”而非事先的谋划,这一点他和荀彧荀攸是反着来的,荀攸是谋主,最擅于策画,而不是决策。而曹操身边不缺乏这些擅长统筹规划谋士,他缺乏的是能够与他一起讨论判断兵事时事之人。“十胜十败”之说属于战略谋划的说辞,不是郭嘉的职责,郭嘉的强项可不在这些理论层面。二,郭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他不是理论派的军事大家,是实战派的军事天才,擅长揣摩敌人心理,因敌制宜,比如他料定孙策本质上就是一个独夫民贼,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后来孙策遇伏身死——正如郭嘉所料。三,郭嘉更擅“计事”和“决断”,但他也不是不会谋划,只是他的职责并不在此,他每次发言都是言简意赅,反应奇快,在其余谋士一头雾水之际,郭嘉发言盈庭,直切要害,而一旦曹操听从了他的建议,基本都是全胜而归,没有败绩。

总而言之一句话,“十胜十败”之说不符合郭嘉一向言简意赅一针见血的风格。简单点说,郭嘉没空扯那么多没有含金量的废话,他更喜欢以一双猎豹一样的眼睛去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理论那一套东西可以按下慢表,但是战机是稍纵即逝的,需要郭嘉把他捕捉出来,给曹老板最后做出的决策“一锤定音”——这才是郭嘉的厉害之处。就连一向刚直傲慢的大才子傅玄也对郭嘉推崇备至,夸赞他“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奉孝何幸,有此知己!那么您怎么看?

0 阅读:0
金刚聊历史

金刚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