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曹操曹操到”还有下半句,只是过于羞辱曹操,没人敢说罢了

品茗谈文史 2024-05-18 09:47:19

曹操,作为《三国演义》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曾经也被写进了一句俗语里面,那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说曹操曹操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其实还存在下半句,只是无人敢说罢了,因为这句话实在是过于羞辱曹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不一样的曹操

曹操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名叫曹腾,是东汉地位显赫的大宦官,父亲曹嵩,先后做过校尉、大司农等,最后通过贿赂,官升至太尉。虽然曹操出身豪门,但因为是宦官的后人,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依然属于出身较差,与其好友袁绍的出身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曹操在朝为官初始,还是忠义之士。那时董卓自称“尚父”,控制了汉献帝,权倾天下,但其荒淫无度,凶忍残暴,引起朝中大臣和百姓们的极度不满。

当时朝中有位老臣叫王允,有一天,他召集群臣来他家里商讨铲除董卓的事宜,就在大家想不出办法的时候,曹操不请自来,对宴会上的人一顿嘲讽,嘲讽他们只会哀叹,不知道实际行动,说自己可以刺杀董卓,王允表面将其呵斥走,但实际安排下人,将曹操留在书房,两人私下进行一番交谈。

王允将家传七星宝刀交给曹操刺杀董卓,曹操到达董卓府邸,看到董卓在睡觉,他拿起刀朝着董卓的后背刺去,但是董卓并没有熟睡,从铜镜中看到了曹操,立马问曹操要做什么,曹操大慌,立马说道:“我得一宝刀,名叫七星刀,特来献给相国。”

趁着董卓没反应过来,曹操连忙逃跑,离开洛阳,回到自己老家,竖起“忠义”大旗,声讨董卓,招兵买马,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其实从曹操刺杀董卓这事可以看出,曹操当时确实忠义,起码当时也心系汉室。

他在刺杀董卓时被发现居然能够做到临危不乱,可见其心理素质极好,并且懂得随机应变,这是其成为枭雄的必备素质。

而董卓后来因为貂蝉,与义子吕布产生了嫌隙,最终在吕布和王允的联手下被杀死。董卓死后,他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贼心不死,仍然在长安作乱。后来,趁着他们发生内讧,汉献帝带着一众朝臣,趁机逃出长安,奔向洛阳。

本来汉献帝去洛阳,没想到会投奔曹操。因为张扬离得最近,他救驾最快,但是张扬只提供了一部分物资;张扬不来,也有袁绍,袁绍家里四世三公,大本营邺城距离洛阳也较近,他觉得袁绍肯定会来迎接他。

但是袁绍这人毫无远见,谋士沮授建议袁绍打着“勤王”的名义去营救汉献帝,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淳于琼等大臣认为复兴汉室太难,并且要是去迎立汉帝,就会削弱自己的势力,于是以淳于琼为首的一帮大臣极力劝阻袁绍,最终袁绍没有去迎接汉献帝。

等了许久,不见袁绍出兵来迎,太尉杨彪等人就建议汉献帝请兖州的曹操过来勤王,于是汉献帝就派使者去兖州请曹操。

然而,就在使者还没回来、李傕和郭汜的追兵赶到的危险时刻,夏侯惇奉曹操之命率军前来“救驾”,成功击溃了李傕和郭汜的叛军,因此就有了“说曹操曹操到”。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胁迫汉献帝迁都许县,后改名许都,开启了自己的争霸之路。

二、错过的命运

“说曹操曹操到”的后半句是源自曹操和吕布这二人,暗含嘲讽之意。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所有军事行动都名正言顺的发布天子令,朝堂上册封百官,吸引了大批人才,如荀彧、郭嘉、钟繇等人,都成为后来曹操统一北方的核心力量。

当时,曹操的霸业初步形成,但是父亲曹嵩却被徐州牧陶谦所杀,于是曹操集结兵马,到徐州为父亲报仇,其实也是打着为父亲报仇的名义,想拿下徐州,扩充势力。

因为曹操当时的势力主要在兖州,兖州范围并不大,限制了曹操势力的发展。曹操第一次攻打徐州时,因为徐州牧陶谦请来刘备帮忙,所以并没有占到便宜。

等到曹操第二次攻打徐州时,曹操谋士陈宫转投了吕布,对于陈宫背叛曹操,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说了一句“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由于此事,陈宫很不认可曹操为人,对曹操产生恨意;二是陈宫答应陶谦,帮助徐州,在陈宫的建议下,吕布偷袭了曹操大本营,曹操急忙回军,与吕布大战,则徐州危机可解。

交战初始,双方都各胜一场,但后来陈宫给吕布献计,让城里的富商田氏假装做内应骗取曹操攻城,曹操果然中计,进城之后遭到吕布伏击,被困于城里,曹操本来是集中火力攻打北门,但是北门太难攻,于是换上士兵的衣服,独自骑白马往南门逃离。

但就在往南门走的途中,遇到了吕布,当时的曹操感觉自己的生命就要结束了,紧张的不行,但可笑的是,吕布居然没有认出曹操,遇到曹操时,吕布拿出方天画戟指着曹操问:“曹操何在?”曹操就指着前面说:“那个骑黄色的马走的就是他”。

吕布赶忙去追,最终错过了击杀曹操的唯一一次机会,为自己以后的失败埋下伏笔,曹操一颗悬着心也终于放下了。

于是根据这个典故,就出现了“当面错过,岂不可笑”这句话,表达了对吕布的嘲讽之意,当然这件事对于曹操来说是非常不光彩的,以至于很少有人提起这后半句。

三、结语

“说曹操,曹操到;当面错过,岂不可笑。”短短一句话,却蕴含着两层意思。前半句是对曹操的夸赞, 不仅是夸赞了曹操救驾及时,更夸赞了曹操的深谋远虑,善于抓住机会。

后半句是对吕布的嘲讽,大敌在面前,居然认不出,错过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最终死于曹操之手。这两个故事,值得后世借鉴,告诫人们,机会在前,应该善于发现机会,抓住机会,一旦错失机会,可能后悔终身。

0 阅读:9

品茗谈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