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出现的根本原因——人才三分!

小凡读史 2024-11-08 08:10:42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发展当中,有天下各地军阀混战、群雄割据的时期,也有南北对峙的情形多次出现,但是三国鼎立却只有一次,那么三国鼎立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史学界,对于三国鼎立形成的根本原因有三种观点:

一是军阀混战所导致。东汉后期,公元184年爆发的黄巾大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官僚军阀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董卓就是其中最嚣张者之一,由于黄巾、黑山等起义军在各处依然很活跃,东汉政府就改州刺史为州牧,加重其权力,妄图扑灭起义力量。可是,这却加强了地方割据势力。

董卓被杀后,各地割据势力,封建军阀纷纷割据一方,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混战时间,曹操、孙权、刘备分别据有中原、吴、蜀,三国鼎立局面因以出现”。这种观点,过于简单,没有指出根本性的原因,按照这种看法,三国鼎立不过是军阀混战,不断兼并,自然而然形成的三足鼎立。

二是封建经济发展导致。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认为:“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地区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分裂倾向的加剧。长江流域上下游几个区域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了勉强可以自给和彼此均衡的程度,给南方孙、刘的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

而同一时期北方的国家则由于社会经济受到割据混战的严重摧残,无力消灭南方的国家,以统一全中国。但是统一的历史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已存在过四百多年,统一的因素仍在程度不等地起着作用,统一仍然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在无数割据者角逐的混乱局面中,终于出现了魏、蜀、吴三大割据势力。”

经济均衡论是关于三国鼎立形成的主流观点,有一定的道理。按照后世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能够决定政治生态。但是个人认为这种观点,过于单一,不能够完全概括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三是各种条件综合导致。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存在,是由各方面条件造成的。政治上,曹操团结了中原的地主豪强,孙权以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为支柱,刘备则依靠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

从地理条件说,蜀有剑阁、三峡之险,进可攻,退可守。吴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在经济上,蜀汉占有的益州沃野千里,素有‘天府之国’之称。吴国占据的长江中下游,东汉以来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再加吴蜀联合,攻虽不足,守则有余。曹操虽占有广大的北方,但因战争破坏严重,一时还缺乏统一的物力和人力。这些就是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基本原因。”

这种观点比较综合,但是还遗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为因素,曾经有人指出,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三国时期那么多的谋臣、武将,也没有那么多英明的君主。

张大可先生认为,可以将91年的三国历史划分为“群雄割据”、“三国鼎立形成”、“三国对峙并走向统一”三个阶段。公元190年-207年是群雄割据阶段,从人才均势上形成了曹、孙、刘三个集团;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到229年孙权称帝,是三国鼎立的形成阶段,三方争斗交错,最终形成了三分的地理均势和政治均势,三国鼎立也得以确立。

历史的偶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历史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解释这种受必然性支配的偶然是怎样引导着历史的发展,从而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来,这才是必然。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只有三国时期是三足鼎立,看似非常偶然,但其背后肯定有着发展的规律可循。

三国鼎立并非是某种单一的历史原因决定的,而是由各种因素共同造成的,这当中有政治的因素、经济的因素、人的因素、地理的因素等等,其中起决定和主导作用的,不是经济因素,而是人的因素。

曹操、刘备、孙权这种英雄人物,放在任何一个乱世都能够建立一个大一统王朝;诸葛亮、周瑜、荀彧、郭嘉等人在任何时代都是开国功臣、封侯拜相的英才;关羽、张飞、徐晃、张辽、吕蒙、陆逊等人在任何时代都能统兵驰骋天下。但是在三国时代,他们都聚集在了一起,而且分属不同的阵营,所以给我们上演了一出精彩的三国大戏,经久流传,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参考:张大可《三国史》、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0 阅读:0

小凡读史

简介:人文历史,谈天说地,一起探寻历史真相、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