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为什么不求贾母救晴雯?晴雯身世特别且卷入顶格宅斗,救不动

薇薇聊红学 2024-11-02 16:20:47

宝玉为什么不求贾母救晴雯?晴雯身世特别且卷入顶格宅斗,救不动

睛雯死了,临死前叫了一夜的娘……

读者都能随着作者的描写,感受到晴雯死前的凄凉与无助;悲愤和不甘。

在小说《红楼梦》中,晴雯之死是让读者代入感极强的一段情节。

为什么?

晴雯并不是被贾府这个肮脏、腐朽的豪门公府吞噬的第一个生年轻的生命,可悲的金钏儿、豪门少奶奶秦可卿都死在她之前。

作者对金钏儿和秦可卿之死的描写是类似的:这两个女子的死亡对读者来说很突然,这就意味着,读者在阅读后,只会去评论金钏儿或秦可卿之死的是与非,而不会代入式地联想到能不能给她们找一条活路。

而晴雯不是这样的:

从晴雯生病,

到她被撵出荣国府,

到她住进表哥多浑虫那简陋的家,

到她生活水平天翻地覆的直线下降,

再到她与宝玉在病中的最后一次相会……

作者将这一切都清楚地呈现到读者的面前,这个时候读者就会很自然的去想,能不能给晴雯找一条活路?

而且,晴雯有一条看上去平坦的回怡红院之路:

袭人知他心内别的还犹可,独有晴雯是头一件大事,乃推他劝道:“哭也不中用了。你起来我告诉你,晴雯已经好了,她这一家去,倒心净养几天。你果然舍不得她,等太太气消了,你再求老太太,慢慢的叫进来也不难。”

虽然晴雯被王夫人撵出了荣国府,可她毕竟曾是贾母的丫鬟,如果看宝玉肯去求贾母让她回来,这是不是意味着晴雯能有一条活路?

这是读者关心的一个问题。

同时呢,读者还更关心一个问题,袭人在说这段话的时候,晴雯还活着,那时病弱不堪的晴雯正需要护花使者。

而宝玉则一直是花王,他为什么不去求贾母救晴雯?哪怕最后得到的消息是贾母不肯为一个丫头伤了婆媳关系而拒绝,宝玉也算是为晴雯尽了心……

关键点就在这,宝玉为啥在家里哭宁愿断定晴雯必死,也不肯出门去为晴雯向亲祖母求救:

况又是一身重病,里头一肚子闷气。他又没有亲爹热娘,只有一个醉泥鳅姑舅哥哥,他这一去,那里还等得一月半月?再不能见一面两面的了!”说着,越发心痛起来。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导致了贾宝玉不敢为了晴雯的事情去求贾母?

很多读者认为是贾宝玉没有担当,曾经的我也是这样的。

可仔细分析我发现,不能把一切原因都归咎于贾宝玉的没有担当上。

贾宝玉没有担当是事实,金钏之死,他的没有主动承担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可话又说回来,金钏儿和宝玉言语暧昧,那可是被王夫人抓了现行的!

而晴雯呢?

晴雯不过是个性太强、口角锋芒,以至于让有些人讨厌她罢了。

至于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说的那段话:

王善保家的道:“太太不知道,一个 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 象个西施 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

这段话在王夫人回过味来之后,对晴雯的伤害会大打折扣。

我一直说王夫人蠢,她还真是蠢,王善保家的是谁?

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陪房,而邢夫人又想同王夫人争管家之权,王善保家的越是挑晴雯的刺,就越是在替主人邢夫人,通过打压贾宝玉的方式来打压王夫人而已。

邢夫人打压贾宝玉还可以理解,王夫人自己打压贾宝玉就不可思议!贾宝玉可是王夫人的凤凰儿子,是王夫人能成为荣国府当家主母的依靠,这对母子一荣俱荣,血缘关系让他们必须生死相依。

如果只是因为晴雯的个性有问题,被王善保家的钻了空子、王夫人才将晴雯撵出去的话,晴雯大概率会是机会回来的。

因为王夫人要让王善保家的和王善保家的背后站着的邢夫人看清楚,究竟谁才在荣国府说得算!

也就是说一旦宝玉去求贾母,只要贾母稍微放个话,王夫人就会松口让晴雯回来。

可这件事情没有发生,这就意味着,晴雯被撵出去背后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晴雯是谁?

不卖关子,也许晴雯有着高贵的出身。

晴雯在丫鬟中,一直是与众不同的存在。

先来看晴雯的判词: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心比天高,身为下 贱:

心比天高和身为下 贱,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一个人的身上,如何能存在这样的矛盾?

答案大概率是:这个人有从云端跌落到泥潭的过程。就比如落魄后的贾宝玉,依然会有着高贵的习惯、高贵的举止,这一切看在其他人的眼里,就是心比天高,身为下 贱。

在红楼的时代,像刘姥姥那种朴实的劳动人民家庭,或者是像王善保家那样的奴婵阶层,没有养出一个心比天高的女孩子的土壤。

刘姥姥的女儿就是一个本分的农妇;

王善保一家也都一脸奴才相。

就连荣国府二管家林之孝的女儿小红,骨子里也没有心比天高那种劲儿,从本质上来说,她就是一个利己的、精于算计的职场高手。

心比天高这个词,只适用在晴雯一个人身上。

心比天高这个劲儿,还是要有良好的家世作为形成基础的。

话说到这一切还只是个猜测,咱们再往下看。

风流灵巧招人怨:

风流这个词是被现代人给用坏的,在小说《红楼梦》中,这个词很高雅,只会被作者弄在一流的人物身上,正是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

作者对林黛玉用过风流这个词:

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早已酥倒在那里。

作者对薛宝钗用过风流这个词:

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

不是优秀的女子,在作者的笔下可配不上风流二字。

在作者的笔下,晴雯居又副册之首,这也可以间接地说明她也曾有良好的家世,只是后来落魄了。

居副册之首的香菱,家世就是优质的。

这是脂砚斋、恐怕也是读者眼中的香菱:

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

晴雯有个好家世,恐怕也是理所当然的。

女子的风流灵巧,是需要父母花时间、花精力、花钱才才能培养出来的。

若不是家世、容貌、才华俱佳,晴雯也不配作者笔下的风流二字。

还有呢?

作者在很多细节中,也透露着晴雯的不凡出身。

宝玉忽然想起早起的事来,因笑道:“我写的那三个字在那里呢?”晴雯笑道:“这个人可醉了。你头里过那府里去,嘱咐贴在这门斗上,这会子又这么问。我生怕别人贴坏了,我亲自爬高上梯的贴上,这会子还冻的手僵冷的呢。”

这是晴雯的第1次亮相,作者自然要突出这个人物的特点。

晴雯的亮相就和文化有关,她在门斗上贴的那三个字,是绛云轩。

读者都是站在上帝视角,知道贾宝玉一生和“红”有关:在幻境,宝玉是赤霞宫的神瑛侍者;在人间,他是绛洞花王。

在荣国府,贾宝玉先是住绛云轩,入大观园再住怡红院,一切都是很自然的铺垫……

说了这么多,我要铺垫的是:绛云轩这三个字很重要,顺序是不能变的。

如果晴雯把绛云轩贴成了云绛轩,意思就差远了;

如果晴雯把绛云轩贴成了轩绛云,意思就解释不通了。

文中已经写明,贾宝玉只是吩咐晴雯把他写的三个字贴在门斗上,并没有亲自跟着去监工,而晴雯却准确无误的把这三个字给贴好了,这大概率可以说明晴雯识字。

在红楼时代,谁识字可不是简单的事!

贾母身边的大丫鬟鸳鸯、琥珀、袭人等等都不识字,晴雯一个二等丫头凭什么认字?

这只能说明晴雯的识字,源自于家庭教育,与荣国府无关。

同时呢?

晴雯还裹了小脚:捉迷屏后,莲瓣无声……

残足的确是封建社会对女子的摧残,可这种摧残,不是谁都有机会受的。比如贫寒人家的女子,她们生来就是要务农或工作的,没有人会给她们裹小脚!

正如小说中形容傻大姐那样:

因其生得体肥面阔,两只大脚作粗活简捷爽利,这才是正常劳苦大众的标配。

缠足这种事儿,得是有人伺候的、脱离了生产劳动的娇小姐,才配受到的摧残。

作者从这个角度,也在暗戳戳地向读者表明,晴雯的家世不一般。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晴雯的女红水平一流:

这是孔雀金线的。如今咱们也拿孔雀金线,就像界线似的界密了,只怕还可混的过去。”麝月笑道:“孔雀线现成,但这里除了你,还有谁会界线?”

比如:晴雯认得宝玉穿的顶级奢侈品雀金裘,是用孔雀金线识的。

晴雯是如何有这样的眼界的?

曾经,我以为晴雯的女红是贾母房里老嬷嬷教的,现在,我的想法改变了。

晴雯只伺候了贾母很短一段的时间,那么短的时间,她是没有机会系统的学习针线的。

晴雯是10岁的时候进的荣国府:

这晴雯当日系赖大家用银子买的,那时晴雯才得十岁,尚未留头。因常跟赖嬷嬷进来,贾母见他生得伶俐标致,十分喜爱。故此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使唤,后来所以到了宝玉房里。

晴雯死的时候16岁:

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

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

她同宝玉相处了5年8个月左右。

也就是说,晴雯在贾母的身边最长也就待了半年,半年的时间,也就刚够她学习完荣国府的规矩,再认清荣国府的人罢了。

学习到一流的女红技术,这一点时间完全不够。

这也就意味着,晴雯一流的女红,是在家里学习到的,是在进荣国府之前就已经会了。

这同时意味着,晴雯对奢侈品的鉴赏力,也是在进荣国府之前就具备了。

还是那句话,在荣国府没人教她这些,她也没时间学习这些。

晴雯的家世自然不凡,曾经的她也是小姐出身,后来家庭落魄沦落成了丫鬟,不凡的家世才让她有了风流灵巧招人怨的资本。

晴雯10岁的时候才进的荣国府,10岁了,按现在的说法该上小学五年级了,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清楚的。一个10岁的小孩说不记得父母,只记住一个姑舅哥哥,谁信呢!

不凡的家世,对于晴雯来说是福也是祸……

二.被卷入的宅斗

不卖关子,甄家是小说《红楼梦》中主线情节中第1个败落的家族:

跟从的老嬷嬷们因悄悄的回道:“奶奶且别往上房去。才有甄家的几个人来,还有些东西,不知是作什么机密事。奶奶这一去恐不便。”尤氏听了道:“昨日听见你爷说,看邸报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怎么又有人来?”老嬷嬷道:“正是呢。才来了几个女人,气色不成气色,慌慌张张的,想必有什么瞒人的事情也是有的。”

假设甄家真的被皇帝治罪,走电视剧中常见的抄家、发配一条龙情节,甄家的女眷该怎么办?

受到发配的处罚,古代男人或许还能等到被皇帝赦免的那一天,可女子要是没有人救助,完全等不到那一天。

为什么?

发配是条漫长的路,这条路上的艰辛之处《红楼梦》中没写,可读者却可以从水浒传中将这段情节补上。

被发配的林冲,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

先是被重打一顿带着沉重的枷锁上路,在路上被解差算计,烫的满脚是泡还要继续走……

林冲是个男人,最多受些皮外伤,可如果是被发配的是女子呢?

那些女子的清白根本保不住,看不开的都是死路一条!

这是甄家的女眷可能面对的问题,也是晴雯曾经面对的问题。

读者都是站在上帝视角,都能看得清楚贾母有慈悲之心,在可能的情况下,她是真的愿意帮助亲友。

可王夫人有这份心吗?

答案是未必。

王夫人这个人霸道且爱慕权势,她是不会允许有人可能阻碍自家前程的,这是甄家下人进了荣国府的上房,而没机会进贾母院的真正原因。

甄家鼎盛的时候,他们家下人来荣国府请安的时候,可都是直接能见到贾母的。

一旦甄家获罪,王夫人就切断了甄家与贾母的联系,这就是自保不想淌浑水的节奏。

当年的晴雯,就是贾母救助过的某位获罪后落魄世家的小姐。

读者请注意,甄家的情节和晴雯被撵、晴雯之死都是作者编织在一起的,这种互文隐晦地暗示着晴雯的曾经……

曾经,贾母留下了晴雯,她还给了晴雯看上去最好的归宿,这算是一种福气:

但晴雯这丫头,我看她甚好,别人言谈针线都不及她,将来还可以给宝玉使唤的,谁知变了。”

读者不要以为落魄的小姐给贾宝玉做妾事件跌身份的事,落魄的凤凰不如鸡,世界从来就是这么残酷。

如果不嫁给贾宝玉做妾,晴雯的身份就是荣国府的丫鬟,将来的出路不过就是配个小子。

真是像电视剧中说的那样,丫鬟若是随便配个小子倒是正头夫妻,可谁能保证这个小子就一定能给丫鬟带来好日子?

比如周瑞家的儿子,他不过是个奴才身份就敢横行霸道、谁都不放在眼里;

比如旺儿的儿子,容貌丑陋且品行不端爱吃酒、赌博。

哪个女孩嫁给了这样的男人,就是一辈子操心、遭罪、受穷的命。

读者这个时候再来看贾宝玉,他确实是有优点的。

首先,他是凤凰公子哥,优渥的家境意味着谁嫁给他都能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

其次,站在上帝视角的读者知道荣国府会倒,可荣国府的人不会想到这点,贾氏一族是一个大家族,身处在这个大家族的人会受到整个家族的保护。

就算是赵姨娘和周姨娘,也受到了贾氏家族的庇护,如果她们只是普通丫鬟,大概率过不上体面的生活,她们老了就是老婆子,日子会更惨。

第三,贾宝玉本人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知书、识礼,至少在表面上对女性举止周到且关爱,这样的男子,在整个红楼时代都少有。

晴雯给宝玉做妾,是贾母能为她未来想到的最优解。

贾母这么做对晴雯是关照和保护,可对贾宝玉呢?

贾家收留一个家族获罪的女子,这种事情一旦被人翻出来了,贾宝玉就会受到牵连,接连的贾政夫妇也会受到牵连。

王夫人并不想招惹这种麻烦,她不想收留晴雯,为了避免第2个晴雯再一次出现,她干脆不准甄家的人再踏入贾母的门!

王夫人这么做,只是为了拒绝甄家人和晴雯吗?

并不是,这时,夫人已经拿出了强悍的态度来拒绝木石姻缘。

王夫人不会允许林黛玉嫁进自己的家门,这一点同林黛玉的个性毫无关系,只与利益息息相关。

有红学家认为,林黛玉是贾母的亲外孙女,贾政一家是贾母过继来继承家业的。

我赞同这个观点,不然贾母没有理由支持木石姻缘:林黛玉的背后没有家族支持,这是她在婚姻上的严重短板。

如果林黛玉是荣国府的唯一血脉,那一切都解释得通了。在贾母的心中,除了林黛玉,谁也不配成为贾宝玉的妻子。

如果林黛玉才是荣国府唯一的血脉,一旦她嫁给贾宝玉,她就是妥妥的当家少奶奶,会继承荣国府的全部荣光,那王夫人算什么?

如果真有那一天,王夫人这位荣国府曾经的当家主母会立刻靠边站。

霸道且揽权的王夫人,岂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为此,她处处针对林黛玉,一出出滑稽搞笑的情节各种上演……

王夫人针对林黛玉也就罢了,毕竟林黛玉的存在,就实实在在的影响了她的利益,她最残忍的点是对付林黛玉的方式:她抬举着薛宝钗去针对林黛玉,为了利益,她不惜赌上亲外甥女的未来。

薛宝钗的身上一旦有了任务,高冷端庄的人设就再也维持不住了。古代未婚女子最重视名声,薛宝钗的口碑一旦倒了该嫁给谁?

这一点,王夫人可不管不顾。

那些说王夫人支持金玉良姻的读者可以洗洗睡了,如果荣国府还是豪门,王夫人从未想过成全宝钗和宝玉。

换个角度,金玉良姻,也可指宝钗和贾环,对于王夫人来说,这也是个不赔的买卖。

顺便说一句,至于最后王夫人会同薛家结亲,那是两个落魄的家族无奈的抱团取暖……

当荣国府烈火烹油的时候,当薛宝钗还青春年少的时候,薛家一家人就进了荣国府。

刚进荣国府的薛宝钗,也不过13岁左右。

大概过了两年,元妃省亲薛宝钗15岁。

情节继续,金兰契的时候林黛玉15岁,薛宝钗比林黛玉大三岁就是18岁。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跨年,薛宝钗19岁。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跨年,薛宝钗20岁。

薛宝钗都已经20岁了,王夫人还没有任何要求娶的意思,对这个外甥女,王夫人是全不在意的。

王夫人之所以表现出对薛宝钗的看重,甚至还可以让薛宝钗管家务,实际上是给薛宝钗画大饼,画一个金玉良姻可成的大饼。

贾母越来年纪越长,王夫人也越来越霸道,后来的王夫人也不屑去装一个孝顺的儿媳妇,人要和贾母在宝玉的婚事上硬刚了。

婆媳过招,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直接撕破脸。

贾母不是看中晴雯了吗,王夫人就要把晴雯撵出去……

那时的晴雯,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卷进了荣国府的顶格宅斗,这个宅斗是关于宝玉婚姻的,没人能出面调停。

这一点,宝玉自己知道吗?

隐约之间,他是清醒的。

曾经,宝玉敢用自己的性命为筹码,用作死的方式表达出一定要把林黛玉留在身边的态度,那时候,就算是王夫人也得退一步。

而贾政会因为这件事情把宝玉打死吗?

这是大多数读者未注意过的角度,不会的,贾政和林如海惺惺相惜,对林黛玉,贾政也是无比疼爱的。

同时,贾政也是可以接受木石姻缘的。

顺便说一句,林黛玉之所以没嫁给贾宝玉,是因为作为长辈贾政极有担当。当荣国府自身难保的时候,贾政愿意及时把林黛玉推出去,给外甥女一份更美好的未来,让外甥女不受自家的牵连,这份担当,在王夫人的身上并不存在。

话说回到宝玉,作死这种事只能用一次,第2次就无效了,为了把晴雯留在身边,宝玉还要耍第2次吗?

他不能、也不敢。

为了一个丫鬟忤逆生母,贾宝玉敢做这种事情,贾政就能打死他。

此时,晴雯的结局就已经定格,她曾经视为家的怡红院,再也回不来了……

实际上,晴雯是死在贾母和王夫人宅斗的夹缝里,没人能救。

0 阅读:24
薇薇聊红学

薇薇聊红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