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初露头角,技惊四座,是因为温酒斩了华雄。
正因为杯中酒尚温,华雄的人头就被掷于帐前,关公威武的形象一下子就被立起来了。然而,这也给人造成了一种误解,好像堂堂上将华雄是被关羽给秒杀了。
如果关公真有这么大的本事,那可真是天下无敌了,斩个把吕布恐怕也不在话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beb800a5be2c629a0e8b76b69905231.jpg)
要知道,华雄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俗话说:“关东出相,关西出将”,汉末陇西民风剽悍,更兼战乱不断,所以人皆骁勇善战。
董卓纵横西凉十余年,靠的就是剽悍的关西兵将,而华雄就是关西诸将中战力最高的,他“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背”,是典型的关西猛将。
在“三英战吕布”之前,华雄的单挑战绩是最为出彩的,丝毫不输于后来曹魏的五子良将。
鲍忠带三千兵马叩关,本来是为了来抢功的,看到华雄引五百兵马下关后,拔马就要走,结果被华雄一刀斩于马下。
祖茂作为孙坚的四位大将之一,和程普、韩当、黄盖地位相当,在偷袭华雄的情况下,反而被华雄一刀斩于马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29f8a153b714cdaeb8dd71d6d5e1077.jpg)
孙坚是江东猛虎,战力不输于其子孙策,被华雄袭营败走后,向背后追来的华雄连射两箭,都被华雄轻松的躲过了。按照古典小说的惯例,能躲过对方的暗箭,实力至少也要与对方相当。
虎牢关前,华雄不到三个回合斩了俞涉,不多时又斩了韩馥的上将潘凤,让众人大惊失色,只有袁绍愤愤的说道:
“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
上将潘凤的鼎鼎大名,被读者嘲笑了几百年,实际上潘凤绝非浪得虚名。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韩馥手下的武将质量并不低,比如张郃曾经就是韩馥的手下,能在韩馥的手下混到上将这个级别,可见潘凤也绝对是有一定实力的。
可惜潘凤遇到的是华雄,作者正要拿一位上将来衬托华雄的勇猛,所以潘凤就稀里糊涂的做了刀下之鬼。当然,作者也没有完全辜负潘凤“上将”的名号,因为潘凤被斩并没有说明几个回合,而是模模糊糊的说“不多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481b8be2d4827b837cadae9403058fb.jpg)
“不多时”这三个字,就包含了无数种可能性,既可以是五六个回合,也可以是十几个回合,甚至可以是三十几个回合。
上将潘凤一死,在座诸侯皆变色,帐下再也没有人敢主动出战,由此可见潘凤的实力非同寻常,在诸侯联军中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作者通过潘凤之死,也正是要告诉我们,华雄是当时天下少有的猛将,实力估计和后来的颜良、文丑差不多。
与“不多时”三个字相呼应的,就是关羽的“酒尚温”。
“酒尚温”三个字,同样也包含了无数种可能性,既可以是我们印象中的秒杀,也有可能是大战了几十个回合,毕竟一杯热酒变温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而战场上的单挑则是在电光火石之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222141ad4534b4cd8ff12f46136d33f.jpg)
那么,关羽“温酒斩华雄”,两个人到底打了几个回合呢?
换句话说,以华雄的实力来说,能和关羽战上几个回合呢?
我们可以参照关公的三场单挑记录:
第一场,关公大战管亥,数十回合之后,斩管亥于马下;第二场,关公大战纪灵,两个人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第三场,关公大战庞德,两个人打了百余回合,庞德刀法毫无破绽,关公难以取胜。
相比之下,关公一个回合斩了颜良,三个回合斩了文丑,难道颜良、文丑连管亥都比不上吗?
要知道,颜良二十回合战败徐晃,文丑则是一人大败张辽、徐晃两员大将。张辽的战力比关公差不了太多,百回合内难分胜负;徐晃在关公手臂受伤的情况下,与关公大战八十余回合。
颜良、文丑能打败张辽、徐晃,实力至少也和他们相当,岂有被关公秒杀的道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09a18831f5e112cb3069f1a79490638.jpg)
说白了,颜良、文丑充当了作者神化关公的牺牲品而已,所以才犀里糊涂的被关公斩于马下。
华雄同样也是这样,华雄的实力至少和纪灵相当,不可能低于管亥,至少能和关公战上五、六十个回合。
华雄之所以死的如此潦草,自然也是为了塑造关公的神威,当然了,作者也给华雄留了面子,就在“酒尚温”三个字当中,因为这三个字包含了无数种可能。袁绍大帐中生着火,可能温度很高,酒变冷的速度也慢,两人很有可能打了几十个回合,然后华雄才被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