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已先后研发出了自己的第五代战机,欧洲也紧随其后,就连日本,韩国也抛出自己的五代战机方案和模型。可是这些国家还是晚了一步,中美已开始酝酿自己的第六代战机。
作为一款全新的机型,对于六代机的战技指标,还没有一个全球公认的统一标准,中美也只能分别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论证和研发,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够预判出一些关键元素。
回顾战机发展历史,每一代战机出现都伴随着气动外形的巨大变化,笔者相信六代机的外形也必然会与目前的五代机有很大区别。因为新的战技指标必然导致新的气动外形。
我们首先来看看中国对六代机提出的几个主要功能和指标。
第一、具备高速性能,同时具备优秀的空中格斗能力
第二、突出全向雷达隐身能力和红外隐身能力,不再单纯强调缩小雷达横截面积
第三、具备高度信息化优势,高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第四、具备远程飞行能力,对大纵深目标实施打击并返回
以上指标是国内某权威学术论文中提出的观点,笔者认为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设计的话,中国的六代机的气动外形就必然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而高速无尾飞翼背部进气布局,或许是其中最优方案之一。
首先,飞翼布局大家都很熟悉了,美国的B-2“幽灵”战略轰炸机就是这种方案,其优点是机翼与机身高度融合,机内容积巨大,为B-2留下了充足的载弹和载油空间。六代机可充分借鉴这种优秀设计,增大后掠角,采用三角飞翼或菱形飞翼,既能获得大的航程,同时还兼顾高速能力。
其次,无垂尾的设计能减少气动阻力,增强隐身能力。而且将进气道移到机身背部,也能提高隐身能力。
第三,进气道挪到机身背部,可使得整个下机身可以设计得更为光滑平整,既方便布置内置弹仓和起落架,又降低了雷达反射机率,同时根据东风-17导弹的经验,该方案也具备部分乘波体外形的优势。低空低速情况下,还能在机身下部形成气垫效应,对减少降落距离大有好处。
所以无论是从哪种角度看,三角飞翼或者菱形飞翼都将是优先选择的方案。
那么既然这种气动外形这么好,为什么以前的战斗机不采用呢?事实上,早在二战末期,德国航空设计师就尝试过飞翼布局,但由于当时还是机械操控系统,飞翼战机的稳定性一直是一个死穴。即便是战后很长时间,在诺斯洛普公司的不断坚持下,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B-2轰炸机的出现,使用先进的飞行计算机和电传控制系统,才终于使得飞翼走向实用化。
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熟和完善,飞翼布局成为第六代战机的首选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国内外多款先进无人机已率先采用这个思路,比如中国空军装备的攻击-11型无人攻击机。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的“猎人”重型无人攻击机正是采用了大后掠角的飞翼布局,让它具备高速能力,可伴随苏-57战斗机遂行作战任务。这也证明了关于六代机气动布局的设想是经得起推敲和论证的。
在解决了气动外形的问题之后,如何去布置分布式孔径系统,如何安置人工智能副驾驶也就不再是难题。
这样风噪会不会很大
驾驶员吓尿了,驾驶仓预感被吸进风洞。
飞翼很难做到优秀的空中格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