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女孩巴特曼:拥有奇特身材,曾供欧洲人观赏,死后被制成标本

枯坐酒前 2024-06-19 09:47:53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在1996年的一次南非与法国的座谈会中,南非文化部长恩古巴内发出了一个强烈的呼声:“请贵国将‘霍屯督人的维纳斯’归还与我们!”

非洲女孩萨拉·巴特曼拥有奇特身材,从非洲到欧洲,从自由到奴役,死后被制成标本。

非洲的故事

在非洲南部的边缘,好望角的地带,有一个名为科伊桑的小部落。这个部落的居民原本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直到18世纪欧洲的殖民脚步踏入这片土地。

萨拉出生在一个黑人奴隶家庭中。当时,科伊桑部落已经因为欧洲人的不断侵入而日渐衰落。殖民者对部落的原始生活方式毫无兴趣,只关心如何将这片土地及其人民转化为他们财富的来源。在欧洲人眼中,这些部落人民不过是廉价劳动力的来源,他们的文化和生活

方式被无情地摧毁,土地被掠夺,社会结构被解构。

萨拉的童年被农耕劳动所定义。她的家人和部落的其他成员一样,被迫为欧洲殖民者工作,特别是为一个叫彼得·塞扎尔的荷兰农民。彼得拥有广阔的土地,这些土地需要大量劳动力来维持其产出。

成长使萨拉的体型发展出了特别的特征,她的臀部异常突出。这种身体特征在她的部落中并不常见,但在欧洲人看来,这是一种奇特和罕见的现象,足以引起轰动。彼得和他的兄弟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开始策划如何利用萨拉的这一身体特征来赚钱。

在某个晚上,彼得和他的兄弟找到了萨拉,向她提出了一个看似诱人的提议。他们告诉她,如果她愿意跟随他们去欧洲,他们将为她提供一笔丰厚的报酬,并承诺给予她自由。对于一个从未离开过她的部落,天天在贫瘠土地上劳作的年轻女孩来说,这种提议听起来几乎是不可思议的。

萨拉在内心深处感到迷茫和不安,但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自由的向往最终战胜了她的恐惧。她决定接受这个提议,带着一颗充满希望的心,与彼得及其兄弟一起踏上前往欧洲的旅程。

这次旅行不仅仅是向往自由的追求,更是一场悲剧的开端。她的旅程并非通往自由的道路,而是直接通往一个充满欺骗和剥削的黑暗世界。

伦敦的笼中展览

萨拉·巴特曼抵达伦敦的那一刻,她的命运已被彻底改写。彼得与他的兄弟将她带到了这个繁华的城市,作为他们赚钱计划的一部分。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与她在非洲部落的平静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彼得和他的兄弟开始策划如何展示萨拉以吸引观众并获得利润。他们决定在伦敦的皮卡迪广场中央设置一个展览,这个地方是城市的繁华地带,每天有成千上万的行人和游客经过。他们制作了一座兽笼,将萨拉关在里面,只给她最基本的遮蔽,几乎不留任何隐私。

展览开始的那天,人们纷纷聚集在皮卡迪广场,好奇地观看这位被称为“霍屯督人的维纳斯”的非洲女子。彼得和他的兄弟开始收取门票,观众们可以近距离看到萨拉。她被迫站在笼子里,她的身体成为众人目光的焦点。

随着展览的进行,萨拉在公众眼前的位置使她经受了极大的羞辱和侮辱。她无处避藏,被迫接受每一个过往者的凝视和评价。彼得和他的兄弟严格监视她,确保她始终处于观众可见的位置。

某一天,一位观众过于接近,试图触碰萨拉,这引起了一阵骚动。彼得迅速介入,用鞭子示警,确保观众保持距离。这种对萨拉的肉体和尊严的公然侵犯成了日常。每当她试图抗议或覆盖自己,彼得和他的兄弟便会用鞭子加以惩罚,以此来“纪律”她,并向观众展示他们的控制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对萨拉的兴趣并未减少,但她在兽笼中的生活却日益艰难。她被迫忍受着恶劣的生活条件和不人道的待遇,每天都在公众的监视下度过。尽管面临着无尽的羞辱和身体的痛苦,萨拉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

展览的影响远超过了简单的观赏。萨拉的存在成为了一个社会现象,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报纸和杂志开始报道这个“霍屯督人的维纳斯”,不少刻薄的评论和讽刺文章随之而来。她的形象被广泛传播,成为了一种被扭曲的文化象征。

深渊中的另一幕

时间推移,萨拉·巴特曼在伦敦的展览开始失去了其初期的吸引力。公众对于她的好奇心逐渐减退,彼得和他的兄弟意识到,要维持利润,他们需要找到新的展示方式或者新的地点。在一番考量后,他们决定将萨拉带往法国,希望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重燃观众的兴趣。

萨拉被卖给了一个位于法国的动物园。这家动物园以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稀奇古怪的动物而闻名。管理者们很快就认识到,萨拉的特殊身材和来自非洲的背景能为动物园带来新的观众群。他们决定利用这一点,将萨拉作为一种特殊的“展品”来展示,继续她的展览生涯。

在动物园中,萨拉被迫参与各种表演和活动,以吸引和娱乐观众。动物园雇佣了驯兽师来训练萨拉,教她如何进行各种表演动作。这些表演往往非常羞辱性,如模仿某些动物的行为,以此来迎合观众对异域文化的刻板印象和好奇心。

萨拉的表演在动物园中迅速成为一大看点。观众们为了看她的表演纷纷购票入场,驯兽师则不断增加表演的难度和频率。尽管萨拉被迫表演,但她在表演中的待遇并未有任何改善。她依然生活在恶劣的条件下,甚至有时被当作动物一般对待,连最基本的人权都被剥夺。

随着萨拉在动物园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长时间的表演和恶劣的生活条件对她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最终,萨拉的健康状况无法维持她继续表演。在一次表演后,她突然暴毙,结束了她充满苦难的生命。她的死在动物园中引起了一些骚动,但很快就被平息了。动物园的管理层对她的死予以轻描淡写的处理,甚至没有停止展览计划,而是继续寻找下一个“热门展品”。

迟来的正义

萨拉·巴特曼去世后,她的遗体被法国科学研究所的解剖学家们接收,他们将她的遗体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和研究。解剖学家们特别关注她的身体特征,试图通过她的遗体来证明某些种族主义的科学理论。她的骨骼和器官被分割成标本,成为了展示和研究的对象。萨拉在死后仍然无法得到安宁,她的身体被拆解成了一系列的实验材料,存放在法国的科学机构中,供学术界研究和展示。

萨拉·巴特曼的故事逐渐被世人遗忘,但她的遗体却一直被保存在博物馆中。20世纪下半叶,随着人权运动的兴起和对殖民历史的反思,萨拉的故事重新进入了公众的视野。1974年,非洲各地的民众和学者们开始呼吁法国归还萨拉·巴特曼的遗体,认为她应当在故土得到安葬。

法国方面起初并未作出任何回应。1987年,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史蒂夫·杰·古尔德在他的著作《火烈鸟的微笑》中提及了萨拉·巴特曼的故事,这使得国际社会对她的遭遇重新产生了兴趣。舆论的压力增大,法国政府开始意识到,必须对这一历史错误作出回应。

1994年,南非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向法国政府正式提出了归还萨拉·巴特曼遗体的请求。这个请求得到了广泛的国际支持,许多人认为这是对殖民主义受害者的一种迟来的正义。经过多次谈判,法国政府最终同意将萨拉的遗体归还南非。

2002年,萨拉·巴特曼的遗体被运回南非。她的回归不仅是对她个人的纪念,也是对所有在殖民时代遭受苦难的非洲人民的一种象征性的安慰。8月8日,在南非的一个庄严的仪式上,萨拉的遗体终于在她的故乡得到了安葬。

第二天,8月9日,南非妇女节的当天,南非人民为了纪念萨拉·巴特曼,举行了一次特殊的纪念活动。数万名南非群众聚集在一起,缅怀这位在殖民时代受到极大伤害的女性。

参考资料;

1萨拉·巴特曼的故事.中国日报.2016-02-23 14:44:53

2南非女子因身材奇特,被白人骗到欧洲展览,192年后终于被安葬.搜狐网.2024-05-30 09:30.

3王卓.视觉文化视域下的“黑色维纳斯”的诗性书写[J].英语研究,2023(01):95-110.

4王卓.黑色维纳斯之旅——论《黑色维纳斯之旅》中的视觉艺术与黑人女性身份建构[J].当代外国文学,2017,38(02):35-42.DOI:10.16077/j.cnki.issn1001-1757.2017.02.006.

1 阅读:350
枯坐酒前

枯坐酒前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