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5f860acba22b0ea954e19fdfc13557a.jpg)
刘建宾 画家
1988 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参展与获奖:
1991年10月,第一次参加在杭州举行的“西子杯”全国书画大奖赛就获得了优秀奖,并和著名画家宋忠元、童中焘、卢坤峰、吴山明、何水法等进行了交流。
1993年5月,作品入选全国第三届体育美展,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观看了此次展出。
1993年10月,作品入选全国首届山水画展,并荣获铜奖。
1994年12月,作品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
1997年6月,作品参加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97第三届‘枫叶奖’国际水墨展”,并获优秀奖。
1997年10月,作品参加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的“中国首届艺术大展”,并获优秀奖。此次展览还在欧洲各国进行了巡展。
1999年5月,作品参加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中国新时代‘巴黎铁塔杯’书画大赛”,并获优秀奖。
2000年5月,作品参加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的“澳洲中国美术馆藏品展”,并收藏。
2002年5月,作品入选《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60周年》全国美展。
2014年10月,作品入围《全国第三届现代山水画展》。
2015年8月,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届教师美展》。
2019年6月,应《人民日报》民生周刋《汲古创今》栏目组之邀拍摄专题《独特的理解演绛独特的面貌》。
2024年7月,作品入选意大利“Medusa, La Gorgone”艺术奖展,并获荣誉奖。
2024年8月,入选"“光之再现"亚洲艺术展"。
2024年10月,应邀参加2024 意大利"BREAK THE VOICE/破界新声"亚洲艺术势力展“。
刘建宾:传统中淬炼、生活中升华当代中青年实力派画家之中,刘建宾成名较早,笔者二十多年前就见到过他的人物画《制棋教子图》、山水画《初到凤凰》,印象深刻。前几年,笔者与他有过一次深入的交流,谈到了时代赋予他幸福的人生节点;谈到了每一个阶段代表作品的时代意义和创作时的心路历程,谈到了“为什么这些年躲进小楼,不闻繁华?”当然,还谈到了中国艺术的发展和变迁,以及他自己探索的阶段性目标。随后,笔者把谈话内容制作成的一部纪录片一经发布,瞬间吸引众多观众的目光,品评、讨论,犹如喷涌而出的万花筒。作为评论者之一,笔者很长时间以来也一直希望写点什么,以释心境。
“创作”,既是老话题,又是新观点,老话题是因为“创作”乃艺术之永恒,新观点则因为很多画家学习期间根本不会“创作”,即便是学院派天天“说创作”、“搞创作”,也依然画不好“创作”,甚至有些画家画其一生也不会“创作”,可是,“创作”对刘建宾而言,仿佛有着独特的才情,他考取大学之前就开始了“创作”,并因“创作”之中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而吸引着招生老师的注意力,顺利走进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
刘建宾1960年生于安徽淮南,也许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也许血脉中天生流淌着艺术基因,刘建宾自幼喜欢绘画,小时候,他看了很多,也画了很多。80年初,刘建宾一边在工厂工作,一边在南京建邺区文化馆学习素描,由于“画得不错,画得专注,又闪烁着灵性。”时任南京艺术学院壁画系主任冯一鸣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爱才,冯一鸣常常邀请刘建宾到家里画画,于是,刘建宾便成了他的非正式门生,冯一鸣的艺术理念、创作精神也由此影响着刘建宾整个艺术人生。那几年,刘建宾在老师耳提面命的指导下,开始从素描向“主题创作”、向“艺术表现”过渡,学的刻苦,进步也很大,尤其对的“创作”的理解,刘建宾认识很深,上手能力也很强。老师冯一鸣常常说:“画很好了,可以去考美术院校”。
1986年,刘建宾考取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1991年,人物画《制棋教子图》荣获“西子杯”全国书画大奖赛作品优秀奖,并入选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1993年,山水画《初到凤凰》在全国首届山水画展中荣获铜奖,并发表在当月《美术杂志》随后加入中美协;1997年,作品参加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97第三届‘枫叶奖’国际水墨展”并获优秀奖,同年,参加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的“中国首届艺术大展”获优秀奖并在欧洲进行巡展…….可以说,九十年初,刘建宾的作品就为众多专家学者所赞誉,成为收藏家青睐的对象,也引起国内外众多文化机构的瞩目。
近几十年,绘画艺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而空前热闹,各种浮躁现象也层出不穷,搜奇猎艳、急功近利、炫富摆阔、沽名钓誉、自我炒作,让人眼花缭乱。性格内向的刘建宾身处其中愈发觉得艺术应该淡泊才能求索修远,宁静才能蕴己达人。如果与名利、金钱相比,刘建宾更愿意从事单纯的学术型创作和艺术研究,如同老一代艺术家一样,真诚地为艺术奉献毕生情感。2000年以后,刘建宾谢绝一切社会活动,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与创作之中,一边教学相长,一边面对书斋,面向内心,先后创作了《微信时代》、《即将逝去的家园》系列和大量的《随笔感想》,仿佛一下子又回到90年代,这些作品不管从形式语言方面,还是从艺术内涵方面都为当代画坛注入一股清流,也为他的粉丝献上一幅幅温润心灵的画卷。
纵览刘建宾的绘画,可以发现,他的作品题材丰富,涉猎广泛,而且表现手法也不拘一格,不拘一品,有写实,也有抽象;有传统意蕴,也有现代手法;有水墨淋漓,也有肌理效果。人物,能工笔、能写意,工而妙绝,写而气足;山水,能对景造意,能写心胸,对景造意,可以与景争神,写心胸,则可以放逸神游。
剥茧抽丝,仔细品读刘建宾的作品,可以发现,刘建宾以壁画色彩、民间剪纸、古代岩画、上古彩陶等传统艺术嫁接当代艺术表现语言而融成精妙,形成肌理斑驳、夸张变形、寓教于乐等艺术符号而闪烁着风姿绰约的个人特色,既摆脱了传统程式化语言和规范性标准,又在中国画的审美范畴之中,既从传统中走来,又呈现出很强的现代元素,很鲜活,也很生动。比如《制棋教子图》,刘建宾运用剪裁艺术元素的手法衔接远古的彩陶、岩画、竹简、传统人物等艺术符号,让诸多“传统艺术元素”融为一体,使之焕发生机,激发活力,也让观者产生联想。画面之中,他植入了竹简的教义、剪纸的稚真、岩画的朴拙、彩陶的隽永、传统人物的意趣,画面内容丰富而耐看,意蕴足而趣味妙。
同时,刘建宾巧妙地把围棋盘作为整幅作品的背景,一切表现元素统统置于棋盘之内,“试观一十九行,胜读二十一史”,带有深刻的寓意。而且,用色、用墨、线条、对比、呼应、虚实、浓淡,无一处不是传统笔墨之法,剪纸、彩陶、围棋、竹简、人物每一个构成元素无不是传统文化的基因,然而,艺术表达却是借古入今的现代意识。
此幅作品,刘建宾以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在传统与当代之间捕捉艺术的平衡,以当代人的心灵去感受生活并表现视觉的“画中意”与“意外妙”,从而创造出内美真趣的动人场景,既保持了新鲜强烈的借画抒情,借画达意,又入心、入情升华了境界。也正是因为融入诸多传统元素,这些传统元素又在高超技法的加持下过渡、转换、生发,所以,刘建宾很多作品都带有很足的韵味,又带有很强的装饰性。孔孟之道、老庄哲学、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少数民族的风俗、情调,刘建宾都可以融汇于表现语言之中,尤其对壁画艺术的吸收和借鉴更是润物无声的滋润,轻风细雨的沁润。
首先,在刘建宾的艺术之路上,当代工笔画、壁画的领军人物冯一鸣作为启蒙老师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冯一鸣的教学理念也在刘建宾的艺术创作之中始终发挥着影响力。其次,年轻时,刘建宾行万里路,观摩敦煌壁画、莫高窟,深入大西北,走进少数民族,体验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研究民间剪纸、研究大西北民间艺术,这些都是刘建宾取材于民、取材于传统的重要源泉,他画的小品也因融进了强烈的陕西风情而被著名画家刘文西高度赞誉。后来,刘建宾偏居一隅,倾心教学工作,在生活之中捕捉鲜活的表现元素,把所观、所想、所悟融入画面。这一切经历都流淌于刘建宾的血脉之中,也都默默转化为构成基因,并呈现出多元互生的艺术姿貌。
其典型的代表作品如《即将逝去的家园》系列、《随笔感想》、《微信时代》等等作品就是最好的诠释。《即将逝去的家园》系列是技法与情感的结合,生活与艺术的对接,这些作品不管是远观,还是细品无不给人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而在艺术形式方面,其最大特点就是唯美,事实上,唯美就是更深层次的精神眷恋,只不过这种眷恋通过唯美的艺术表现而呈现一种视觉的力量罢了。
毫无疑问,追求自然的真实是这些作品基调,可是,真实并不是照片式取材,更不是面面俱到地刻画,而是,通过强烈的、斑驳的色彩关系融入写实的技巧,让自然真实在多色、多彩的辉映之中,隐隐约约,乍合乍离,从而强化记忆最深刻,最留恋的具象部分,弱化那些似若模糊,又仿佛可以触摸的意象部分,使自然真实升华为审美理想的艺术真实,让记忆中的瞬间变成真实,让真实的美变成永恒的记忆,给人一种超越时空、超越现实的审美体验。回想刘建宾早期的《初到凤凰》亦如《即将逝去的家园》,装饰性、趣味性交相辉映,历久弥新。
都市题材的《微信时代》即便取材于现实生活,也一样带有壁画装饰的风采。人物造型神形兼备,生动自然,构图则以每个人不同的服饰颜色进行块面分割,画面和谐而富有张力,浓郁的现代气息洋溢于画内,而充盈于画外。其表现手法既有工笔的精微和严谨,又有写意的自由和灵活,尤其对色彩的运用更是神妙如动,气韵飘举。刘建宾采用积彩和分染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水与色、色与色的相融相冲的渗化效果,在服装上创造出色彩淋漓,乍合乍离,变幻无穷的肌理质感,让多彩在一个和谐的范围之内相互交融,又相互辉映,从而使色彩充盈着独立的形式美感,充分展示出刘建宾对色彩、造型、透视等现代艺术表现元素的高度驾驭能力,也呈现出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
刘建宾的作品之所以让人感动,不仅仅体现于娴熟的技法、丰富的想象,而且体现于对社会民生的深刻体会、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艺术真谛的理解。比如小品画《龙舟大赛》,刘建宾以主观舍取和内心感受为主导,通过取舍、增添、分离的艺术表现技法对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进行夸张的、变形的处理,把眼中的人物进行理性化的形象加工,让人物的形态得到最大化的体现,既拉开了真实与艺术的距离,又强化了主体人物的形象,划桨者拼尽全力,观赏者各具形态,划桨者、呐喊者、欣赏者融为一体,人物形象饱满而鲜活。画幅虽小,满是精彩,场景热烈,跃然画外,体现了刘建宾深入观察的生活感受,又彰显出丰富的想象力。
刘建宾还画了一大批嬉笑怒骂的《随笔感想》,发人深省,引人深思。这些作品既不同于传统的人物画,更不像打着“变革创新”旗号的先锋们笔下的“颠覆、扭曲”,而是有形态、有个性、有灵魂、有情感、有温度的艺术形象,实而不俗,变而不丑,出其不意,又在情理之中。
艺术总是在不经意之间穿透心性、触动灵魂,当刘建宾笔端的风华凝固于画面,每一个表现元素都表达着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感悟,而他的艺术形态所承载的内涵,则让他体验超然之境,让他享受心灵深处的那份感动,无关乎金钱,更无关乎名利,只是心境的意象与眼中的具象神遇而迹化,真诚、深刻、含蓄、旷达等等一切美的元素便倾注于笔端,诠释着他一生的艺术修为。
文/桑干(系《人民日报》民生网主编)
刘建宾作品![](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390c9f3ecc4cdb143c69880646e4945.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cd6e74e8a49723fc9e658e65e3f0118.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c0e040fa667f91a6a427dda7a715901.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c1552d6019a9d5e5bf329cb0b215ace.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f306dd303cab0bb8bd0cbedcfcafeae.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bd07b058b249be3f5ea6df22910b34a.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900ea40a1f77c8734aa6cc803134939.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b890ac0f128ab3625e545d970828314.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30527fa4a4e72f8b79ece3f182e4498.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bef7d484f640940caa1b7bc425ed5c8.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10f47a0ba2c0cdef744e39aa9dc9f65.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25ea9c368a82945b0ce0539a97344c4.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7ba3a3a75bce0175eda040c7ec7676e.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1d334deac207e37bcf55efe26ad007c.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981ddb864c576b7b8281e9257e2ef08.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ab62a65f8be5b23ec023c5295827a1d.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d4a5d64cb06eb55cd1070818ec221cb.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2dea110cefab1576a76b314f997072e.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27a8992b9d7ee3348b45553bac6247d.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bc3bd5c5d3e700058dc8ab3e18aa7cb.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2a500489ebb1183a778c5f9f29b8f15.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aa04b36db9fc8bb3c3c74282b18d102.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460120b7ada339f73582e46bb1799d9.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1825c1df332bf4340aa3ea161eb6c6b.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64fbf2d115488cb5421dc986034150c.jpg)
编辑:兰洪海
审核:吴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