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卫生,是一个城市的潜在气质。
但谁能想象,作为一线城市的重庆,地铁上竟出现了菜叶子、泥土、还有腥臭的鸡蛋!
最离谱的是,语音播报竟然不用普通话,满满的方言腔调。
可得知背后的真相后,却令人感叹,这一次重庆的地铁打了多少一线城市的脸!
重庆修地铁难“好个重庆城,山高路不平”。
重庆是我国著名的山城城市,古时候称为“渝城”。
它位于长江与嘉陵江间狭窄的渝中半岛上,由河谷、台地、丘陵和低山组成。
是的,没有平地,所以重庆是以江为池,临崖而筑,与平原城市大不相同。
去过重庆的都知道,在这里即使开着导航,也是会迷路的。
那么,要修建地铁,这个难的程度,可想而知。
就拿重庆轨道最出圈的李子坝站“轨道穿楼”来举例,或许很多人都以为地铁,顾名思义是地底下的铁轨。
但李子坝站的地铁就厉害了,它不仅不在地底下,还要穿过一座高楼。
在地铁建好后,轻轨从楼中穿过的景象,顿时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还纷纷讨论道:“究竟是先有高楼,还是先有地铁?”
这个答案,很快就被李子坝轻轨站工程总负责人叶天义揭晓。
事实上,楼和列车是一起建造的。
在1988年,考虑到地势问题,一边是靠着山,一边又临着江,李子坝站只能设计建在这里。
但是,这里早早就规划了要盖一栋大楼。
这可让叶天义难为了,楼和轻轨都不能放弃。几经思考后,他提出了在楼里建造轻轨。
这个提议在中国可是史无前例,而因为楼房与交通轨道的建造标准是完全不同的,审批环节就特别复杂。
而因为两个建筑的使用状态不同,楼是静止的,铁轨是运动的,设计师这两者都要兼顾,所以仅仅是一份设计方案,整个团队就花了足足两年的时间,修改了六次,才完成。
除了李子坝,重庆整个地铁规划可谓是困难重重。
比如3号线唐家院子站,因为北低南高,北边紧邻居住的小区,南边又是高边坡。
为了方便南边的居民坐地铁,专门设计了总长为60米,垂直落差28米的自动扶梯。
还有9号线的沙坪坝,因为上面是城市建筑密集区域,考虑到安全性和施工方式,无法从地表工作,需要挖大约30米处,来建造地铁。
而就是如此耗费时间、人力、金钱的重庆地铁,却用另一种方式,再次让我们看到它的“温暖”。
背篓专线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人似乎已经被狠狠地“抛弃”。
相信你已经很久没有用现金支付了吧,当我们觉得手机的支付真方便的时候,老人的脸上只有“无助”和“迷茫”。
他们不知道手机上的一串数字,就代表着“货币”,也不会点开支付软件,去购买任何商品。
但他们依旧会去商超或菜市场购买蔬菜、肉、水果,认真小心的打开背在身上的挎包,仔细的拿出十元、二十元的纸币,认真的数一遍,再凑几角零钱交给收银员。
可就是这样,他们早起辛苦购买的瓜果蔬菜,却是一家几口人丰盛的午餐。
而同样,出行也成为老年人的“苦恼”。
他们不会开车,不舍得打车,在大一点的城市乘坐公交会绕很多路,而地铁又不会买票,看不懂操作,甚至连语音的播报,都不懂到底是在说些什么。
生活在城市的老人,或许还有儿女们的引导,而那群生活在农村、郊区的老年人,想要“不服老”,似乎更加困难了。
而在重庆,却有着一趟非常特殊的列车,被当地的市民称为“背篓专线”。
在这里,每天清晨的6点,会迎来一批特殊的乘客,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背着背篓、手里拉着推车,有秩序的排队等着进站,而这些背篓和推车里,永远装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当列车来临时,他们将开始新一天的忙碌。
地铁里的工作人员,看到有些菜农的背篓很沉,也会主动帮忙搬到车上。
而整个车厢里,随着他们的带来,充满了朴实和生机。
就连语音播报,都是重庆的特色方言,为列车增加了一股浓烈的“人情味”。
事实上,这是因为在这趟专线建成的时候,政府人员专门去询问了乘坐地铁的老人,他们听不懂普通话的播报,不知道自己哪一站是该下车的。
于是,为了方便这群特殊的乘客,这趟专线使用了重庆的方言播报。
列车会带着菜农去抗战时期留下的防空洞里,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买菜场地。
而这趟列车运行之初,还遭到了投诉,有人说背篓太占位置,有人说影响他们上班,也有人说会有残留的味道和遗落的菜叶。
重庆的政府直接霸气回应道:“能装得下公文包,那就也装得下背篓!”
这一刻,似乎考公的意义彻底被具象化了。
为了方便菜农,原本6点15分打开的闸门,会提前五分钟开启,这个时候站内的工作人员也会尽力帮助他们,引导他们快速的进站。
在采访中菜农冯爷爷说,以前他们去菜市场要换乘好几趟公交车,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而乘坐地铁只需要半个多小时。
“背篓专线”开通以后,菜农们的收入也提高了不少。
石船站在葛口村的村口,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交通便利了葛口村的菜农更加积极。
2024年五月份葛口村的蔬菜销售收入就有10.2万元,占当月村子集体收入的70%。
因为“背篓专线”的开通,让石船镇沿线的村庄发生了巨大变化,村子集体收入增长,闲置的土地也有人愿意承包,就连返乡创业的人都越来越多了。
结语重庆市的温暖,是每个城市都改学习的榜样。
一条“背篓专列”,承载这无数菜农的希望,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改善村庄的生活水平,更让住在重庆的居民,吃到绿色无污染的蔬菜和水果,实现了双赢。
信息来源环球网2024-03-21:有人建议禁止带菜筐上地铁?重庆“背篓专线”回应了
重庆日报网2024-07-05:“背篓专线”开通两年 沿线村庄三大变化
渝情渝理 2018-04-27:重庆,凭什么叫山城?
人民资讯2021-11-25:重庆轨道交通建设攻克了哪些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