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欣赏:陈与义丢弃红尘的烦恼,一路繁花相送,作词《虞美人》

无语者爱文化 2024-04-28 22:02:48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河南洛阳人,他是北宋末期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他也擅长词作,词风疏朗明快,自然浑成,与苏东坡的豪放风格颇有相似。

陈与义不仅在文学方面成就很高,而且他还是南宋朝廷的重臣。

公元1135年,他与当时的丞相赵鼎在政治上有分歧,就借口身患疾病辞去当时的官职,离开京城临安前往青墩。这首词《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就是他在去往青墩的船上,看到一望无际的盛开的荷花美景,有感而作。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拿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这首词前有一段小序,如实地记录了这首词创作的来龙去脉。

余甲寅岁自春官出守湖州。秋杪,道中荷花无复存者。乙卯岁,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卜居青墩镇。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以长短句记之。

作者去年的时候到湖州担任知州,他上任的时候已经是深秋时节,路过此地时荷塘里的荷花都已经枯萎了。

今年因为身体有病,辞去现有的官职到青墩镇担任一闲职。再次路过此地时是立秋后三日,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只见船前船后犹如朝霞相映,一望无际,所以创作了这首词。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

作者划着小船在荷塘上行驶了三天,小船在水面上平稳地行进着,两岸的荷花纷纷向后退去。

从临安到青墩大约是三日的行程,最佳的选择就是水路。

作者一路行舟,沿途的风景尽收眼底。入秋才三天,风景还是那么美好,全然没有去年乘船时两岸萧瑟的秋景。

这里用“平度”二字既写出了船行的平稳,又写出了作者闲适愉悦的心情。

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作者平时忙于政务,根本没有时间观看风景,如今借病辞职,无官一身轻,面对着眼前因为雨水冲刷而变得如诗如画的风景,心中的烦恼惆怅顿时烟消云散。

作者自称“病夫”,实际上是一种自嘲的手法,刻画了作者内心痛苦而外表豁达的自我矛盾的心理形象。

因为朝堂上的失败,所以欣赏到平日里根本看不见的自然景色,这对作者来说反倒是一种不错的精神安慰。

去年长恨拿舟晚。空见残荷满。

作者回想起去年去湖州时路过此地的情景,由于那时已经是深秋,所以途中所见的唯有残荷败叶。

这句词里的一个“空”字,与前面的“长恨”相呼应,表达了作者无限遗憾的心情。

从词的情感线索和发展来看,出现了明显的跌宕,情感体验也更加强烈起来。

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盛开的荷花本是无情之物,而作者在这里却把它拟人化,连绵不绝的荷花一路把作者送到青墩,他心中的喜悦之情无以言表。

在这里,作者从回忆的思绪中走了出来,眼前的欢欣喜悦与过往的惆怅遗憾交融在一起,内心的情感越发真实,眼前的喜悦就显得越发珍贵。

词的结尾,“一路繁花相送”是点睛之笔。从这句词中可以看出,作者远离朝廷的纷争,即将寄情山水的舒适愉快心情。

丢弃红尘的烦恼,繁花相送,将他送到梦寐以求的清静田园,大约在其内心深处,作者从始至终只是一个渴望太平岁月、安闲生涯的诗人而已。

这首词意境清旷,寓情于景,在对荷花浓淡相宜的描摹中,将作者那种乐观旷达的自我形象,真实生动地表达出来。

这样优美的词作意境正是宋代文人的精神家园。

0 阅读:5

无语者爱文化

简介:爱文化,学文化,交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