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卿大将去世后,陈丕显向其遗孀郝志平道歉:当年的事我也有份

追梦的年 2024-08-28 23:32:09

在新中国的十名大将里,地位最高的是谁?战功突出的粟裕?资历极深的张云逸?战略超然的黄克诚?其实都不是,“天塌下来,有罗长子顶着”的罗瑞卿才是。

自1959年后,罗瑞卿陆续兼任总参谋长、军委秘书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工业办主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光实权部门的实权重职他就肩负了13个。

包含党政军各个方面,一些元帅的工作还需要罗瑞卿支持才能推进下去。但是,在1965年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罗瑞卿在比较茫然的情况,突然被控制,从此际遇天差地别。

而在这个陡然转变的过程中,陈丕显是一个关键人物,是他出面去稳住罗瑞卿的。对于这件事,陈丕显往后多年都非常愧疚,罗瑞卿去世不久他就找机会跟罗的遗孀郝志平道歉。

郝志平对这些事看得很开,反过来还安慰陈丕显,如此胸怀,很令人敬佩!

1978年8月,因医生的失误,罗瑞卿大将不幸在德国去世,郝志平为此痛苦不已。之前背负那么大压力都挺过来了,没想到才重新恢复工作就遭遇意外,似乎是命运在开玩笑。

人走,茶未凉,很多老干部都很关心郝志平,希望能帮她尽快从悲伤中走出来。当时担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的陈丕显就再三邀请,非要郝志平到武汉小住一段时间。

郝志平推辞不过,最后只好答应。她抵达湖北后,陈丕显自是万分热情,但有一天在宴席上陈丕显却眼中含泪地说:当年的上海会议,是我对不起罗总。

郝志平有些疑惑:上海会议你一句话都没说,罗瑞卿这些年也没提及你的不是,有什么对不住的?

陈丕显说:那天是我去接罗总开会的。郝志平听后摇摇头:那跟你有什么关系,上级下了命令,难道你还能违抗?

接着郝志平反过来宽慰了陈丕显,希望他不要再记挂愧疚,这些年自己跟罗瑞卿都没有怪过他。

那么,当年的经过到底如何?陈丕显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1965年秋,正在昆明视察工作的罗瑞卿听到一则消息,说中央有会要在上海开,这让他感到有几分不解。

此时的罗瑞卿虽不是政治局委员,但已有资格列席政治局会议,仅仅差一个名义而已。如果是正常情况,中央开会不可能不通知他,所以他一通电话打给了彭真。

彭真回复目前也不清楚,不过国务院传达消息,说明天周总理有封信过来,到时就知道了。

第二天差不多的时间,罗瑞卿又去了电话,这时彭真说话有些支支吾吾,没正面回答是什么会,只推脱:会议要分两期,你我都是第二期,过几天你就全懂了。

罗瑞卿听出异样,但没多想,就静静听消息。事发之后他才察觉,原来彭真已未指名地说出答案。

11月,罗瑞卿终于等到了通知,随即他便与周总理一同乘机抵沪,下了飞机发现陈丕显和吴法宪早早在等待。

这个安排,罗瑞卿也感觉有些困惑,一般中央开会都是中央办公厅的人迎接,地方干部是不需要出面的。

且接人的这两位太不寻常,跟自己关系一般的吴法宪异常热络,跟自己交情颇深的陈丕显却相当沉默,看着还有点紧张。

罗瑞卿有些奇怪,在车上就问陈丕显到底开什么会,怎么感觉有点不对?陈丕显虽然清楚背后的事,但他不敢说,只能指指司机和警卫员,示意保密纪律。

随后陈丕显岔开话题,东拉西扯了半天,一直到抵达住处。

闲聊一阵后,周总理和吴法宪都先离开了,陈丕显则心神不安,说吧,有违组织纪律,不说吧,内心又过意不去。思索一阵后,他决定旁敲侧击一下。

陈丕显突然想到,这时上海已经因为一篇跟《海瑞罢官》相关的文章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想看看罗瑞卿是什么态度。而罗对此不感冒,觉得只是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于是陈丕显决定从这方面入手,他提示道,毛主席对北京各报不转载姚的那篇文章很不满。

主席的这个态度是私下里交流时表露的,特意叮嘱过身边人不能泄露出去,陈丕显这样做,已经是冒了很大风险。

罗瑞卿明白陈丕显既然提及,必然有深意,随即马上叫人去找关于姚的小册子,但不知他是怎么想的,依然没有予以重视。跟陈丕显说了几句话,就去找周总理汇报工作了。

趁着这个机会,陈丕显连忙把住处检查了一遍,确认门锁已被拆下、房内没有利器、楼下铺好草垫等保护措施都已做好后,才选择离开。

陈丕显知道罗瑞卿性格刚烈,担心这位好友到时会寻短见,这才做些力所能及之事,殊不知......

次日,罗瑞卿陪着毛主席参加外事活动,主席提了一嘴《海瑞罢官》相关的文章,问罗瑞卿有什么看法。罗答:册子我要来了,但还没仔细看。主席笑笑,没有再说什么。

外事活动结束后,罗瑞卿说要去苏州见一位同志,主席点头批准。没想到的是,这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从苏州返回上海后,罗瑞卿被带到建国西路的那栋花园洋房里隔离审查,这时他才明白为何彭真、陈丕显、吴法宪等人会那么反常,这场会议竟是冲着自己来的?

他想不明白,立马提笔给中央和毛主席写信。奈何今非昔比,他写出的信都石沉大海。很快,组织就出了一个处理结果,将罗瑞卿13个重要职务免去12个,让他好好反省。

这时罗瑞卿还抱有幻想,希望组织能早日看清真相。然而,1966年3月3日的军委会议。众多军委成员面对面批评罗瑞卿,问题越说越严重,帽子也扣得一个比一个大。

重重压力,让这位开国大将感觉喘不过气来,最终他就真的跟陈丕显所想一样走了极端。

好在发现和抢救及时,罗瑞卿的性命无忧,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纵观这件事的经过,说实话也怪不得陈丕显,上头有命令,他没办法不听,哎...

1 阅读:201

追梦的年

简介:所谓合适,是指要碰上那个你能降得住又能降得住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