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婚姻则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儿女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最操心的莫过于父母。
常言道:“父母爱之深,则为之计深远。”
在儿女成婚前,父母无论脸皮多薄,都要看亲家是否有这3样东西。
这不是计较,而是出于长远的考虑。
和谐温暖的家风
有句话说:“在良好的家庭中,父母善良和睦、互敬互爱和互让是教育影响的主要力量。”
父母的相处模式,是孩子的学习范本,影响着孩子与另一半的相处。
若父母携手共进,既尊重对方,又尊重孩子,这样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一般都不会差。
来自浙江的小唐,是家中的独生女。
她的父母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陪她。
上大学后,她遇上了温暖、耐心的小江,两人谈起了恋爱。
不同于小唐父母的繁忙,江父、江母每周都会和孩子交流,了解他的近况。
从他们的聊天中,小唐明显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和支持。
有一次路过西安,小唐跟随小江到他家里拜访。
江父、江母看到小唐很开心,两个人一起在厨房里忙活,做了一大桌子菜。
饭后,江爸还给大家准备了水果、零食,一家人围在沙发旁,一边唠嗑、一边吃零食。
这样温暖又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小唐觉得很舒服。
临近毕业时,两人打算结婚。
但小唐的父母坚决反对,因为他们不愿女儿离家太远。
殊不知,二人早已规划好了未来,毕业以后就留在浙江发展。
唐父唐母见女儿如此认真,便答应她和男方父母见上一面。
他们询问道:“你们对孩子未来的工作发展有什么看法吗?”
江父江母坦诚地回应道:“我们完全尊重孩子们的意见,毕竟那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
就这样,小唐与小江顺利成婚。
二人婚后,小江正如父母那般,认真经营着小家庭,幸福且美满。
有句话说:“财富不是最重要的资产,家风才是一个人最亮的底牌。”
家风纯良,会让一个人心怀善意、得贵人相助,走得更远。
为子女挑选另一半,最重要的是对方的人品,而影响一个人最深的,莫过于家风。
家庭是一个人的起点,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
因为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的思考、决策。
父母讲道理、懂进退,孩子在父母的熏陶下也会懂事、明理。
即使家里经济条件有限,有了良好的家风,也终将过上幸福、圆满的生活。
发自内心的认同
有句话说:“两个人结婚,不是一个人嫁给另一个人,而是女生嫁给男方的家庭。”
不被父母认可的婚姻,蕴含着极大的隐患。
尤其是女孩子,如果不被男方父母所认同,接下来的生活难免会经历许多波折。
小刚和小兰在一次旅行途中相识。
看到小兰带了很多行李,小刚便帮她放在了行李架上。
小兰感谢过后,主动和他搭起话来。
三个小时的车程,他们在路上聊得很开心,分开时还特地加了微信。
后来,聊得多了才知道,小刚是在国企当技术员,平日里主要和大型设备打交道。
小兰中专毕业后,选择了进厂打工,如今跟着表姐在杭州开网店。
在一来二去的交谈中,两人相恋了。
在一起没多久,小刚带小兰见了父母。
没曾想,这门亲事遭到了小刚父母的强烈反对。
他们觉得小兰的学历太低,配不上自己的儿子。
小刚见状,便坚定地说:“如果你们不同意我和小兰在一起,那以后我就自己一个人过。”
老两口眼瞅着拗不过自己的儿子,只好勉强同意。
婚后,小刚的父母对着小兰各种挑刺。
嫌弃她每天工作到很晚才回家,家务一点都不干。
一开始,小刚坚决地维护小兰,用心调节着父母和太太之间的矛盾。
时间久了,他也耐不住麻烦,不愿意再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受不了公婆频繁找茬的小兰,最终选择结束了这段婚姻。
有网友评论说:“父母的不认同,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击战。”
儿媳或女婿,作为不被看好的那个人,持续被攻击。
不被认同的感觉就像心里有根刺,一直堵在那里。
儿子或女儿,身处其中,尽力调和,左右为难。
时间久了,彼此都心力交瘁,不愿再牵涉其中。
因此,想要子女婚姻经营得更美满,亲家发自内心的认同很重要。
唯有卸下防备,敞开心接纳,新婚小夫妻才能走得更远。
全然尊重的放手
亦舒曾说:“命运旅途中,每个人演出的时间是规定的,冥冥中注定,该离场的时候,多不舍得,也得离开。”
儿女成婚前,父母就要准备好退场。
因为从此以后,新婚夫妇才是这个小家庭的最终负责人。
不懂得放手的父母,只会给孩子的家庭造成烦恼,将彼此越推越远。
李恒和王丽婚后计划去北京发展。
李恒的父母是小学教师,工作轻松且稳定。
当听到儿子儿媳要去北京时,他们坚决不同意。
因为他们觉得北京压力太大,孩子留在那里会吃不消。
但是李恒和王丽打定主意,要去大城市谋取更好的发展。
经过5年的打拼,他们二人在北京也算站稳了脚跟。
父母发自内心地为孩子们开心,但当儿子提出买房想法时,他们毫不留情地再次投出反对票。
他们不知道的是,儿子儿媳每次为了搬家,都要耗费极大的心神。
李恒和王丽思量过后,决定拿出全部的积蓄,买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小窝。
不久,父母退休,主动来到北京替王丽和李恒带孩子。
到北京后,父母经常指责他们夫妻二人:“为什么要来到北京,压力这么大?
回到老家工作,压力小些不好吗?”
不仅如此,父母和小夫妻的育儿理念也有很大的冲突。
王丽鼓励激发孩子的独立性,引导孩子多动手、多思考。
但父母对孙子会格外的疼惜,甚至有些溺爱。
双方的分歧越来越大,最终李恒出面,劝说父母回到老家,避免产生更大的矛盾。
作家梁实秋写道:“父母的爱是天生的,是自然的,如天降甘霖,需然而莫之能御。”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事无巨细,方方面面都为孩子考虑着。
殊不知,昔日的孩童早已有了自己的人生规划。
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他们心底已有了自己的想法。
他们不安于走父母的老路,想要靠自己打拼,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于父母而言,在儿女成婚前,帮他们争取到亲家的放手,则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该走的弯路,让孩子自己去走。
双方父母只需在他们需要时,为他们加油、打气,提供支持。
▼
《女性的力量》一书中写道:“不要太注重家庭的外观及形式,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家庭里特有的充满了爱、温暖与明朗的气氛。”
父母为儿女挑选亲家,需重点考量家风。
温暖和煦的家风,是最大的加分项;
发自内心的认同,是对孩子的认可;
全然尊重的放手,是对小家的支持。
有了这3样东西,孩子的婚姻会得到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 | 幕卷·妮悠天天,白天职场打工人,夜晚独立干稿人,在不确定的世界,用文字提供一份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