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b141e69593a5b60d88dce310b724516.jpg)
林语堂曾说:“一个人若享真正的福气,必须有享福的德性,才能持盈保泰。”
尤其是老年人,辛苦操劳大半辈子,若想晚年享福,需要由内而外地修炼自己。
因为福气并不会凭空降临到一个人身上,它有自己的偏好人群。
人老有福,一看便知。
有福气的老人,身上往往有这3个共同特征,吸引福气不请自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c072f1b5a21b08e65d0345d3e80a3a0.jpg)
健康的身体
有句话说:“重视健康,应该是余生最重要的事。”
没有了健康,再多的聪明才智也无法发挥作用。
因为老年以后的许多规划和安排,健康是最基本的入场券。
学校有一位张教授,今年已经85岁了,但是他的身体保养得很好。
老师和同学们经常谈论到他:“张教授看起来也就60岁左右,他的精神头真好呀!”
其实张教授年轻时和大家一样,都偏爱高热量的食物。
每逢周末,他都要喊上朋友聚在一起,吃烧烤、喝啤酒,特别快活。
工作两三年以后,他就鼓起了大肚子。
学校的教学楼没有电梯,从一楼走到六楼,他就累得有些喘不上气。
没过几年,张教授的父母查出糖尿病。
陪同体检时,医生告诉他:“如果你不注意调控饮食,患糖尿病的风险会比正常人高好几倍。”
从那以后,他开始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油炸类、烤肉类,还有含糖量较高的饮料,他统统戒掉。
此外,张教授还养成了运动的习惯。
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他都会坚持跑步,几十年如一日,很少间断。
大冬天里,他还会去河里冬泳。
如今,85岁的他还经常到全国各地出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7da16de4db120b55517667e055eb47d.jpg)
早上5点从武汉出发,下午到达北京,稍作休息,他就去教室上课。
同学们在空调房里坐着,都忍不住打盹,但讲课时他却神采奕奕,丝毫不见疲态。
正是因为平日里的饮食调整和持续运动,张教授的身体才能拥有如此充沛的能量。
诗人汤姆逊曾说:“健康是幸福的主要因素,锻炼是健康的重要保证。”
对于老年人而言,若健康出现危机,生活也难免出现困境。
不仅身体要承受痛苦,还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要想减少未来的健康压力,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发力。
因为健康并不是一日之功,而是日久天长的习惯。
平时注意饮食摄入,养成锻炼的习惯,关键时刻,身体才会有免疫力。
一旦有了健康的身体做支撑,晚年的幸福生活也就有了充足的保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08c8b7a31b0324d94c3690e3dd43e6d.jpg)
开放的头脑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道:“社会在变化,生活在变化,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这个世界最大的确定性就是,它在时刻改变着。
人们要想跟得上变化的节奏,不妨保持一颗开放的头脑。
浙江有一位王奶奶,她的儿子和女儿都在城里工作。
但她在农村待习惯了,不愿意随子女搬到城里。
孩子们没办法,只好通过电话和老人联系。
但是她不会用智能手机,老年机也不常带在身边。
家人们有事联系不到她,心里就很着急。
幸运地是,王奶奶不是固执己见的人,她愿意接触新事物,甚至主动要求孙女教她使用智能手机。
孙女放暑假时回到老家,教她如何接打电话,还有如何使用微信。
但是人年纪大了,记性就不太好,刚学完没一会就又忘了。
孙女只好把使用口诀用大字写下来,并画上相应的图标:“绿色接、红色挂,相机图标是视频通话。”
在口诀的帮助下,王奶奶终于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
子女们空闲时就和老人视频通话,了解她的近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fb0d5e5b5cb44bd6766c16d4470b21d.jpg)
后来她看到,很多老太太都在刷短视频,她便主动跟她们学习如何拍短视频。
没多久,她还学会了开直播。
每逢农历的初三、初六、初九,王奶奶会去集市上卖菜,到了之后她便打开直播。
有人买菜的时候,还能凭着直播间找到她的位置。
没人买菜的时候,她就和网友们聊聊天。
时间久了,王奶奶和周围人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伦理学家包尔生曾说:“绝大多数人的幸福,都是十分紧密地与他们的亲人、朋友、民族的幸福交织在一起的。”
一个人和世界的联系越紧密,他的幸福感就越强。
因为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需要把自己接入到世界当中。
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人只是平添了皱纹,却少了和世界的联系。
而有些人,却能对生活充满热情,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保持开放、敞开心接纳新事物。
他们的大脑是活跃的,心情是开心的,生活幸福度大幅度提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94c519bbbeac6c5648bc5f6260de5e7.jpg)
宽广的心胸
清代名医叶桂曾说:“心胸常开阔,年岁活一百。”
一个气量小的人,什么事都往心里去,身体自然饱受折磨。
而一个心胸宽广的人,能承载的东西很多,则不会为小事所累。
河南有一位百岁老人田奶奶,她说自己长寿的秘诀是,心胸宽广,不与人计较。
田奶奶的丈夫年轻时因病去世了,留下她一个人拉扯孩子们长大。
她没有上过学,只能靠地里的庄稼来赚取家用。
有一年夏天,邻居家收麦子时,拖拉机跑偏了,不小心把田奶奶家的麦子收走了一些。
邻居提着半袋小麦,小跑着过来,要还给她。
她却挥了挥手说:“不用,既然收下了,你们就自己留着吧!”
正因为她这不计较的性格,街坊四邻都愿意和她打交道。
虽然她没什么文化,在教育孩子时,田奶奶也秉持着同样的原则,不与孩子过分计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4123549c655e2e7c6f47009135f0fde.jpg)
有一次,她碰到儿子带着小伙伴偷吃桃子。
小孩子们看到她走过来,撒腿就跑。
她对着孩子大喊了一声:“老二,你老老实实回来,逃跑的后果更严重。”
孩子听到呼喊,思量片刻,便低头走了回来。
田奶奶有些生气地问道:“偷吃就算了,你们为什么吃两口就丢掉呢?”
老二回应道:“西游记里,孙悟空就是这么干的呀!”
她有些哭笑不得,便和孩子约定:“浪费的桃子,需要拿劳动来补偿。”
在她的熏陶下,老二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长大后还投入到了教育事业中。
就这样,田奶奶凭借她宽广的心胸,不仅赢得了邻里的认可,还收获了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改变。
南怀瑾曾说:“人要有容量,像大海一样包罗万象。”
心胸宽广的人,对人和事的接纳度很高。
他们带着善意理解他人,不会揪着别人的错处不放。
因为他们明白,大家都是凡人,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完人。
面对争论,他们不会计较一时的得与失。
他们目光长远,用长期主义的视角审视当下。
正因为此,他们每天都乐呵呵的,享受着由内而外的平和与笃定。
▼
罗素曾说:“老年人若是对人和事少些纠缠,就能过上逍遥自得的晚年生活。”
老年人的福气,来源于向内修炼自己。
调控饮食,适量运动,获得健康的身体;
保持开放,接纳新事物,跟上时代变化;
少些计较,心胸宽广,拥有乐呵的心态。
愿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保持健康,开开心心,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作者 | 幕卷·妮悠天天,白天职场打工人,夜晚独立干稿人,在不确定的世界,用文字提供一份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