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建议:守好自己的磁场,不要被他人借运(深度好文)

幕卷情感 2024-06-19 16:04:38

听说过借钱、借物,还是第一次听说“借运”。

何为“借运”呢?

这里的“借运”,并非是把别人的好命运和自己的衰命运互换。

而是你本来生活顺遂、心情愉悦,但经过与别人相处、交谈,接收到他们的负面情绪,让自己烦恼增多,情绪低落,陷入内耗中。

简而言之,被他们的差运势影响,好运势被“借”走了。

所以,不想自己的运势被借走,就要谨防那些“借运”的人。

尤其是有以下3种迹象,一定要拒绝,否则运势会越来越差。

远离别人的遭遇,不过度共情

心理学家查尔斯说:“长期暴露在共情压力下,人在身体和情感上会感到疲惫和功能障碍。”

懂得共情的人,能够感同身受他人的遭遇,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因此他们成了人们吐苦水的“垃圾箱”。

可常年累月倾听别人的不幸或怨恨,稍有不慎会被拖入负能量的深渊,渐渐情绪低迷,心绪不宁。

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中的胡晶晶,是个通情达理、心地善良,懂得共情的人。

她能感同身受朋友生病后的痛苦绝望,并且耐心开导,最终搞得自己也像个重病之人。

她能理解妈妈不友好的电话唠叨,即便妈妈说的话带着强烈的伤害,她也充满包容。

她确实成功地纾解了别人的痛苦和烦恼,却也将自己的内心,深陷在泥潭中无法自拔。

每当夜深人静时,她的脑子里会一遍遍播放着共情来的各种糟糕事,消极的情绪一点点吞噬着她,所有的颜色也渐渐地从她眼中褪去。

失业,成了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结束生命成了她的“出路”。

一个花一样的姑娘,就这样被共情来的各种情绪,吞噬掉了年轻的生命。

有人说:“和别人分享快乐,快乐会翻倍;和别人分享痛苦,痛苦就会减半。”

快乐我们可以分享到,那么减半的痛苦又哪里去了呢?

不言而喻,自然被理解的人消化掉了。

我们毕竟是人,不是神,接收那么多的负面情绪,真的都能消化掉吗?

所以,我们要学会把自己和别人分开,不要过度共情。

特别是遇到别人向你倾倒负面情绪或发泄不满时,我们一定要及时远离。

如果必须被动接受,也不要过分代入,过于共情,否则必然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和运势。

远离过度的求助,学会拒绝

有句话说:“适当帮扶,是悲悯;过度帮扶,就是灾难。”

别人遇到困难前来求助,在能力范围之内,适时伸出援手无可厚非,毕竟“花要叶扶,人靠互帮”。

可若是自顾不暇,还一味答应,不仅可能帮倒忙,还会把自己的生活搞得焦头烂额,心烦意乱。

我弟弟是个热心肠的人,对于别人的求助,从来都是来者不拒。

今年五一,他朋友打算出去旅游,家里小狗无人照看,希望他能帮忙。

其实这个假期,我弟弟也有很多安排,他想陪妻女出去旅游,还想去看望乡下的父母。

他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朋友的小狗,但看到朋友着急的求助,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以至于他在旅游时带着小狗,遭到妻女的埋怨;

看望父母时带着小狗,但因为照顾不及时,导致小狗生病。

而他的朋友旅游回来,看着病殃殃的小狗,虽然嘴上说着“没事,没事”,却背后和别人说,弟弟没有责任心。

整个假期,我弟弟过得是妻女怨声载道,朋友心生不满,弄得里外不是人。

其实,他若懂得适可而止的帮忙,适可而止的拒绝,本来可以过得不慌不忙,如今却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惭愧中。

杨绛先生说:“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

确实如此,人生在世,各有因果,一个人的素质和命运,不是你的善意就可以改变的。

恰到好处地帮扶,才是助人的善意,不懂拒绝、牺牲自我,只会带来更多的矛盾与灾难。

对于他人过度的请求,适时拒绝,不用力过度,也是守住自己运势的睿智之举。

远离别人的评价,保持平常心

乔布斯说过:“不要活在别人的生活里。被他人的观点和决定所左右,这意味着你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各自的环境中,形成各自的思想和看法,也就是千人有千种想法。

因此,你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便可,随意受到别人的看法影响,意味着将失去自我。

电视剧《新闻女王》里的徐晓薇,成长在单亲家庭,自小和妈妈、妹妹相依为命。

她自卑、爱面子,且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

中学时,有一次她和同学在操场上聊天,恰好她妈妈拉着拖车捡废品经过。

她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就假装不认识妈妈。

同学打趣向她妈妈扔空饮料瓶,她为了不被同学嘲笑,也效仿同学向妈妈扔空瓶子。

工作之后,徐晓薇怕同事知道自己的家事笑话她,就刻意远离妈妈和妹妹。

她还谎称自己是斯坦福毕业的高材生,直到她在播报新闻时意外看到妹妹出车祸,才不得不承认那是自己的妹妹。

当时,上司心疼她失去妹妹,给她放了两天假。

而她却害怕同事说她软弱无能,抗压力不强,硬是强忍着打击和悲伤坚持上班。

最终,徐晓薇在佯装坚强和愧对妹妹的双重压力下,精神崩溃,不得不进行心理治疗。

徐晓薇一直活在别人的目光里,把自己大好时光,活进了治疗室。

作家米兰·昆德拉说:“把自己交给他人来评判,是产生不安和怀疑的根源。”

确实如此,自己的人生,如果活在别人的评判里,就活成了别人,而非自己。

幸福生活在于自己,而不在于别人。

一味地活在别人的评判里,自己的生活会渐渐的陷入低谷,好运也会被渐渐消耗。

所以,面对别人的评判,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学会一笑置之,继续做舒服、自洽的自己。

远离别人的评价,保持一颗平常心,把握生活的主动权,好运自然会为你而留。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人能从你身上借走运气,除非你己然默许。”

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守护者,若不允许,谁也别想从你这里借走一丝一毫的运气。

少共情别人的遭遇,远离负能量;

适当拒绝过度求助,远离烦恼;

少关注别人的批评,远离内耗。

人生在世,沉浸式的做自己,守住好运,才能活出属于自己的别样人生。

作者 | 幕卷·叶子

0 阅读:0
幕卷情感

幕卷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