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024新能源产业发展大会投资常州大会在常州启幕,院士专家、境内外客商、金融机构齐聚常州共谋合作、共促发展。现场共有42个代表项目签约,项目总投资397亿元,其中9个外资项目,总投资11.6亿美元。10家省级金融机构重点融资项目签约,授信金额达到1200亿元。
新名片,迈进中国新能源之都
常州,这座没有矿产资源优势的城市破圈突围,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全省第一,形成了智能制造装备、新型碳材料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5个产业集群接续步入千亿级。
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从三组“时间数据”讲述常州答卷。一个江苏时代百亿项目,从签约到投产,用时363天;一个千亿级企业成长,理想汽车从3页PPT创业,到营收破1238亿元,用时6年时间;从小规模量产,到成长为零整协同、集群式突破、规模化发展的新时代汽车城,常州的答卷是四年时间,新能源整车产量从2021年的11.2万辆一路跃升至2023年67.8万辆,今年有望突破80万辆。
陈金虎表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依托产业底蕴,把握产业风口,乘势而上打造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牵引带动工业经济规模突破两万亿元,助推全市高质量迈入GDP万亿之城,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贡献常州力量。
产业名片是城市实力的象征,代表城市的影响力。工信部给杭州、宁波这些地方发了产业名片,这次常州也被评为“中国新能源之都”。常州能得这个称号,是因为它在新能源产业上很有担当,而且还在适应新的形势,加强自己的实力,提升城市的影响力。这代表着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未来,给人感觉绿色、高效、创新,还有开放合作。用新能源这个画笔,常州要画出更精彩的中国和世界的新形象。
新项目,百亿项目深耕常州加码常州
安赛乐米塔尔软磁项目落户、30亿元人民币的理想汽车理链零部件基地项目落地、2亿美元的香港拜尔斯医疗器械项目签约……得益于营商环境沃土,重大项目、产业基金纷纷落地。2020年以来,常州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05.9亿元。
经过900多天的选址考察,安赛乐米塔尔集团将在常州打造全球一流的新能源软磁材料4.0标杆工厂。集团中国区战略项目总经理、软磁项目首席执行官费尔南多·特谢拉表示,他感受到了常州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体系,雄厚的产业基础,为投资者提供了一流的营商环境。
从2022年起,胡润研究院连续评选发布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单。在《2024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中,常州位居第三,投资热度集聚度连续三年居于第一,并有4家新能源企业入选全球独角兽榜榜单。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榜单以新能源优质企业、中小企业、投资热度为评价维度,并增加了新能源高端人才评价。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的城市有10个,20%来自于江苏,这是一个神奇的现象。更有机缘的是,卢森堡最大的领军企业安赛乐米塔尔也正式落地常州,作为半个卢森堡人来说,他感到非常自豪。在最新一期胡润世界500强中,新能源相关企业有5家,其中3家来自中国,宁德时代、比亚迪、理想汽车,这三家企业都选择了常州。
招引百亿项目、培育千亿企业、打造万亿产业,常州始终保持重大项目招引强度、建设力度,做好“增量”文章,提高“存量”质效,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众多的企业家、投资人坚信:投资常州就是投资未来,加码常州就是加码明天。
长期以来,广大外资企业选择常州、深耕常州,为常州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等做出了重要贡献,30家企业被认定为突出贡献外商投资企业。
为更好营造开放氛围,此次常州还发布了多语种《外籍人士来常服务指引》,手册整合了外籍人士关心的在华停居留服务、工作服务、便捷支付、出行指引、住宿服务、国际社区、医疗服务、教育服务、餐饮购物、旅游景区等各种实用服务指引,后续将不断更新迭代、成为外籍人士在常州工作生活的“口袋书”。
新赛道,未来产业向新而行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绿色低碳、数智化、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一系列面向产业融合、产业创新的战略合作、创新平台、国家赛事落户常州。能源电子产业作为电子信息技术和新能源需求融合创新产生并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第二届能源电子产业创新大赛现场启动。
江苏省工信厅厅长朱爱勋与常州市长盛蕾共同签署关于支持常州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厅市对口联系,支持常州打造代表江苏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高地。
面向未来产业招投联动,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常州设立江苏省内规模最大的的新能源母基金——新能源产业投资母基金,总规模50亿元。此次活动,还有总规模20亿元的长三角硬科技科学家基金、总规模16.8亿元的元璟新创中小创业投资基金等基金项目签约,总规模达63.05亿元。
常州市市长盛蕾表示,常州将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硬实力和城市文化软实力,正大力推动“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率先在全省出台近零碳园区(工厂)试点、智能微电网试点方案,鼓励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车网互动等新业态发展,争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
面向未来,常州“新能源”版图将更加壮大,向智能网联、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加快进军。常州市副市长潘冬铃从合成生物、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固态电池、氢能、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母机等9大领域,发布常州市“新质生产力”细分赛道投资机遇。
“没有日复一日的向下扎根,就没有今天明天的向上生长。”正如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所言,发展新能源正成为常州这座城市最确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