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猪哥靓团队2025年三月份全国调研系列文章的第三篇,这个合集总共有八篇,除第四篇的完整版本仅在内群公开外,其他的篇章都完全公开出来,而第四篇之所以要发布阉割版本,主要还是里面涉及一些小飞方面的东西,这东西比较敏感,我无意过多的招惹是非,也请大家理解,系列文章共同收纳于下面这个合集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红色字体跳转阅读。
《猪哥靓三月份全国调研合集》
在昨天与前天的文章里面,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放养公司与饲料企业的深度整合,母猪联合生产模式的介绍,咱们今天继续聊一下,放养公司与母猪场联合体之间的快速整合问题。
这次出来调研,得到了广大中小型放养公司的大力支持,每个地方都是超规格的接待标准,让我非常感动,同时言语之间都充满了焦虑与急迫的感觉,又让我倍感压力,今天我们分享两个小故事,借这两个小故事,大家应该就能够理解我们这篇文章的精髓了。
故事1:某大型放养公司的仔猪焦虑
某大型放养公司,TOP5以内的,这几年和所有的同行一样,饲料企业快速下场布局生猪养殖业务,与牧老大的自养母猪不同的是,其他公司几乎一致的选择了自养母猪与外采小猪相结合的方向,这其中既有布局母猪场节奏上的现实原因,也有轻资产逻辑主导下的偏向选择。
外采仔猪体系,几乎所有的大型放养公司都是采取“白名单制度”,这个制度说白了就是我跟谁买的仔猪苗成活率高,我就把谁拉到我的白名单里面,集团公司旗下的所有分公司都可以单独与其订立供货计划。同样的道理,如果谁的猪苗卖给我了成活率不够98%的,我就给谁拉到黑名单里面去,集团公司旗下的所有分公司都不能从黑名单里面采购了。
依靠这个“白名单”制度,集团公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市场上快速获得了稳定的仔猪供应,以及大量成活率高的仔猪苗,从而为放养业务的快速跑马圈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这份白名单还具有不同公司之间的互相承认机制,虽然每个公司对这份白名单都管理得比较严格,可是毕竟是面向所有分公司都公开的一个东西,接触的人多了自然也就公开化了,不同的放养公司互相在验证着彼此的白名单。
可是成也白名单,败也白名单,这套制度在2025年迎来了瓶颈期的到来,7公斤到125公斤这个养殖阶段,蓝伪双阴猪苗(白名单里面的全部都是双阴猪),料比降到2.5,降不下去了。而现在最好的品质的种猪,其后代商品猪,蓝伪双阴苗,料比已经来到了2.3附近了,且依然具有向下继续突破的空间,而依靠白名单制度采购来的猪苗,已经止步于2.5了,目前看来短期向下突破无望!
因此这部分大型放养公司,内心是尤为焦虑的,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三条道路了:
1:要么自建母猪场,时间漫长不说,还要面临重资产的压力。
2:要么就得自己探索发展母猪放养模式,且这种母猪放养模式,未必能够最后走得成,只能说是一种尝试,而且这种尝试现在才开始,未免就太晚了些。
3:要么就得和母猪联合体这种模式进行合作了,目前看来最有可能的合作模式依然是全年订单固定采购模式。
故事2:某中小型放养公司的焦虑
和上一个故事里面不一样,同一个市场,却出现了规模不一样导致的截然不同的结果,那就是中小型放养公司根本买不到足够量的双阴小猪!
大型的放养公司,依靠体量优势,不断的将优质双阴猪苗纳入其白名单供应体系,同时向市场甩出因为蓝伪不稳定导致的非双阴猪苗,与许多人将蓝伪分为双阴,单阴,稳定,不稳定这几个分类不同,在我眼里,猪苗只有两种,蓝伪双阴与蓝伪非双阴,仅此而已。
大量的蓝伪双阴小猪,进入大型放养公司的体系内,必然导致市面上的蓝伪双阴小猪逐步减少,同时母猪联合体也在不断的将市面上的母猪场纳入其体系内,这里面也是优先纳入蓝伪双阴母猪场,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市面上的蓝伪双阴小猪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同时给我们另外一个感觉,蓝伪非双阴的小猪越来越多,优质的小猪越来越少了。
不同于大型放养公司对于料比更高的要求,中小型放养公司论体量没体量,论实力没实力,那些双阴母猪场的仔猪牢牢被集团公司锁定着,中小型放养公司只能被迫接受大量的所谓单阴猪,蓝耳稳定场这些,其实从来就没有稳定一说,真正好养的猪苗早就被集团公司锁定走了,哪里还轮得到中小型猪场。
价格呢?中小型猪场还得接受集团公司的成交价,大部分母猪场都是锚定集团公司的成交价格的,也就是仔猪同价不同质,这也变相的在推高中小型猪场的完全成本。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就能够明白了,放养公司必然是在完成了与上游的饲料厂家整合后,快速的将自己整合进母猪场联合体公司的体系里面的,双方的合作必然是战略级的。
好了,今天就交流到这里了,我们这个系列继续放出网友交流群,想持续关注我们的,可以扫码入群,未来的形势小圈子化的特征已经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