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业遇到环保,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农民?

长江岸边吹小风 2023-05-17 23:58:01

农业是国家的根基,端牢中国饭碗是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三农”也一直是国家大力扶持的领域,近年来更是多次出台支持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政策措施。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摆在了面前,就是生态环境保护。而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与现代环保要求之间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诸多冲突。

第一个冲突,农药化肥造成水污染问题。所有种植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化肥农药,而几乎所有的化肥农药都会带来水污染问题。于是,就需要减量化、生态化用药用肥,进而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而粮食的价格却一直保持稳定。

第二个冲突,养殖业粪便造成水污染问题。传统养殖业,无论是养鸡、养猪、养羊,粪便处理不彻底,都会造成水污染。于是各级政府对散养户全面清理,要求规模化养殖场必须配套粪便和污水处理设备,这样养殖的成本大幅增加,甚至普通农户不再具备养殖的权利,而肉价却起起伏伏,农民养殖收益也是毫无保障。

第三个冲突,秸秆焚烧造成大气污染问题。传统的秸秆焚烧好处很多,一是简单易行,节约劳力;二是几乎没有成本;三是草灰还田肥沃土地;四是消灭病虫。弊端就是一个,大气污染。现在要求秸秆还田或集中处置弊端有三,一是还田需要深耕,费力费钱;二是还田造成大量病虫害;三是集中处置成本太高。最近,潍坊青州市向每户村民收取秸秆处理费用,每亩100元。

当然,农业与环保的冲突还有其他方面,不再一一列举,只是这三个问题比较突出。而在各个冲突中,农民一直是最弱势的一方,所以几个冲突的最终结局也毫无悬念,每一次受伤的都是农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民对生态环境的热爱不亚于任何一个群体。国家对农民的关心、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但现在来看,这些支持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各级政府在施政过程中,更多的换位思考。只有更多的站在农民的角度来寻找破解问题的思路和具体措施,才能够最终实现农业与环保的双赢,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建设才会走的快,走的稳。

有感于“一地收秸秆处理费每亩100元”的话题而写作此文,不当之处欢迎留言指正,更希望大家留言一起聊聊自己的感受。

0 阅读:9
长江岸边吹小风

长江岸边吹小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