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的地位大家都显而易见,能让主席来亲自介绍的那一定是非同凡响的。而这个人又是敌人的中将,被陈赓称为兄弟。
那么这个和陈赓、主席都沾关系的人究竟是谁?他为何会被陈赓称为兄弟?
【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1906年10月10日,在湖南东安县的一个小村落,唐生明带着响亮的哭声出生。唐生明在家中排行老四,字季澧。
唐生明的家庭还算富裕,到了该上学的年纪,唐生明便随兄长前去私塾念书。在私塾读书期间,唐生明接触了许多古典书籍,积累了他的知识量,在书中他也逐渐开阔了眼界。
次年,唐生明开始正式步入学堂学习 ,他进入明德学堂读了几年的书。后来,唐生明不断努力读书。
于是在1919年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小学高级部学习。后来与大多数读书人一样进入初中学习。
到了初中,人人都认为,包括唐生明的家人都认为唐生明以后会一直读书,说不定将来会从事文字工作,妥妥的“文科生”一枚。但是令大家都万万没想到的是,唐生明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20世纪的中国,我们后人都从历史课本中了解过,那时战争不断,人人都在探寻中国的出路,首当其冲的就是知识分子,他们不断游行示威,用言论等试图寻找出路。总而言之,那时的中国社会是混乱的,迷茫的。
1919年这是属于爱国进步青年的一次重大意义的反抗,它的影响非常大。连社会底层的工人也勇敢的站出来反抗,因此,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那时的唐生明十几岁,正值年轻气盛的岁月。试问一个读了书,有思想的人,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亡了国,散了家呢?
那段历史,我想当我们穿越回到那个混乱的年代,我们也会成为五四运动中的一位。对国家的热爱,无论跨越千年,万年,都不会消失。
唐生明看到了此刻正是救亡图存,自己作出努力的时刻。因此在1924年春进入湖南陆军讲武学堂。
1926年4月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10月毕业。1932年步入中央陆军大学,1935年毕业。
鲁迅弃医从文,用笔化作枪杆,作为武器。唐生明弃文从武,选择了现实中,实实在在的枪杆作为武器。
无论是哪种方式,那个年代的伟人都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身上不敢沉沦,敢于反抗的精神。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攻占东北,此后,我们开启了漫长的抗日战争。唐生明毕业之时,也真是他发挥用武之地的时候。
在抗日战争初期,唐生明担任任长沙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带领长沙人民共同抵抗敌人的侵略。
在这期间,唐生明的军事天赋与才能也充分的暴露在大家面前,让大家认识了一个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
在1938年春的某日,正在地图面前站着的唐生明,此刻正在思考作战方法。“报!”门外跑来一个士兵,敬礼说“司令,有您的信。”
唐生明接过信后打开一看。上级认可他的才能,将他与常德、桃源警备司令酆悌对调。
抗日战争结束后,唐生明的贡献也得到了认可。在1946年2月蒋介石在上海会见他,并且高度称赞唐生明的工作贡献说其工作很有成就,因此唐生明被委任为国防部中将部员。
后来在1948年3月唐生明有升职任总统府中将参谋。
其实在日本投降后,唐生明一直留在上海。上海当时是一个繁荣之城。唐生明在上海期间,结识一位地下组织负责人,此后一直与组织保持联系。
战争结束后,经历了100多年动荡生活的人民百姓,每个人都希望和平,期望和平建国。身为敌中将的唐生明里上级领导很近,所以他更容易知道蒋介石的想法。
在战场上唐生明看惯了生死,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又都丧命于战场上。
每当他站在战场后方,看到那些缺胳膊少腿满身都是血与伤的时候,他作为司令,唐生明也非常的痛心。
因此唐生明比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停止战争,争取和平。希望和平年代,那些青年或士兵身上没有伤,脸上常挂笑容。
在总统府作中将参谋时,唐生明隐隐约约察觉到蒋介石有一意孤行,违背大众意愿,想要发动内战的想法和趋势。
唐生明内心爱和平的波澜推动他向组织党组织和人民靠拢。后来唐生明常常在暗中极力鼓动;。
在1948年十月,此时内战已经爆发,解放战争开始。唐生明的哥哥唐生智来到南京。兄弟见面异常高兴,同样值得高兴的是兄弟二人站在统一战线。
唐生明与唐生智经过共同商议后,决定在上海做运动工作。此举也具有重大意义,让敌党内部出现了裂痕。
12月,地下组织员吴成方向中央汇报了唐氏兄弟在京沪运动的活动。中央在渡江南下的前一晚曾经发出指示:在江南地带,争取唐生明,唐生智等人参加运动。
在1949年春,万物复苏的时节,同时也覆盖上了一层紧张的气氛。组织以南下经商为由,暗地里掩护唐氏兄弟回到湖南长沙,帮助陈明仁同志发动运动。
唐生明在湖南期间,常常参加各种运动战争,带领湖南人民争取自由。他在湖南期间,积极发动运动,对湖南解放做出来巨大贡献。
建国后的唐生明也并没有闲下来。他曾任连任政协委员,常常奔波于港、澳与大陆之间。
在奔波于港澳这几年,唐生明仍坚持和平的主张,积极的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在1987年10月24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2岁。
唐生明的一生可谓是传奇的,年少时冲动的选择,却成就来之后的唐生明。同时唐生明身上那种敢于挺身而出的勇气,常常走在人民前列的行为,也注定了他的不凡。
【戏剧人生:充当间谍这几年】
“四·一二”后,敌党分了成蒋介石和汪精卫两个部分。汪精卫更是直接当卖国贼,建立汪伪组织。蒋介石,汪精卫那几年明里暗里都在斗争。
抗日战争中后期,唐生明被蒋介石派去汪伪组织当间谍,从事运动工作。从此开启了唐生明开启了几年的间谍生涯。
抗战初期,唐生明担任长沙警备部副司令,后来调到常桃警备部司令工作,一干就是两年。
在这两年中,唐生明认为并没有什么成就可言,因此他常常认为自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在某天,唐生明收到了一封戴笠的电报,电报了说蒋蒋校长很看好你,要你去重庆与他会面,并且重大任务指派给你。
唐生明觉得这是一个展现伸手的大机会 于是收拾行李,赴往桂林。唐生明到达的时候,蒋校长早早已经派了人在机场等候。
唐生明到了重庆之后,与戴先生在曾家岩公馆见面。对于这次见面,戴笠非常高兴,常常让唐生明不解。
一日,唐生明终于忍无可忍,戴笠为何如此高兴。戴笠不答,随后唐生明问“校长”有什么任务派给他。
戴笠不直接告诉唐生明到底是什么任务,反而与唐生明扯东扯西,谈国家大事。这不仅让唐生明更加好奇。
在唐生明的不断追问下,戴笠依然不回答问题。唐生明与戴笠交谈了两个晚上。
戴笠突然极其郑重地对唐生明说:“现在有一个极其重要,特殊的任务,校长曾多此与我说,希望你可以来胜任。”
“实不相瞒,唐兄,我们组织在南京的很多据点都被敌人破坏,校长一直想找一个适合的人去那个地方,但是适合的人并不是那么的好找。”
“但是又恰恰找到了,这个人就是你,你的才能我们都是认可的,你是这样一个伟大的领袖,也就只有你能胜任这个任务。”
戴笠一上来,就先夸奖唐生明一番,此时唐生明不知如何恢复。他慢慢思索片刻。戴笠看是如此形式,又来了一番糖衣炮弹。
戴笠说:“校长总是夸奖你能干有才,校长也很了解你,一直以来都挺重视你的。校长一听说你要来,非常高兴,本来要立即见你,但是为了你有更好的准备,所以先让我来给你说清楚。”
唐生明此刻也从对话中知道了,这次任务的重要性。原来校长想要派他到敌营做间谍。
汪伪组织已经投敌了,此刻前去组织做间谍,头上还会顶一个“卖国贼”的头衔。如果任务完成的不妥当,这个头衔可能会被历史记住。
唐生明觉得此件事事关重大,对戴笠说要考虑一下。于是,唐生明回房于自己的兄长共同商讨此事。
唐生智主张主站,因此他是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的弟弟去当“卖国贼”的。戴笠知道后,天天纠缠着唐生明。
唐生明最后拍着胸脯,说“这件事我来做,但是我有一个条件,绝对不加入军统,不做你的手下。”
戴笠喜出望外,一口就答应了唐生明的条件。连忙把这个消息告诉蒋校长。之后唐生明进入汪伪组织开始了间谍生涯。
【唐生明与主席的关系】
前文说唐生明曾在湖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高级部就读。不巧的是,主席在这个学校里当老师。
而唐生明就是主席的学生兼室友。主席曾说“唐生明是我的学生。”少年时的唐生明也同大多数孩子一样贪玩。
唐生明进入学堂后,仍然不改本性,常常半夜溜出去玩。唐生智觉得弟弟不能总是如此。身为兄长的总是为自己的弟弟担忧考虑。
于是唐生智想找一个可以管束自己弟弟的人,于是再一次机缘巧合下,唐生智结识了主席。
唐生智放心的将弟弟托付给主席,将四弟送到长沙第一师范,交给了主席。主席也不辜负唐生智的期待。
在主席一年多的悉心教诲,唐生明的玩心逐渐收敛起来,身体也强健了许多。重要的是唐生明变得懂事了许多。
长风破浪。唐生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但是这样的人生生活并不是从出生就有的,更正要的是又会审时度势的眼光,以及敢想敢做的行动力。最重要的一颗赤诚的爱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