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率领的红军干部团,4个营长3个壮烈牺牲,只有他授予上将军衔

小咪乌龙茶 2025-03-17 18:01:32

陈赓是黄埔一期毕业的,和徐向前是同期的,也是黄埔风云人物。他1922年就入了党,参加过南昌起义。后来,曾在上海中央特科工作,也曾在鄂豫皖苏区,担任过师长。

长征中,陈赓任红军干部团团长,至于干部团下面,一共设立了4个步兵营和一个上级干部队(上干队)。很多人认为陈赓当个团长,有点大材小用了。的确,看似官不大,但实际上,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团。

这个干部团是长征前,由苏区的几所红军学校合并而来的,主要作用是在培养红军干部的同时,保卫红一方面军总部的安全。

这个团的阵容可不小,政委那也是大名鼎鼎,他就是后来被授予上将的宋任穷。团里很多干部,也都是之前在各个学校任职的。上干队队长是萧劲光,开国大将。

红军到达陕北后,干部团的历史使命也结束了。

而四个营的营长也并非一般人,可惜,有三位都牺牲在了建国前,否则授衔时至少是开国少将或者中将。

1营营长李振亚

李振亚是广西人,国民革命军李明瑞部参军当兵,后在广西警备第四大队任副官,接着转到广西教导总队。1929年,他参加了百色起义,跟着张云逸去了中央苏区。

1933年9月,李振亚调任公略步兵学校第1营营长。在长征中,他是干部团1营营长。并在突破湘江、乌江,四渡赤水,攻占娄山关,抢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著名战斗中,屡立战功。

1935年7月,李振亚调任红四方面军,担任33军参谋长。长征后,他参加了西路军,结果不幸被俘,一直到抗战开始后才被释放。

后来,中共中央决定派出一批干部南下工作,李振亚去了海南,被任命为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参谋长,参与领导海南岛的抗日斗争。期间,琼崖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组建,李振亚兼任校长,他把延安“抗大”的一整套教学方针和教学方法具体运用到军政干校,为琼崖抗日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干部。

抗战胜利后,李振亚担任琼崖独立纵队副司令员。1948年9月,在与敌人作战时,李振亚不幸被敌人的冷枪击中而牺牲,年仅39岁。

2营营长黄彦斌

黄彦斌早年参加冯玉祥的西北军,中原大战中,西北军被打散了,大部分部队也被老蒋收编,改编为了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

当时老蒋派将26路军调到江西参加“围剿”,结果26路军在董振堂等人的领导,发动了宁都起义,黄彦斌就是在宁都起义时参加的红军。

红军长征时,他担任干部团第2营营长,后随红四方面军完成长征,担任红军教导师第3团团长。然而天妒英才,1937年黄彦斌在庆阳病故。

3营营长林芳英

关于他的资料非常少。长征中,担任干部团3营的营长。1935年1月,林芳英在土城战争中牺牲,这也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仗。

4营营长韦国清

韦国清大家很熟悉,他也是营长中唯一的开国上将。韦国清是广西人,参加过百色起义。跟着张云逸去了中央苏区,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后来,他去了红军大学上级指挥科学习,毕业后任中共红军大学总支书记。长征初期,任中央红军干部团特科营营长,率部参加架设乌江浮桥、抢占金沙江皎平渡、奔袭通安州等战斗。

抗日战争爆发后,韦国清大部分时间都是做的教育工作,曾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开赴山西前线办学。后又任抗日军政大学第6大队大队长,与何长工、周纯全等率抗大师生一部东渡黄河,前往晋东南太行山区,参加组建抗大第一分校,先后任训练部部长、副校长兼教育长。

后来去了新四军,担任了新四军的旅长,并在彭雪枫牺牲后升任第四师副师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韦国清任新四军第2纵队副司令员,后担任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华野成立后,担任第2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政治委员,参加了渡江战役以及福州战役。

福州解放后,他曾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和市长,不过没有多久就奉命率军事顾问团赴越南,帮助越南人民军进行抗法战争,任顾问团团长。

回国后他开始主政广西,时间达20年之久。在他的领导下,广西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