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超过日本后,如今已是日本GDP的4倍,为何日本仍然不服?

倩倩珠珠 2024-02-21 15:50:36

自从2010年日本经济首次被中国后来居上后,到今天已经过去了14年,而这14年间中国的经济体量已是日本的4倍。中日两国经济在此期间已然拉开了巨大差距,去年日本名义GDP被德国反超,为何如今日本仍不甘心?

日本为何突萎缩?

与14年前被中国超越不同,日本的名义GDP曾在2010年以前稳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宝座,后来却因中国疾速增长跌落至第三。

这一现象被归结为中国那惊人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0%,中国经济以如此迅猛的速度崛起,比其他国家更快地实现了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实力的增长。

而德国超过日本是在双方都陷入低增长的特殊情况下发生的。

德国受到俄乌冲突引发的高通胀和欧洲中央银行(ECB)的快速加息的牵连,2023年实际的增长率为负0.1%。

德国经济咨询委员会的统计显示,在显示经济实力的潜在增长率方面,德国2022年为0.4%,低于日本的0.5%。

而德国之所以超过日本,其原因之一是日元兑美元汇率过去两年大幅贬值。

当出口商把获利汇回国内时,日元贬值将会侵蚀其获利。日元兑美元汇率在过去两年贬值近20%,其中去年贬值了7%。

虽然日本和德国一样,都是资源匮乏、人口老化,且重度依赖出口的国家,但日本的劳动力紧缺状况比德国还严峻,并正在解决低出生率问题上面临困难。

日本政府鼓励民众多生小孩的成效不彰,意味着日本的长期劳动短缺预料将会恶化,尽管该国正引进破纪录数量的外籍劳工。

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冈崎哲二表示,最新数据反映了日本国势减弱的现实,可以预料日本在全球经济的占比将会下滑。

他说:例如,几年前,日本引以为豪的是拥有强大的汽车业。但随着电动车出现,连这项优势也受到撼动。

然而排名整体下降的大趋势不会被打断。

根据IMF的最新报告显示,尽管印度的经济规模目前还不及中国和美国,但其年轻而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不出意外的话,印度预计将会在2026年的时候,经济总量超过老牌制造业大国日本,而且在七年后的2031年,他们还可能会把德国甩到后面,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日经新闻在最近一篇社论中表示,日本在提升自身的成长潜力上已经失败,经济学家将此困境归因于人口结构的危机。

日经表示:这个情况应该被视为一道警钟,来加速不被重视的经济改革。

日本为何仍然不服?

本次日本在被德国超越之后,日媒的反应其实不难看出。诸如《德国GDP超日本,仍是“欧洲病夫”?》,亦或是《日本GDP将被德国超过,和被中国超时原因不同》诸如此类。

就如同14年前被中国超越时日媒最喜欢强调的中日人口的对比以及,日本的人均GDP是中国的多少倍这种标题。

其实,在此之前最喜欢提国与国之间GDP对比而忽视人均GDP的恰恰就是日本。而这次为什么不提人均GDP了呢?

我想大概率跟德国人均长期比日本高有关。

面对现实,选择当将头埋在沙子里当鸵鸟,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就在今天日本仍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移动支付之所以发达恰恰是落后的表现,因为发达国家都是使用信用卡。

这点其实没错,我国也确实是因为后发优势普及了移动支付,而这种莫名的心理上的认为一种比另一种“高级”的想法却多少有点一厢情愿。

与此同时一种居高临下,将中国人视为爆发户,而日本人同老欧洲一样是old money,但其实就在30多年前欧洲人也是用同样的眼光看他们。

而另一方面日本虽然“消失的三十年”这样的说法,但就宏观来看日本经济并没有出现剧烈的倒退,与之相反在国际上他维持在了高位。

八十年代的日本在科技领域可谓是未来曙光,在诸多前沿科技领域均有领先,就以半导体为例20世纪90年代前日本不仅占据全产业链的上游,在全产业链上都是近乎达到垄断地位。

1990年,日本半导体企业在全球前10家中占据了6家,包括NEC、东芝、日立、富士通、三菱、松下,日本半导体产业在此时达到鼎盛。

老话说的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尽管面临着美国的打压及全球激烈的竞争压力,日本半导体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逐渐显露颓势,然而,他们并未轻言放弃,依然坚韧地坚守着半导体产业这片田野。

日本电子技术研究所在材料制备方面的独特技术和能力,以及其强大的供应链掌控能力,使其竞争实力仍不可小觑且在某些细分类别中甚至有超越之势。

在前些年日韩贸易战期间,韩媒报道日本对韩国采取出口管制的光刻胶、氟聚酰亚胺、高纯度氟化氢3种半导体关键原材料,韩国企业对日本的依赖度分别高达91.9%、93.7%和43.9%。

这也是日本仍旧傲慢,不服气的重要原因。

日本不如德国?

在短期内日本有可能跟德国的排名还会逆转回来,毕竟德日都面临着相似的经济困境。而身处欧洲的德国眼下还面临着俄乌这个大麻烦。

不排除日本有可能再次回到世界第三的可能性,事实上近期日本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但不限于鼓励生育,放开移民,结构性改革和公共投资。

与此同时积极向德国学习,通过数字化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但日本的麻烦远不止如此,还有近期日元贬值导致的输入型通胀的问题。

截至2023年10月,日本实际工资收入连续19个月同比下降。由于工资涨幅追不上物价上涨速度,水电煤气等各种日常支出增加使生活压力随之大增。

根据统计显示,按美元计算,日本的人均GDP从10年前的世界第13名下滑到2022年度世界第的27名之后,2023年可能继续下滑到世界第30名或少更靠后的位置。

据日媒在调查采访中发现在超市购物时,有消费者拿起商品又放下的情况十分常见,光顾深夜打折食品的民众也明显增多。

日本央行(日银)2023年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上,维持了包括负利率在内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与市场的预期和日本央行此前所释放的信号完全不同。

尽管日本核心CPI增长已经连续19个月超过2%的央行通胀目标,但日本央行行长任就表示,工资增长和物价上涨是否能实现良性循环依然需要不断继续观察。

而从长远来看日本的国际GDP排名下降是必然现象,因为此前日本日本长期的经济稳定是源于八九十年代的超前消费以及利用鼎盛时期的科技遗产,稳定到了今天。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鼎盛时期的科技红利正在逐渐地缩水,而新的创新产业也被中国等新兴国家后两者居上,老的传统行业如汽车制造业正不断地被新能源产业冲击。

而老龄化又使得本就不够的科技补贴更加入不敷出,与此同时以印度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在体量与人口结构两方面更有优势且发展迅速,日本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优势逐渐减弱。

实际上日本作为美国战后打造的所谓“样板国家”,承接了很多美西方的技术转移与投资,而美国的市场也是对日本门户大开。

而别人给你人家也可以随时收的回来,在上个世纪末日本经济发展到顶峰的时候。感到不舒服的老大哥不得不敲打日本,而结果是使得日本陷入长期的停滞。

其实日本相较德国,他有着天然的巨大优势。毕竟他的邻国是世界第二大市场,东亚地区有着全世界最完善和密集的产业链。

但美国的代理人们显然不敢有任何多余想法,这也注定了日本不可逆的逐渐走向衰落。韩非子在两千年前曾说过“恃交援而简近邻,怙强大之救而侮所迫之国者,可亡也”更何况他日本的邻国并不是小国。

0 阅读:0
倩倩珠珠

倩倩珠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