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力推心理健康活动,家长却更焦虑,童心守护路在何方?

清风过竹影 2025-03-25 16:27:55
孩子们天真烂漫,这是我们都认可的。可一边是家长们焦虑地报着各种补习班,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另一边,学校又在强调要“守护童心”,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拧巴?

淄川区实验小学最近搞了些活动,又是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又是手抄报展评,还鼓励亲子阅读。出发点当然是好的,想让孩子们更快乐,更健康地成长。但话说回来,光靠这些活动,真能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吗?咱们先看看学校的做法,没毛病,很标准。

主题班会教孩子们认识情绪,调节情绪,手抄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亲子阅读增进家庭关系。可问题是,孩子们的情绪问题,真的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调节吗?手抄报真能让孩子们更了解自己吗?亲子阅读固然温馨,但家长们真的有时间,有精力,有耐心,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静下心来读书吗?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孩子,压力真的不小。

学校里,要应付各种考试,各种作业;回到家,可能还要面对父母的期待,甚至是指责。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要承受这么多的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能不出问题吗?有人说,现在的教育太功利,太注重分数。这话不假。

但为什么会这样?说白了,还是因为社会竞争太激烈。家长们都怕孩子以后找不到好工作,过不上好日子,所以拼命地push他们。而学校呢,也得面对升学率的压力,不得不抓紧学生的学习。当然,也有人觉得,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家长要负主要责任。

这话也有道理。很多家长,自己就很焦虑,就把这种焦虑传递给了孩子。他们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总是希望孩子能做到最好。这种压力,孩子们怎么承受得了?

说到这,我想起一个朋友的故事。他从小就特别优秀,一直是父母的骄傲。可后来,他却得了抑郁症。他说,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提线木偶,一直按照父母的期望生活,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这听起来,是不是挺让人心疼的?

所以说,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庭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涉及到教育体制、社会竞争、家庭关系等等多个方面。想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不是靠几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几张手抄报就能搞定的。与其让孩子们在手抄报上写着“要快乐”,不如想想,怎么给他们创造一个更宽松,更自由的成长环境。

与其让家长们逼着孩子读书,不如想想,怎么让他们自己也放松下来,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其实,守护童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行动。它需要我们每个人,从“心”开始,去理解孩子,去尊重孩子,去爱孩子。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或许,孩子们就能更快乐,更健康地成长了。而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