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传来,中国发布的一项重要禁令正式生效,引起了国际关注。这一禁令的实施使得蒙古国成为备受瞩目的对象,美国和韩国纷纷上门求合作。然而,蒙古国对于这些国家的真实意图早已了然于胸,因此毫不犹豫地率团访华,并且蒙方高层更是亲自踏入了华为总部。在这一年将近尾声之际,韩国总统尹锡悦却意外地发现,跟随美国一路走来,不仅一无所获,而且刚找到的一条出路也被中国堵死。
中国商务部最新发布的禁令更新了《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其中涉及到的稀土加工技术引起了美国和韩国的高度重视。然而,韩国却对此表示“有限”影响,声称禁令仅限于相关技术,而不是稀土类资源。韩国产业部表示,韩国主要进口经过提炼的稀土资源,然后自行进行加工,因此对中国禁令的影响是相对有限的。同时,韩国表示将继续关注中方禁止稀土相关技术出口的后续情况,并与蒙古国加强勘探、技术研发等合作,以实现稀土供应链多元化,增加储备稀土类资源。
而美国则早有防备,当美蒙两国代表在年度磋商中强调加强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合作时,美方已经明确表示要尽快开通美国和蒙古国之间的直飞航班,为双方贸易提供便利。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表示,所谓的“关键矿产”自然包括了美国所渴望的稀土资源。而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蒙古国的稀土储量已超过3000万吨,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美国和韩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这块“香饽饽”。
然而,紧邻中国的蒙古国却对局势了如指掌。刚与美国签署条约后,蒙古国立即派遣资深外交团访问了中国深圳,并与中国外交部官员一同参观了华为总部。在中国禁令颁布的第二天,蒙古国代表团抵达北京,并同中国副外长进行了深入会谈。蒙古国前外交官协会会长格拉巴达尔赫大使在会谈中表示,中蒙两国的关系基础深厚,发展前景广阔,表达了蒙古国对中国合作的重视。蒙方的立场透露出他们清楚地知道,在与美韩相比,中国对蒙古国的发展更为重要。
中国外交部官员与蒙古国代表团会晤的情景尤为值得一提,显示出中蒙关系的深度。对于美韩两国来说,即使找到了与蒙古国的合作机会,也难以缓解当前的困境。中国发布的禁令明确表示对稀土的“提炼、加工、利用技术”全面禁止,而中国作为全球稀土产量的70%以上的国家,多年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韩方声称进口的是经过加工的稀土,但在中国全面禁止相关技术的情况下,无法掌握开采技术的各国也无法提供所需的现成稀土。美国虽然在西方联盟的支持下组成了一条勉强的稀土产业链,但要从蒙古国着手,必须帮助其大力发展开采稀土的相关技术,而这需要庞大的投资规模。
稀土是制造半导体必需的原料,而韩国却因为政府一直跟随美国对中国指手画脚而陷入困境。中国先是对半导体的重要原料镓和锗进行了出口管制,对韩国这个半导体大国而言是个晴天霹雳。接着,中国对韩国急需的尿素进行了出口管制,使得韩国政府不得不寻找突破口。然而,在表达诉求后,中国不仅没有放松对尿素的管制,还顺便将重要化肥磷酸铵一并禁止。韩国政府试图与中国当面谈判,但中方并未给出明确回应。韩国的对华贸易今年出现了时隔31年的全年赤字,这使得尹锡悦政府陷入了更加困境的境地。
韩国曾有着与中国广阔的贸易前景,但却频频对美国“摇尾乞怜”,导致与中国的贸易关系陷入僵局。尹锡悦与拜登会晤后,面对中国的新禁令,却发现美国也难以自保,更别说帮助韩国了。韩国如今已是陷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状态。在中国新禁令下,韩方咬牙表示不在乎,但早在韩国帮助美国对抗中国时,尹锡悦政府或许就该想到,早晚会有后悔的一天。当前,继续充当美国的“马前卒”,走在对抗中国的“前线”,只会让韩国陷入无底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