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希科夫:参与俄罗斯海军改革,但却被认为是失败的改革!

浅浅地看下历史吧 2025-02-09 03:59:02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缅希科夫是俄罗斯帝国时期的一名知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于1787年9月12日出生在圣彼得堡。

是陆军中将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缅希科夫与公主叶卡捷琳娜·尼古拉耶夫娜·戈利岑的儿子,是当时比较有名气的顶级美女之一。

一、早期军事生涯

1805年,18岁的缅希科夫从德累斯顿(德国的一个城市)来到俄国,被录取为外交学院的学员。

次年,他被授予内侍大臣军衔。

之后,他先被派去德国柏林,后又去英国伦敦,接着又去了奥地利维也纳。

1809年7月15日,缅希科夫开始服兵役:以少尉身份加入近卫炮兵营。

很快,俄土战争爆发,他以摩尔达维亚军队总司令、步兵将军卡缅斯基伯爵副官的身份参加了诸多战役,比如:渡多瑙河和攻占图尔图卡亚防御工事;围攻舒姆拉要塞等。

7月22日,缅希科夫参加了突袭鲁斯丘克的行动,右腿中弹受伤。

但即便如此,他依旧待在前线,时而帮忙修建战壕和炮台,时而参与进攻行动。

由于其出色的军事表现,于1810年,缅希科夫获得了第一枚荣誉徽章——四级圣弗拉基米尔勋章。

二、参与卫国战争

1811年7月20日,24岁的缅希科夫被任命为亚历山大一世皇帝的副官,经常执行皇帝的命令。

1812年2月1日,近卫炮兵旅少尉缅希科夫亲王调入近卫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团,保留副官军衔;

2月13日,他晋升为中尉。

1812年,卫国战争开始时,缅希科夫亲王中尉被任命为西方第一集团军第一掷弹兵的师级军需官。

他参加了他所在师参加的所有战役,包括博罗季诺战役。

他本人非常勇敢,使得其迅速晋升为上尉军衔。

1813年至1814年,他参加了俄国军队的国外战役。比如:跟着俄军大部队占领了柏林等。

接着,缅希科夫上尉肩负着一项艰巨的任务:穿过法国敌军的防线,向盟军北方集团军司令、瑞典王储让-巴蒂斯特·贝尔纳多特传达盟军已经联合起来、准备进攻的消息,并采取相应的进攻行动。

他是被从特姆尼察市派出的,随行的还有一小队哥萨克人。

缅希科夫顺利完成了分配给他的任务,之后他一直陪伴王储直到攻占莱比锡。

接着,由于他在库尔姆战役中的杰出表现,被提升为上校军衔。

1814年3月,在攻占巴黎期间,他的腿部第二次受伤。

1816年2月15日,他被任命为帝国总参谋长办公室主任。

同年,他因“杰出服务”晋升为少将,并调任帝国总参谋长办公室主任。

三、政坛沉浮

1816年12月16日,在改组期间,皇帝陛下的总参谋部成立。

总参谋部的第一任参谋长是副官长沃尔孔斯基。

1817年10月6日,缅希科夫被授予副官将军衔,同时获得总参谋部军需总监职位,并担任多个委员会成员。

这些年,缅希科夫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皇帝关系密切,陪同他出访各地,并参加了在特罗波、莱巴赫和维罗纳举行的会议。

1820年,当阿拉克切耶夫在宫廷中具有巨大影响力时,缅希科夫被任命为黑海舰队司令,目的是将他赶出圣彼得堡。

但缅希科夫拒绝了,因为他对海军服务一无所知。

此时,缅希科夫被称为自由思想家。

1821年,他与诺沃西尔采夫、沃龙佐夫一起起草了解放地主农民的计划,但该计划未被沙皇接受,因为沙皇对他这位昔日的宠臣已经冷淡起来。

缅希科夫认为,担任德累斯顿大使一职对他来说是一种侮辱,他对此非常清楚。

1824年11月他退隐乡下,在那里学习海军事务。

1826年1月,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

在新任沙皇的统治期间,缅希科夫从一个自由主义者变成了现有秩序的热情支持者。

同月,缅希科夫重返政府任职,并被皇帝派遣前往波斯执行紧急任务。

俄罗斯提出割让前卡拉巴赫汗国和兰卡兰汗国的部分领土,但沙阿的宫廷却对使节进行了冷遇。

缅希科夫被捕并被囚禁在埃里温要塞,直至1827年。

获释后,他花了一些时间在军队中对抗波斯人,并参加了杰马尔奥卢战役。

四、参与海军改革

1827年回国后,他向皇帝提交了改造舰队的方案,并被纳入舰队组建委员会,当时他的军衔从少将改任为海军少将。

他承担的任务是按照陆军部的模式对海军部进行改造。

在蒸汽护卫舰出现时,由于舰队的技术和战术能力不足,主要重点放在游行和检阅上,而蒸汽舰队被大大低估,阻碍了其发展。 1828年3月,他出任海军参谋长。同年,他晋升为海军中将。

在1828年的土耳其战役中,他指挥一支登陆部队前往黑海东岸,攻占了阿纳帕要塞,此后他被任命为进攻瓦尔纳要塞的俄军指挥官。

他精力充沛地指挥了瓦尔纳围城战,但1828年6月他的双腿被炮弹炸伤,被迫离开军队。

同时,从1830年起,他担任国务委员会委员。

自1831年12月起,他担任芬兰总督。

1848年,他被任命为“4月2日新闻出版检查监督秘密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引起了尼古拉一世对萨尔蒂科夫-谢德林的前两篇故事的注意。

缅希科夫非凡而活跃的个性一直吸引着他的同时代人和历史学家的注意,但他在舰队发展和整个国家事务中发挥的作用却被许多人(特别是在苏联时期)评价为非常负面的。

缅希科夫得到了各种优待,一直受到尼古拉的青睐,拥有巨额财富,在宫廷和国家生活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他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拥有一座藏书三万册的大型图书馆,藏书涵盖所有欧洲语言。

他既聪明又善于诽谤。由于他的地位,从四十岁左右开始,他不再需要任何人,当然,除了沙皇本人。

五、参与克里米亚战争

1853年,他被派往君士坦丁堡担任特命全权大使,与土耳其政府进行谈判,但他的外交使命以失败告终,甚至加速了土耳其与奥斯曼帝国的决裂和战争的爆发。

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他主动抵达塞瓦斯托波尔,并于1853年秋指挥克里米亚陆军和海军。

早在敌人登陆之前,缅希科夫就确定了叶夫帕托里亚附近未来的登陆区域。

但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由于缺乏必要的兵力,他无法阻止登陆;而另一些作者则认为,他完全无所作为。

1854年9月的阿尔马河战役中,缅希科夫大公指挥的俄军由于多次重大误判,在英法两国优势兵力面前屈服,被迫从塞瓦斯托波尔撤退到巴赫奇萨赖。

塞瓦斯托波尔由海军上将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指挥的俄罗斯水兵保卫。

阿尔玛战役后,1854年9月30日,他正式被任命为克里米亚陆军和海军总司令,并一直担任此职直到1855年2月。

他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的行动被认为是不成功的,他的谨慎也受到批评。

缅希科夫作为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战场失败的罪魁祸首而被载入史册,尽管近年来有人试图改变这一名声。

不过,阿尔玛战役对于俄军来说还是相当光荣的;敌军在人数上几乎占有两倍优势,而且在火炮上也占有明显优势,但却没能击溃俄军,俄军向塞瓦斯托波尔的推进速度也减慢了,这为塞瓦斯托波尔的守军赢得了防御准备的时间。

在上流社会中,缅希科夫公爵以恶毒的言辞和怪癖而闻名。

他的妙语在当时非常有名,但其中很多都归功于他。

缅希科夫在他的时代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图书馆是圣彼得堡最好的图书馆之一。

据悉,由于与铁道部长克莱因米歇尔伯爵的长期不和,缅希科夫亲王对铁路建设持怀疑态度。

六、退休与死亡

1855年2月,他因“健康状况不佳”被解除总司令职务并返回圣彼得堡。

亚历山大二世执政初期,缅希科夫辞去了所有职务,只保留了终身国务委员会委员的身份。

自1855年12月至1856年4月,他担任喀琅施塔得的军事总督。

作为西伯利亚和中亚委员会的成员,他积极参与有关解放农民的立法法案的准备工作。

缅希科夫公爵在 81 岁时去世,被葬于克林区同名村庄亚历山德罗沃庄园的十字架升天教堂。

战后,这座寺庙被拆毁,海军上将的坟墓也不见了。

在新重建的村庄教堂里有一块纪念海军上将缅希科夫的纪念匾;它是用北德文斯克造船厂的一艘核潜艇的螺旋桨叶片铸造的。

1 阅读:1
浅浅地看下历史吧

浅浅地看下历史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