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来了,联发科、鸿海宣布决定,外媒:台积电结局已定

C君科技 2022-09-06 11:37:25

文 | C君科技 排版 | C君科技

大鱼号原创文章,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终于来了,联发科、鸿海宣布决定,外媒:台积电结局已定

在2019年芯片规则修改之后,曾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台积电无法给华为进行芯片代工,联发科也无法出售芯片给华为,这对于华为手机业务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对于联发科的营业收入也同样造成了不小影响,因此,外界一直有一种猜测就是,如果芯片规则持续这么修改下去,那么接下来联发科等平台势必会逐步打造出,不含美企技术的芯片技术和产业,以此来获得我们的市场份额,毕竟目前我们国产的手机品牌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近一半,无论是对于高通来说,还是对于联发科来说都是超大型的客户。

本来外界对于这番言论还抱有质疑,毕竟美企的技术涵盖于芯片产业的方面有很多,想要剔除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就在9月4日一则消息的传来,似乎意味着该来的终于来了,据悉联发科已经在5月上旬宣布决定表示,与太大电资学院至达科技合作,将Al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IC设计,带动EDA朝之后化发展。

之后在7月份鸿海集团也宣布决定表示,将积极布局半导体芯片设计,旗下工业富联在回应投资者问题时表示,会布局半导体,锁定先进封装,电子自动化软件、芯片设计等领域。

这两大台湾省的芯片巨头都聚焦EDA软件的开发,不禁让外界联想到了8月初老美发布的科学与芯片法案,因为根据这个法案的规则来看,就是想要在3nm及其以下精度的EDA软件的出口上进行管制,这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也因为这个消息,我们也在加快EDA软件的研发推进工作,想要尽快打破欧美企业在EDA软件领域的垄断局面,毕竟EDA软件被称为芯片之母,在现代动辄百亿级晶体管的芯片产品上,人工基本无法实现芯片的设计工作,只能依靠自动化的芯片设计软件来帮忙。

而联发科和鸿海的布局,似乎也是想要打造出独立于欧美体系之外的EDA产品,以此来摆脱“芯片法案”的限制,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和美企抢夺EDA的市场份额,毕竟我们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市场规模之大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联发科还是鸿海自然想要获得这个机会的。

而面对着联发科和鸿海的决定,外媒方面也是传来评论表示,如此这般下去,台积电的结局算是已经确定了,必然会惨败收场。

之所以这么说,根本原因在于,8月1日,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再接受CNN采访时曾公开表示,任何地区都不可能控制台积电,并且表示,我们的高阶芯片都是台积电供应的,如果台积电停止运行,我们将会遭受巨大损失。

这话说得过分自大,同时也让我们看清楚了台积电,从2019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时间,在过去的三年里,中芯国际积极配合华为,开发去美化的芯片技术,而台积电面对这个曾经的第二大客户,却并没有什么行动,之前在2020年初的时候,外界还有说法表示,台积电会帮助华为搭建不含美企技术的芯片代工产业链,如今看来这个可能性实在很低。

不过,已经不重要了,早在3月28日的时候,华为方面已经给出了芯片生产的解决方案,那就是用芯片堆叠、面积换性能的方式来解决芯片供应问题,目前只需要等待上海微电子成功突破28nm光刻机之后,就可以开始行动了,所以说,华为已经不需要台积电了。

而未来这种局面还会扩大,目前我们不光在开发光刻机,同时EUV光刻机也在加速开发中,上海微电子在加码,中科院也在加码,一旦EUV光刻机成功突破,再配合上中芯国际的芯片代工技术,那么高阶芯片我们也不再需要台积电来提供了,我们自己就可以完成供应,另外,如今vivo、OPPO、小米也在加速国产手机芯片的研发,届时台积电将损失巨大的市场份额,到时候就要让刘德音看看,到底是谁损失巨大了。

一个芯片代工厂居然妄自尊大,自以为是,所以失败也是必然的结果,毕竟之前我们芯片制造环节薄弱是因为我们投入的力度较小,就比如上海微电子,成立十来年了,但是研发投入却也就20多亿,相较于ASML公司动辄千亿的投资的确差了很多,如今我们开始加大投资力度后,突破真的只会是时间问题,光刻机真的没有外界所说的那么艰难,只是供应链问题需要解决而已。

你觉得未来台积电会为自己的行为后悔吗?

科技自媒体撰稿人,以不一样的视角,解读不一样的科技。

0 阅读:56
C君科技

C君科技

不一样的视角,解读不一样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