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中领头羊的战略能力太重要了

子玉的史无边界 2025-02-17 20:04:34

文 / 子玉

李克用和朱温是在平定黄巢之乱的过程中同时崛起,都拿到了合法藩镇的身份,并凭借强大军力进入了扩张阶段,但李克用却在手握沙陀武力和占据山西高地的优势情况下逐渐失去竞争优势进而被朱温不断压缩生存空间,除了内斗和战争导致的实力损耗外,最重要的就是,李克用在战略层面没有朱温的高度,这才是决定梁晋争霸的关键。

中和三年(883),作为平定黄巢之乱的功臣,李克用和朱温都被唐王朝任命为节度使:三月,朝廷以朱温为宣武军节度使,领有汴、宋(今河南商丘)、亳(今安徽亳州)等州;七月,李克用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晋爵陇西郡公。

此时的朱温和李克用还上升不到争霸的高度,因为,他们首先都要整合各自周围的势力将蛋糕做大,尤其是朱温还处于四战之地,生存压力更大。

但是呢,朱温却在发展的初步阶段就将李克用作为自己将来最大的对手,所以就一手策划了上源驿事件,想要提前解决掉李克用,只是事与愿违,李克用最终还是冲破了朱温设置的所谓的死局。

从这一件事情上我们就能对朱温和李克用两人进行大体的定义:朱温志在天下,早就在考虑兼并河东的战略,而且提前布局,果断出手;李克用呢,可能只想做一方藩镇,因此不仅没有想过对朱温动手,甚至连防备意识都没有。

两人最终的结局在上源驿事件中就已经能够看出端倪。

不过呢,李克用虽然冲出朱温设置的死局,但还是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李克用的得力干将史敬思战死、包括监军陈景思等在内的三百心腹被杀。

李克用在和朱温过招的第一回合中就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但此时两人依然没有快进到全面开战的地步,因为,毕竟还没有领土争议,所以,此时的李克用虽然对朱温仇恨极深,但还是踏踏实实开启了扩张之路。

李克用首先要做的就是,夺回代北之地。因为,在被朝廷联合各藩镇打击之后,代北之地已经被其他势力趁势兼并:吐谷浑部的首领赫连铎被任命为云中防御使,占据了云州、朔州一带;李克用之父李国昌振武军节度使的位置转移到了契苾人契苾璋手里。

大顺二年(891)四月,李克用率领大军围攻云州,克之,以部将石善友为云州刺史。894年,李克用彻底击败了吐谷浑军队,杀了赫连铎。同时,李克用也占据了振武,以石善友为振武节帅,再次实现了对代北地区的所有权。

在这个过程中,李克用还拿下了昭义镇。昭义镇是一个横跨山西和河北的强镇,潞州(今山西长治)和泽州(今山西晋城)位于太行山以西,邢州(今河北邢台)、洺州(今河北永年广府镇)和磁州(今河北磁县)位于太行山以东。

如此地缘,昭义镇的战略作用必然是决定性的:从潞州东出壶关,可以直指河北地区的相州和魏州(魏博镇),从泽州南出天井关是河南地区的怀州和孟州(河阳节镇),潞州和泽州是所谓的“天下之脊”,居高临下;至于邢州、洺州和磁州则如同安置在河朔藩镇中的几只眼睛,是所谓的“腹中之眼”。

也就是说,拿下昭义,就可以同时插手河南和河北,经略天下。就是不谈开拓,李克用都要将昭义拿下以作为河东的战略缓冲区,以攻为守。

而且,昭义镇也是河东道较为富庶的地区,不管是出于经济还是战略考量,李克用都有拿下昭义镇的必要。

对于昭义镇,李克用早就动手了:883年,李克用利用昭义镇的内斗趁势出兵,拿下了潞州,以李克修为昭义军节度使;887年,李克用又兼并了泽州。

889年,李克用派遣大将李罕之和李存孝率领大军向昭义镇的河北三州发起进攻,河东军连下磁州和洺州二州。890年,在经历了被河东军长达八个月的围城战后,邢州也被迫投降。

以完全拿下昭义镇为节点,李克用的势力范围正式延伸至山西东南部和河北西部,已经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当然,这也是在朱温经略中原无暇顾及河北战事的情况下李克用才如此顺利的原因。

本质来说,河朔地区实际上属于第三方势力,这一地区的最终归属将直接决定李克用和朱温谁来掌握战争主动权的大事。所以,朱温必然不会放弃河北。

不过呢,李克用却在对河中问题上出现了战略失误。河中镇设置于唐肃宗至德元载(756),领有河中府、晋(今山西临汾)、慈(今山西吉县)、隰(今山西隰县)等五府州,节度使治所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市的河中府。

河中由于位于洛阳与长安、太原与长安之间,为河南和河东进入关中的必经地,所以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尤其是蒲津渡。对于河中的战略作用,唐人元载曾如此形容过:“河中之地,左右王都,黄河北来,太华南倚,总水陆之形胜,郁关河之气色。”

而且,河中还具备经济优势,安邑和解县两个盐池就位于河中,每年的收入能够达到一百五十万缗,其中大部分都被节度使截留。

对于河中,李克用最初是以和节度使王重荣结成联盟以保证河东的安全,这也是朝廷想将王重荣调往别处时李克用出兵强势干预的核心原因。

但是呢,在王重荣去世而河中之后又爆发内乱的情况下李克用还是维持和河中的联盟关系,甚至在平定河中内乱稳固了王重荣之子王珂的地位之后还将女儿嫁给了对方。

王珂的能力根本就不足以守住河中,而李克用还信守和王重荣之前的约定,这也导致河中后来被朱温轻易拿下,李克用因此陷入极大的被动中。

由此可见,李克用虽也是乱世枭雄,但战略眼光却极其有限,似乎也只志在做一路藩镇,这也给他最后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埋下了伏笔。

李克用的短视还表现在之后894年在进攻卢龙镇杀掉其节帅李匡筹之后以原卢龙将刘仁恭为帅这件事上,这也埋下了此后他在与朱温争夺河朔时的败笔。

而且,李克用此时对昭义的控制力也极其有限,890年,先是潞州牙将安居受杀节度使李克恭归附宣武军,朱温派兵入据潞州,李克用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才将其夺了回来。次年(891)三月,邢洺节度使安知建又背叛李克用奔往长安,在经过郓州时被兖郓节度使朱瑄俘杀。

虽然朱瑄帮李克用搞定了内乱,但这三千人的损失也是河东的损失。

892年,李克用又遭遇了养子邢洺节度使李存孝的背叛,李存孝以手中的邢、洺、磁三州归附朝廷,又同时向成德节度使王镕和宣武军的朱温求援。

李存孝的叛乱,李克用用了长达一年半的时间才攻下邢州,杀了李存孝。

李存孝的叛变给河东集团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图源/剧照

对于李存孝,李克用其实是不想杀的,因为毕竟有父子之情,且李存孝确实属于当世猛将,李克用有惜才心理。所以,李克用就寄希望于众人的求情,然后自己再顺势保下李存孝,只是,当时根本就没人给李存孝求情。

从李存孝事件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李克用此人在管理内部上是存在问题的,根本不如朱温那般对宣武军强有力的控制。

也就是说,就个体而言,李克用不仅在战略能力上不如朱温,且在控驭内部的能力上也不如朱温。因此,李克用在梁晋争霸中走下坡路也属正常。

而且,李存孝事件还造成了大将薛阿檀受牵连被杀,河东军的元老、时任昭义节度使的康君立也被杀。

河东军因为内乱遭受巨创,对此,司马光就指出:“自是克用兵势浸弱,而朱全忠独盛矣。”

胡三省也说:“史言克用自剪羽翼,故不竞于汴。”

乱世的竞争,强弱之势的转变往往是内部问题造成的。

由于朱温此时已经完成了对河南势力的整合,具备了插手河朔的能力,所以就果断对河北用兵。此时,形势对于河东其实是不利的,因为,朱温已经征服了魏博,而魏博镇的相、魏、贝三州在地理上却是环绕邢、洺、磁三州的存在,给朱温创造了插手河北的有利条件。

光化元年(898)四月,朱温正式对邢、洺、磁三州发起进攻,其将葛从周用了仅仅五天时间就连下三州,杀敌两万,俘虏将帅级别的军官达一百五十人之多。

当年十月,又发生了泽州刺史李罕之在昭义节度使薛志勤病逝之后强势入据潞州要求李克用承认的事。李罕之遭到李克用的拒绝之后于是就以潞州降附了朱温,朱温以其为昭义节度使。

此次事件再次验证了河东内部问题的严重,李克用驭下的无能。

李克用驾驭内部的能力还是不行 图源/剧照

光化二年(899),朱温又以部将丁会攻克了泽州。

虽然李克用在当年八月以李嗣昭为将夺回了泽、潞二州,但还是于901年朱温进攻太原时又被昭义节度使孟迁拱手让给了朱温。

随着昭义镇全面落入朱温之手,李克用已经陷入了极大的战略被动中:丢失邢、洺、磁三州意味着李克用被朱温锁死在了山西;丢失潞州和泽州之后意味着李克用与朱温博弈的资本只剩下太原城了。

至于河朔藩镇,以前还可以以和河东的联盟关系维持自身的独立性,但在朱温拿下昭义并逼魏博镇站队之后已经形成了对李克用的绝对优势。这个时候,河朔藩镇就必须做出选择,只能依附于李克用或者朱温,再也不能游离于两大势力之外。

这里多说一下,朱温在逼魏博镇站队的过程中造成河东李存信部率领的一万骑兵被魏博军攻击,士卒丧失十分之三,以及李承嗣和史俨由于归路被断只能带着所部三千骑兵投靠淮南的巨大损失。失去李承嗣和史俨,李克用简直就是如失左右手。

而且,为了让魏博和河东彻底划清界限,朱温还将在战场上俘获的李克用长子李落落交给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处置,逼着罗弘信杀了李落落坚定的站队自己。朱温的狠辣由此可见。

在不能维持其独立性的情况下,河朔藩镇只能纷纷站队朱温。

光化三年(900)九月,朱温又以成德节度使王镕交通李克用为由用兵成德,逼着王镕站队自己。

随之,朱温又遣大将张敬存会同魏博兵向卢龙用兵,连下二十城。

由于幽州道路泥泞不堪,不利于行军,张敬存又接着向义武用兵,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只能表态站队朱温。由于卢龙镇在救援义武的过程中被汴军斩杀六万人,势力大损,也只能依附于朱温。

由是河北诸镇皆服于全忠(朱温)。

在作为第三方势力的河北藩镇站队朱温之后,李克用已经彻底失去了进攻的势能,进入被动的防守阶段,很难再有左右天下的机会。这就像三国时如果曹魏和蜀汉联盟之于东吴的打击是一样的。

天复元年(901)正月,朱温又接着对河中用兵,用了不到半个月时间就搞定了河中。当时,李克用面对女婿的求援甚至只能建议对方向西投奔朝廷。

由此也可见,李克用当年没有选择直接经营河中确实是个失误,这也是由李克用的性格和其志向所决定的。

这个时候,李克用只能寄希望于求和,但朱温却是志在于代唐的,肯定不允许河东作为强藩存在威胁自己,所以果断拒绝了李克用的求和。

对于朱温来说,如果不拿下河东,那么河南和关中就常态化处于河东集团的威胁中。

三月份,朱温整合所有资源派出诸路大军发起了对河东的总攻势:氏叔琮率军入自天井关(今山西晋城南太行山顶),进军昂车关(今山西武乡上关村);魏博都将张文恭入自磁州新口(今河北武安西);葛从周率领兖郓兵汇合成德兵入自土门关(今河北井陉北);洺州刺史张归厚入自马岭(今山西太谷东南);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入自飞狐关(今河北蔚县东南恒山峡谷口之北口);权知晋州刺史侯言以慈、隰、晋、绛兵入自阴地关(今山西灵石西南五十里南关镇)。

可见,朱温是整合了包括宣武军、兖郓军和河朔藩镇在内的所有能动用的军事力量以期一举解决河东问题。

朱温想要一战解决河东问题 图源/剧照

而事实也是,这股强大的势能迅速就造成了泌、泽、潞、汾、辽等州及承天军的连连失守。四月,汴军就兵临晋阳城下开始叫阵。

这是河东集团的生存之战,当时李克用是日夜不眠钉在晋阳城头指挥才勉强守住城。

但由于朱温将战线拉得过长导致粮草不继,再加上连日大雨造成的客观困难,朱温在无奈之下只能班师。晋军呢,则乘机收复了汾州等地。

次年(902)三月,朱温再次率领汴军潮水般扑来,初战,汴军就大败河东军,擒获李克用之子李廷鸾。接着,汴军乘胜推进,大败李存信率领的河东亲军,连下隰、慈、汾三州,再次兵围晋阳。

对于河东当时的危局史书是如此记载:“时镇州、河中皆为梁有,孤城无援,师旅败亡。武皇昼夜登城,忧不遑时,召诸将议保云州。”

要不是诸将和刘夫人死劝,李克用很可能再一次北亡鞑靼。

但汴军在围城七日之后,由于士卒多病,加上李嗣昭和李嗣源数次率领敢死队袭营,给汴军造成心理阴影,所以,汴将氏叔琮最终是烧营而去,河东暂时解决了生存危机。

不过呢,李克用再也没有与朱温争霸的实力,只能窝在晋阳城。要不是其后继者李存勖是个猛人,河东集团很可能被朱温所兼并。

复盘李克用的失败,其确实是将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而其之所以逐渐被朱温反超,除了没有处理好内部关系造成实力大损之外,没有经略天下的志向也是重要原因。

也就是说,在乱世之中,李克用的综合素质是不如朱温的。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2 阅读:166
子玉的史无边界

子玉的史无边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