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动的心坑苦了一代人,抖音成为全民“宠妃”,是喜还是悲

文里有文化 2023-11-16 09:10:41

昨天刷抖音,刷到了老舍、巴金、曹禺等他们那一代人的文章。那种文章的滋味可想而知,是一种接地气的,一种行云流水的,一种可以咀嚼的味道。比起现在优美的辞藻,空洞的内容现实的多,又比流水账般的记录有滋味的多。不禁让我感叹,很少能见到这么平民化的文章了。那种语言的语境仿佛土里土气,又富有浓郁的味道。

他们能把已经磨得油光锃亮的木质柜台描写的如同身临其境,他们能把一汪污水写的如同经历了沧桑人世。无论是宁静的物,还是动态的心理,在他们笔下都是活的。没有一个字是废话,似乎添一个字也不合适,删一个字也大煞风景。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很久也接触不到这些文章了。

但我觉得,其实并不是见不到这些文章了,他们的文章就尘封在那里,只不过是让浮躁的心,夸张的艺术形式给遮盖了,淹没了。

昨天在刷抖音的时候刷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种朗诵方式,记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收音机中经常会播放这些文章,特别像《骆驼祥子》《茶馆》这种短篇小说,其实不必像单田芳、袁阔成这样有声有色的评书,只是绘声绘色的、有感情的朗读已经满是情调了。我记得小时候早上跟着父亲跑步,马路旁边的电线杆子上会有“半导体”,有时候唱歌,有时候朗读,朗读老舍、巴金、郭沫若这些文学大家的文章,多半是中短篇小说,特别是老舍那种京味京韵的感觉,瞬间就把“艺术”这种高大上的字眼拉回平民市井,这就是一种情调。

有人说,不是每个人都会写文章,也不是每个人都对文字敏感,拥有通透的理解力。请不要误会,我没有强制每个人都抱着“文学”之乎者也。但是有个道理:不是每个人唱歌都好听,但每个人都在听歌,不是每个人都会说相声,但都喜欢听相声。文学也一样,不必每个人都会诗情画意,但需要每个人都去关注它,毕竟文学是高雅的,是纯净的,可以洗涤心灵的。

而抖音,这么专业而接地气的平台,应该多一些精神洗涤,文化滋养,多播一些评书、文学类型的内容。咱不会评书,哪怕照着读,只要有感情的朗诵,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也有这样的经历:刷着搞笑视频,躺在床上,一刷就是一两个小时。有这么多时间看看书多好呢?如果看不下去,闭着眼听听书也好啊。

社会太嘈杂,躁动的心坑苦了我们这一代人。何为躁动的心?就是我们看到别人在抖音平台上赚钱了,看着眼馋,自己弄吧,却发现孤立无援,自己一个人玩不了。努力了,没赚钱,坚持,又没赚钱,最后坚持不住了,失败了。所以干脆不去想了,那就看别人在抖音上玩吧。殊不知看别人就是浪费自己的人生。抖音的搞笑短视频,段子视频真没多大意义。其实抖音中也有读书的,有的主播每天都在讲“四大名著”,视频是剖析四大名著,直播也是在讲四大名著,听听这些确实会受益匪浅,即便是没有学到东西,就算是纯粹消遣,我们拿着四大名著故事、历史故事消遣,也比拿那些没有营养的搞笑段子来消遣更划算。

我最近不怎么刷抖音了,不敢刷了,因为我没有节制,前面有一篇文章也说过,我有时候刷无聊段子能刷一两个小时,太浪费生命,所以我就利用这一两个小时读书。如果读不下去,我宁愿睡觉,也不能再把这两个小时卖给无聊段子。

那些刷抖音上瘾的人就是因为自己内心躁动引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为什么喜欢看别人的生活呢?我总结就是两个原因,第一是找命运不如自己的人,自己看了找找心理平衡。第二是找比自己厉害的,看看别人怎么成功的,自己学学。我想,想学成功人士的还是更多一些。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即便关注了,经常刷,自己也变不成他们,他们继续他们的成功,自己继续自己的平庸。为什么会这样?知识面不同、层次不同、资源不同、努力程度不同、规划不同,若干的不同让我们望梅止渴,所以与其是这样,不如断掉抖音,看点“闲书”。能学到东西,为自己所用是好的,即便是学不到东西,陶冶情操也是好的。总之,抖音让人躁动,躁动的心坑苦了我们这一代人。

最后,愿大家都能在嘈杂中舀一汪宁静。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