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呼吁:弹性退休不能“一刀切”,应尽快推行自愿退休政策!

胡铿铿 2025-03-22 23:48:15

202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从2025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弹性退休制度。

根据这项政策,男性退休年龄将从60岁逐步延迟至63岁,女性从50岁或55岁延迟至55岁或58岁。同时,政策允许职工在法定退休年龄基础上弹性选择退休时间。

然而,政策落地后,很多职工发现,所谓的“弹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灵活。一些单位在执行过程中仍然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导致符合条件的人无法自愿退休。

人大代表陈众议指出,这种现状不仅违背了政策初衷,还让职工感到无奈和不满。

弹性退休制度框架:提前退还是延迟退?

弹性退休制度的核心是“选择权”,职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提前退休或延迟退休。

提前退休:如果职工满足最低缴费年限(目前15年,2039年起逐步延长至20年),可以自愿申请提前退休。但提前退休的时间不能超过3年,且不得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性50岁或55岁)。

延迟退休:职工与单位协商一致后,可以延迟退休最多3年。在此期间,劳动关系延续,社保正常缴纳。延迟退休不仅可以让职工继续发挥余热,还能增加养老金积累,提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为了确保弹性退休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政策还明确了以下几点:

养老金计算不受退休时间影响:无论职工选择提前退休还是延迟退休,养老金的计算方式都不会改变。退休后,养老金次月即可发放,确保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

单位不得强制干预:单位不得强制或变相干预职工的退休选择。对于机关和国企管理人员,退休需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批,但普通职工应享有充分的自主权。

弹性退休制度不仅是个人选择的问题,更是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年轻人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弹性退休制度可以释放部分岗位给年轻人,尤其是在高学历人才集中的科研、高校等领域,延长高级技术人员的工作年限,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支持弹性退休的人认为,这一政策赋予了职工更多的选择权,能够兼顾家庭照料、健康状态等个性化需求。

然而,也有部分劳动者担忧,弹性退休可能导致变相“被延迟”,或者企业利用政策降低用工成本。

人大代表建议:允许自愿退休,缓解就业压力

陈众议代表的建议核心很简单:让职工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能够自愿选择退休时间。具体来说,如果职工已经缴满社保最低缴费年限(目前是15年,2039年起逐步延长至20年),并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应该允许他们自愿退休。

这一建议的背后,是对当前就业压力和老龄化问题的深刻思考。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年轻人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老年人延迟退休又让岗位流动性降低。

如果允许自愿退休,不仅可以为年轻人腾出更多岗位,还能让那些身体状况不佳或家庭需要照顾的职工提前退出工作岗位,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要让弹性退休制度真正落地,还需要加强政策宣传,明确单位执行细则,并同步优化养老金计发规则、医保衔接等配套制度,避免加剧社保基金压力。

对于普通职工来说,弹性退休不仅是一个政策问题,更是一个关乎生活质量的选择。你是支持提前退休,还是愿意延迟退休?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39
胡铿铿

胡铿铿

写你我身边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