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理工博士脑科学研究:这些培养娃的方法大多都是智商税…

识课程 2024-08-01 17:07:37

本文共4413字,仔细阅读12分钟

编辑/肖静 统筹/孙习涵

你真的了解孩子的大脑吗?所谓的“关键期”到底靠不靠谱?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脑科学知识来培养孩子?本文基于脑科学研究,理清了对于孩子大脑发育及相关培养政策的几个误区,相信对家长有所帮助。

我们先来做做以下几道“脑科学水平测试”,看看作为一位家长,你的功力达到了第几级:

对于上面这些观点,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前浙大生物教授、现任深圳湾实验室资深研究员,家有一对女儿的“80后科学爸爸”王立铭说:其实都大错特错。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纠正自己的误区,更加科学地利用脑科学知识来培养孩子?

“关键期”很重要,但千万别把孩子送进机构训练“关键期”!

无论你是家长还是孩子,肯定听到过类似的说法:

“X岁到X岁是语言黄金期”

“某某阶段是孩子成长最关键的时期”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过去几十年里,有很多育儿专家、教育机构利用关键期这个概念,向家长们兜售各种赢在起跑线上的秘诀和课程。他们说得对么?

王立铭的看法是:对,也不对。

首先,关键期(critical period)这个概念在脑科学里确实是成立的。不光学习能力,社交、情感、价值观各个方面可能也都存在关键期。比如:

视觉发展就有关键期

科学家们就发现,一只小猫刚生下来,你就把它的一只眼睛遮住一段时间,那么即便之后拆掉缝线,小猫的这只眼睛也瞎了。而如果出生后12周再遮住一只眼睛,影响就没那么大。

语言、外语的学习也有“关键期”

生下来就耳聋的孩子如果在2岁前通过植入人工耳蜗部分恢复听觉,就能像正常孩子那样学会讲话,如果人工耳蜗使用得太晚,孩子就会错过“语言关键期”,再也赶不上正常人了。

还有项研究发现,从中国和韩国移民美国的孩子,到美国的年龄越小,英语水平越接近母语水平,但7岁之后到的就不太可能追上了……

那“关键期”的问题在哪呢?

答案是如果你想要充分利用这些关键期,把孩子送到一个个分门别类培养某某能力的培训班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因为,这些能力本身就存在广泛和深刻的连接,彼此的发育关键期自然也就交织在一起。让孩子们在童年充分暴露在更丰富多样的环境中,可能是利用“关键期”的更好方法。

最好一个活动既有感官刺激、也有知识学习,有娱乐玩耍,也有社交互动和情感交流,孩子们的脑就能从周围环境充分提取到度过关键期所需的各种刺激。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开展的佩里学前计划(Perry Preschool Project)和卡罗莱纳初学者计划(Carolina Abecedarian Project)都做了类似的尝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以卡罗莱纳初学者计划为例

研究者们做的事其实很简单:他们给新手爸妈提供指导,让家长带着孩子们学歌谣、读绘本,帮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一起玩亲子游戏。

虽然简单,但这些行为的效果却惊人地持久,从婴儿期就进入这两个项目的孩子,长大之后教育、收入、家庭、健康各个方面都要好于同龄人。

这么看来的话,其实中国一线城市的大部分家庭,已经给孩子提供了足够丰富、正常的成长环境,完全能让孩子抓住所有关键期,家长也就完全不必担心,更不用给各种机构“送钱”了。

“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学习好,但千万别总是要求孩子“延迟满足”!

“斯坦福棉花糖实验”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就是一位心理学家沃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找来了几十个 3-5 岁的孩子,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个小棉花糖,并给了他们两个选择:

马上吃掉棉花糖;

或者如果愿意忍耐15分钟,就能换一个更大的棉花糖。

在当时,米歇尔这项研究的主要发现是:

想要忍耐更长时间,真正有效的策略不是硬顶,而是转移注意力——不要总盯着棉花糖不放。

而过了10多年后,米歇尔又重新研究了这些孩子长大后的表现,发现:

那些能坚持15分钟换取更大奖励的孩子,成年之后认知能力更强、更有成就、情绪也更稳定。

2012年的一项研究甚至还发现:

当年那些更能坚持的孩子,成年之后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功能也更强。由于前额叶皮层一般被认为和高级认知功能有关。所以可以说那些能忍耐的孩子更“聪明”。

那么,是不是想要培养更成功的孩子,就要牢记咱们的传统智慧“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从小锻炼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让他们认识到需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才能换来更大更长远的成功呢?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延迟满足能力确实对学习非常重要,比如一个孩子可能每天都面临这样的选择:是不做作业玩手机游戏,还是赶紧把作业做完,以便以后考个好成绩,然后收获好的升学结果、职业前景……

延迟满足能力强,就代表着小的即时奖赏(马上玩游戏)并不能有效刺激一个人的多巴胺系统,因此他就能更好地聚焦于那些真正重要的奖赏(学业、职业)之上。

行为学研究也发现:

更好的延迟满足能力,确实可能对应更少的自发冲动、更少的注意力缺陷、焦虑和抑郁等精神问题。

甚至还有研究者利用延迟满足的方法来训练注意力缺陷的孩子,确实也能看到一些改善。

但请注意,延迟满足能力强本身是个好事,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总是需要有意识地去训练孩子们的延迟满足能力。

一个原因是“冲动”固然有破坏性的一面,但很多时候也是创造性的源泉。你肯定也不希望孩子只是冲着既定目标努力和忍耐的成功学机器吧。

更重要的是,在棉花糖实验中延迟满足的表现,可能的影响因素是很多的,孩子们长大以后的成就,影响因素就更多了。事实上我们很难在两者之间找到明确的因果关系。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一个孩子愿意忍耐15分钟,可能是因为家庭条件不错,从小就不缺一块棉花糖,自然就不会急吼吼地非要马上吃进肚子不可。

事实上,2018年一项新的“棉花糖实验”就发现,孩子们的表现几乎完全可以用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来解释:

有钱人家的孩子就是能坚持得更久。

而很显然,在现实世界,这些孩子也确实更容易在家庭助力下取得成功。

还有,2013 年有项类似的研究发现:

孩子们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人是否信守承诺,是否真能在等待和忍耐后获得更大奖励。如果大人总是言而无信,孩子们自然会选择先把眼前的棉花糖吃了。

这些研究其实从另一个方面强调了早期家庭和教育环境对孩子们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说,至少对于绝大多数正常孩子来说,与其专门训练他们延迟满足,不如提供一个更富足、更可靠、更有安全感的家庭环境更有价值。

如果孩子的智商几乎100%都是先天决定的,那我们还需要“教育”吗?

脑科学上最大的未解之谜之一,就是“先天VS后天”了。这也是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后天”如何培养,才能提高孩子的智商、让孩子更外向、更有责任感……

但让大家失望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似乎都在揭示,大部分事情都是“先天”决定的,我们后天能做的事情不多。

比如2007年一项大规模研究发现:

身高这个参数有超过80%是由先天决定的,后天你能想到的所有因素——胎教、体育锻炼、肉蛋奶、充足睡眠等等——加起来贡献都不到20%。

这看起来好像不稀奇,但你可能会惊讶的是,智商、性格、甚至一个人是自由派还是保守派,其实也主要是先天因素决定的。

拿大家最关注的智商来说,虽然市面上有很多声称能“提高智商”的培训,但从脑科学角度来说,智商的先天贡献率高达80%。考虑到同一个人多次做智商测试,结果本身也有10%上下的波动,我们几乎可以认为成年人的智商就是先天注定的。

请注意,这里讲的智商,主要指人类心智活动中比较“硬”的一些参数,例如记忆力、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

那更“软”一些的参数,例如情绪控制、性格特征,乃至世界观和价值观呢?其实也是如此。

例如著名的五大性格特质,也就是按照开放性(好奇还是谨慎)、尽责性(有序还是粗心)、外向性(外向还是内向)、亲和性(友善还是挑剔)、神经质(敏感还是自信)五个维度给人的性格打分,有研究证明,先天遗传因素对这几个维度有40-60%贡献,其中开放性和外向性的影响最大,有60%左右。

甚至一个人的意识形态,像是不是关心政治问题?是偏自由派还是保守派?居然差不多也有40-60%是由先天决定的。

一言以蔽之,可能人类心智活动的所有参数,从智商到性格,从意识形态到生活观念,不管它听起来有多依赖于后天经验,其实先天因素都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顺便说一句,这些研究还有一个共性的发现,那就是:

对人格和观念的塑造来说,家庭环境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从小就分开在不同家庭长大的同卵双胞胎,长大以后各种参数仍然高度相似;而反过来,没有血缘关系、但从小被收养在一个家庭的孩子,情况正好相反。

当然我们也要打个补丁:这些研究结论听起来有点颠覆原生家庭教育和后天努力的意思,理所当然地让很多人无法接受,因此它们至今仍然是领域内激烈争论的焦点。

不少家长看到这里,可能会觉得很“丧”:

如果什么都是先天决定的,那么教育是不是没用了?

我家孩子就不能变得更好了吗?

其实不是这样的,只是我们要换一种看待“先天”和“后天”的思维方式。

家长们不妨这样理解:自己的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就像一个预装了“操作系统”的智能计算机,而后天培养,就是往里面装各种软件和APP。这些APP是孩子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孩子看世界、看自己的角度和态度。

虽然先天的操作系统限制了后天能安装的APP(比如安卓手机没法装苹果APP),但是如果没有后天APP的话,先天系统也无法正常工作。

在生活中,刚才这种理解方式,会带来一个很自然的推论:当我们养育孩子的时候,要做的不是重装操作系统,而是安装不同的APP。而且还不能简单粗暴地把咱们自己感兴趣的APP一股脑装进去,而是得考虑孩子自带的操作系统里,能装进哪些适配的APP。

说得更具体点,如果你和我一样,也是一名家长,我们就得特别提醒自己:孩子的智力水平、性格偏好、三观和情感,都是很难被剧烈改变的。针对每一个特定的孩子,我们要做的是帮他们找到自己适合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感觉舒服的社交方式,以及可能感兴趣的工作和技能。

就像美国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在著作《园丁与木匠》中强调的:

每个人都是从一粒独特的种子萌发而来,我们能做的是为它适配合适的营养条件,让它尽可能的茁壮成长,而不是试图把它切成整齐划一的木材。

也像著名的尼布尔祈祷文里说的:

请赐我雅量,从容地接受不可改变的事,赐我勇气,去改变应该改变的事,并赐给我智慧去分辨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

接受孩子的不可改变,找出可以改变的,是脑科学可以带给我们的“智慧”。也希望这种智慧能伴随家长们的整个教育历程,乃至一生。

喜欢,就点个「关注」吧~~

来源 | 爸爸真棒

编辑 | 肖静

统筹 | 孙习涵

0 阅读:12

识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