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筑牢文化之基 鼓起脱贫致富的精气神 筑牢贫困地区文化之基,补足信仰精神之钙,引领脱贫发展之舵,是脱贫攻坚战的文化责任与担当。“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 今天,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际,文化首先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提供了最为坚实的意志支撑和精神力量。 丨铜川照金扶贫展销中心丨 铜川照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所在,曾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近代以来,革命精神在这里代代相传。如今,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正鼓舞着当地的干部群众,并走出了一条陕西最美小镇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 丨西安市高陵区源田梦工场云槐精舍民宿一角丨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陕西省委省政府充分展现文化在激发脱贫意志、助推脱贫攻坚中的独特作用和巨大力量,在全省上下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扶贫举措,树典型,创佳作,积极推动文艺工作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文艺之花盛开在脱贫攻坚一线,盛开在贫困户心中,让无数贫困户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鼓起脱贫致富的精气神。02
文旅融合加速乡村振兴 拓宽困难群众致富路 丨长武县丁家镇张代河村产业全景丨 文化扶贫既要“富脑袋”,又要“富口袋”。文化是旅游业的资源基础,在广袤的三秦大地上,一些贫困地区往往也是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富集区,在这里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变“输血”为“造血”,既能促进贫困地区群众增收,又能加速乡村振兴。这一模式在脱贫攻坚战中正越来越成为共识,并成为陕西推进文化扶贫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丨咸阳市乾县乾陵丨 临漠谷之秀,携梁山之远。关中平原上,以乾陵为代表的唐帝陵在渭水北岸依次排列。近年来依托这一独特的唐帝陵文化资源,通过山水生态旅游、农业休闲游、非遗市集等各种文旅形式的高质量融合,为地方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更拓宽了当地困难群众的致富路。03
非遗市集 引领农村发展新业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承载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充分发挥文化的重要作用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一环。“非遗+扶贫”的模式在让许多传统技艺得到更好传承的同时,助力越来越多的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作为非遗大省,近年来,陕西通过实施传统公益振兴,剪纸、皮影、老腔、泥塑以及各色美食等一大批非遗项目让老百姓在参与开发的过程中“尝到甜头”,实现了非遗保护、利用、脱贫致富等多重效益。 丨长安区王莽小峪口村非遗乡集与华商网联袂打造文创产品丨 在此次“决战决胜谱新篇 文化扶贫在行动”陕西脱贫攻坚纪实网络传播活动采访中,采访团一行将来到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巧娘草编基地,了解传统非遗项目—— 临渭草编 。当地通过建设非遗保护性生产基地和体验展示街区,以“政府+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带动贫困增收,实现非遗技艺增收等情况,以及在秦岭脚下的长安区王莽小峪口村非遗乡集,感受集非遗传承、文创发展、农旅融合为一体的农村新业态发展。 决战决胜谱新篇,文化扶贫在行动。特色文化与传统旅游有机结合,历史文脉和山水生态高质量融合,一个个特色村镇蓬勃振兴,一处处非遗集市红火开张,文化与产业聚合,正在三秦大地上变现为精准扶贫的新业态、新动能,在厚重的三秦大地上写下新时代的文化篇章。 编辑|华宝 审核|麦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