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生态化建设模式,涵盖茶叶品种、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领域。秉承以人类为中心的理性生态伦理学思想,为复兴茶产业而努力。
要解决分散的小农户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对接问题,小农户的组织化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实践中,常见的推动小农户组织化的社会化服务有两种形式,即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
前者指在政府政策激励下开展的社会化服务实践,常以土地托管服务的形式呈现,政府发挥了推动小农户组织化的作用。后者是一种更常见的类型,主要指由农业服务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为了降低为小农户服务的交易成本而开展的服务实践。以下将分别分析这两类服务模式,并讨论其在组织小农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政府主导型社会化服务模式
尽管农业社会化服务行业的发展是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以后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实际上,中央自2013年开始就安排了专项资金,通过先服务后补助的方式,为社会化服务企业、合作社、服务专业户、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主体提供支持。
不过,在2017年以前,这笔资金量的增长还相对缓慢。2013年至2016年,中央财政的这笔专项资金从5亿元增长到12亿元;但在2017年,这笔资金投入迅速增长至30亿元,并在2020年达到45亿元。2013年至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的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资金累计达到190亿元,项目实施省份也达到29个。
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迅速增长。以安徽省源江县为例,2018—2020年,源江县作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的试点区,开始了托管服务试点。该项目的补贴资金由上级分配,源江县每年得到的补贴是1000万元。根据项目要求,60%的补贴应发放给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的组织。同时,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小农户的比例不低于项目实施面积总数的60%,或分配给为小农户服务的托管服务补贴不低于补贴资金量的60%。县农业农村局统一组织招标,遴选服务主体,审查服务主体的资质。
2018—2020年,源江县每年中标的服务组织有20~30家,平均每家服务组织的服务面积为5000亩左右。当地耕、种、防、收四个环节的作业费是330~350元/亩,农业农村局发放的平均补贴是100元/亩,其中给农户的补贴平均是60元/亩,给服务组织的补贴平均是40元/亩。由于加入土地托管服务可以获得农机作业服务费方面的补贴,对于农户而言,相当于每亩减少了60元成本,对于服务组织而言,相当于每亩增加了40元收益。因此,在项目实施区,小农户都愿意加入土地托管服务,农机服务组织可以依次连片作业,土地细碎化问题不再是小农户与农机服务组织对接的阻碍。
由此可见,在政府的土地托管服务补贴激励下,小农户自发地组织了起来,愿意购买同一服务组织的同一类型服务。
在政府主导型社会化服务中,对小农户的组织主要是政府通过提供补贴来实现的。在这一模式下,小农户因受到降低生产成本的吸引而达成一致行动,可以看作一种低度的组织化。这种组织化的成本由政府来承担。
不过,由于政府的补贴政策难以一直持续,一旦政府不再提供补贴,小农户很可能重回分散种植的状态,因此这种组织化具有暂时性。
(安根团队摘自陈义媛: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小农户的组织化:不同服务模式的比较)
安根团队,20余位各领域农业专家,提供成熟的土壤恢复集成方案、生态修复集成方案、农残解决集成方案和生态农业社会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