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行各业的内卷愈发严重,在日常生活中,大众更追求方便、快捷、高效,“便捷支付”也成为了重要话题。
为大力推进我国人民币改革进程,近年来,数字人民币已完成在我国多个大城市的深入试点工作。
苏州作为数字人民币试点的先行者,其试点过程已近6年。
截止2024年7月底,苏州数字人民币交易额已突破5.5亿元大关,数字人民币已正式落地,纸币将被取代吗?或许苏州的六年试点就揭示了答案。
一、纸币的数字化进程
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中将规划目标定为到2027年底,基本建成与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适应的金融体系。
同时其中也提及了关于“数字人民币”的发展,积极稳妥推行数字人民币,使其成为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助力。
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与传统人民币在法律地位上具有同等地位,数字人民币的推行旨在顺应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提高支付效率,降低支付成本。
数字人民币具有自己过人的优势,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数字人民币可以依托手机等智能设备进行移动操作,不仅支付过程快捷,更降低了交易成本。
同时数字人民币具有实在的普惠性,即使处于偏远地区或没有银行账户的人群也可以通过数字人民币进行操作,转账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较广。
由于数字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其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不受市场投机的影响,且数字人民币的设计有尖端的加密技术,交易安全更有保障性。
目前我国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更多的应用于零售支付,作为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在流通中可采用区块链技术,能够更多的放松支付的限制,协调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等机构间的竞争关系。
数字人民币在社会民生、社会缴费、扶贫等领域的优势十分明显,同时对于腐败、洗钱等非法交易行为起监管督促作用。
不过目前我国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更多的针对于国内,对于跨境支付等国际化场景的应用,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早在2014年,央行就已经针对数字人民币的可行性召开过数场论证会。
如今已经走过了十余年,数字人民币各领域的发展也已经有了十分亮眼的成绩单。
社会公众不论是从认知还是在使用频次上都对数字人民币的认可度大大提升。
各地在推行试点数字人民币进程过程中,展现出了高度的灵活性与创新性。
因地制宜的设计了与自身需求发展相适应的实施方案,因此也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二、数字人民币各地试点
目前数字人民币已于上海、苏州、杭州、深圳等多个大城市展开试点工作。
尤其是苏州,在数字人民币试点的近六年时间来,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最初,数字人民币在试点时选择的是“4+1”模式,发展至今,试点地区已经再度扩容。
在众多试点城市中,苏州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可谓是一骑绝尘,人民日报也曾刊文《数字人民币,惠企又便民》来揭秘苏州数字人民币发展的勇猛势头之因。
苏州数字人民币发展势头如此迅猛,也是由于其入选第一批试点城市。
数字人民币试点除了在苏州焕发生机以外,全国各地数字人民币试点可谓遍地开花。
试点城市积极为数字人民币的发展牵线搭桥,完善覆盖生活消费、交通出行、工资支付、理财投资、电子商务、跨境支付等全体系的数字人民币交易平台。
苏州数字人民币占据全国总交易量的近2/3的比例,充分彰显了数字人民币在苏州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数字人民币发展的如此迅猛,也不禁让我们提出疑问,数字人民币是否会彻底的代替纸币?难道纸币就将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吗?
三、数字人民币获将取代纸币?
尽管苏州数字人民币发展如火如荼,交易场所也基本达到全场景覆盖,但纸币仍然是大众日常消费往来的重要工具之一。
这是因为纸币具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尽管数字人民币是纸币的数字化过程,但于大众内心的倾向而言,纸币不仅仅是一种支付工具,更是情感和文化因素的集合体。
纸币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人情往来的一种礼仪载体,更多的承担了情感价值。
在人情消费往来过程中,由纸币形成的红包是表达个人祝福和美好情感的一种方式。
尽管我们也可以选择电子转账,但现金红包会给人一种重视、尊重的感觉,而这种情感是电子支付无法替代的。
基于我国目前庞大的老龄化人口的基数,想要彻底的推行数字支付仍然存在很多困难。
数字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冲击,于中老年群体而言受影响最大,在信息化过程中,他们仿佛成为了被遗忘的人群。
或许他们正努力学习相应的使用技术,但新的应用场景、持续改进的操作方法,让他们应接不暇。
如此相比,使用现金不仅是他们长久以往的习惯,更是他们抵抗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种自救方式。
数字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在支付上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但于老年人而言,由于不经常接触电子设备,在转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被骗、账户被盗等问题。
同时人体生理发展的自然规律可能会导致老年人记忆力衰退、视力下降等生理因素,而这些因素于数字支付而言,都将是非常大的困难与挑战。
正如雷军提到的,“科技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应该走入千家万户,为人民大众所服务”。
数字人民币作为利好的政策,推出的本意便是便捷大众的日常生活,尽管其无法完全取代这个纸币。
但或许我们可以探寻数字人民币更深层次的内涵,扩展其外延。
尽管数字人民币有自己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并不代表目前其可以适用于全场景。
一旦发生断电、断水、断网络的情况,数字人民币可能会疲于应对,而纸币这种最传统的支付方式反而更有保障。
或许未来数字人民币使用受限的场景正是我们应努力的方向。
四、非竞争而互补
对于数字人民币和纸币而言,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竞争关系,而应该是同行同向的互补关系。
数字人民币便利了大众的日常生活,因此也更快的走入台前。
而纸币作为坚实的保障,在数字人民币力不从心时将给予最温暖的守候与支持。
同时对于数字人民币而言,尽管在多个城市试点已见成效,但未来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可预见的困难,进一步推进未来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发展,或许要从多方面施力。
从观念转变方面来看,目前大众仍然较为习惯应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结算。
这种依赖路径很多人习以为常,使观念很难转换,数字人民币与第三方支付平台优势并不明显。
想要推动数字人民币普及,或许先要转变大众的依赖思想。
从技术手段来看,目前数字人民币在交易层和发行层都有自己严密的逻辑体系。
央行在交易层采用了中心化架构,数字人民币基于加密字符串的表达式,使其更加安全、科学。
就发行层而言,数字人民币支付体系为完整的统一分布式账本,运营机构对于账本的维护备份更为安全便捷。
“一币两库三中心”的数字人民币发行端,使数字人民币的运行更加科学有效,同时镶嵌以必要的风险防控体系,予以数字人民币使用更可靠的保障。
但对于数字人民币技术路线中性方针,目前仍在持续探索路径中。
赛马模式的生成、从普及到普惠的跃升,或许都为数字人民币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数字人民币与纸币将通力合作,为满足公众多样化的支付需求而助力。
同时我国也将从政策层面出台更多利于数字人民币发展的利好政策,提升数字人民币的智能化和便捷性。
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纸币的防伪技术和相关设计,既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满足大众的需求,我们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我国的货币体系加更加完善、高效。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
议史记 2024-11-28——新版人民币已正式落地,纸币将被取代?苏州试点6年揭示了答案
平说财经张平 2024-11-27——新版人民币已正式落地,纸币将被取代?苏州试点6年揭示了答案
时事新论 2024-11-03——新版人民币已落地,纸币会被取代吗?苏州试点6年揭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