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将而下,不用命者斩之”,尚方宝剑真的“人尽可杀”吗?

康康看历史 2023-02-11 05:26:09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九品芝麻官》剧中,包龙星审查戚氏一案,而正要抓捕常威时,常威的靠山李公公却拿出了皇上赐送的黄马褂,想要保住常威。

但是在这时,老夫人拿出了一把尚方宝剑,这可把李公公吓坏了,尚方宝剑谁没听过,先斩后奏,谁来也不好使。只不过可惜的是这把剑是明朝崇祯皇帝的,斩清朝的官显然说不过去,说不定还要背上“反清复明”的罪名,于是周星驰饰演的包龙星生吞了这把剑,才解决了眼前的重大危机。

剑虽然没起到救场的作用,但原因只是因为朝代不同罢了,尚方宝剑本身的威名还是把李公公这个老油条都震慑住了。

那么,民间广为流传的尚方宝剑究竟有多大的威力呢?它真如传说中一样,无往不利,人尽可杀吗?

尚方宝剑:从荣誉变成皇权

尚方宝剑造型优美,一面雕龙,一面刻凤,剑长一米,剑身之上还有北斗七星作为点缀,这是因为古代的人比较迷信天象,同时也是为了纪念铸剑大师欧冶子。

那么为什么取名叫尚方宝剑呢?

我们都知道,皇帝的东西都是有专门的人去生产的,比如御膳房,就专门负责为皇帝做饭,这不仅是因为皇帝身份尊贵,还因为古代经济落后,导致有些东西有价无市,很难买到,为了方便,就专门设置了为皇帝服务的机构。

再比如说“尚衣”,“尚食”,这些都是为专门为皇帝管理衣食的人,还有大家耳熟能详“尚书”,最初只是管理皇室的档案文书的人,后来经过发展,成为了朝廷正式的官职,乃至于后来成为了宰相的代名词。

而“尚方宝剑”中,有一个“尚”字,尚方是什么呢?尚方是专门制造与管理皇室各种器物,比如用的盆盆罐罐,金银首饰等,其中当然也包括皇室的兵器。

为了保持“专利”,尚方制造的东西都挂有“尚方”二字,比如尚方宝剑,而尚方宝剑全名其实是“尚方斩马剑”,这也是为了突出尚方宝剑的锋利,连马匹也能轻而易举地斩杀。

提到尚方宝剑,无论如何也绕不开一个人,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个人,尚方宝剑才开始在民间越传越玄乎,乃至于后来成为了戏曲与小说中经典的道具。

这个人名叫朱云,他的故事叫“朱云折槛”。

《汉书·朱云传》记载:

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

说是西汉的大臣朱云,看到西汉朝廷太腐败,朝廷官员都是空有其职,却不干实事,而他不忍心王朝没落,于是向汉成帝请求,想要用尚方宝剑斩杀一人,谁呢?他就是汉成帝的刘骜的老师,也是当朝宰相——张禹。

其实朱云说的并没有错,张禹这个人虽然有些才华,但是“习知音声,内奢淫”,贪图享乐,不干正事,仗着宰相的身份作威作福。

但是人家毕竟是汉成帝的老师,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极为受宠,就算要杀,也轮不到你朱云来杀。如果汉成帝真的让朱云杀了张禹,那么汉成帝势必会背上“弑师”的罪名,而且如果宰相都说杀就杀,那朝廷那些大臣哪个能逃过一死?这样一来,只会搅乱朝廷局势,对汉成帝的统治极为不利。

要不怎么说人不能太死板,刚正不阿是好事,但是有些话,有些事,还是要看场合,看情况再去决定说不说,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于是汉成帝当场大怒,说朱云以下犯上,命令御史将朱云绑下,拖出去砍了。朱云当然觉得冤枉,就紧紧抱住大殿栏杆,据理力争,甚至把栏杆都抱断了。

这时候左将军辛庆忌于心不忍,就为朱云求情,汉成帝想了想,朱云也是当朝大臣,而且是出于忠心,这才免了朱云一死。

在此之后,朱云的故事就开始广为流传,一同出名的,还有他嘴里的尚方宝剑,连同朱云一起,成为了惩奸除恶的代名词。

毕竟在古代,普通百姓如同蝼蚁,人微言轻,如果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都没处伸冤。所以老百姓对这种惩恶扬善的英雄都极为敬佩,“尚方宝剑”也成为了百姓心中的信仰,精神寄托。

“尚方”这一官署,在秦朝就出现了,在两汉的时候开始出名,所以“尚方宝剑”的历史也很悠久了。

其实在宋代之前,“尚方宝剑”都只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并没有所谓的“先斩后奏”的权利。

古时候,文人雅士都喜欢佩剑,剑更多的是一种装饰品。而皇帝赐给大臣宝剑,也更多的是赠送一种荣誉。

汉代的卫绾,一生中就收到过皇帝送的六把宝剑,直到后来他都麻木了,看到宝剑就过敏。

“尚方宝剑”开始成为皇权的象征,是在宋代。

《宋史纪事本末·平江南》记载:

帝乃命曹彬等将兵十万以伐之。至是,彬等入辞,帝诫彬曰:“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且以剑授彬,曰:“副将而下,不用命者斩之。”

说是曹彬奉命讨伐江南时,宋太祖赵匡胤给了曹彬一把宝剑,副将以下,不听命令的直接杀了。

这时候的尚方宝剑已经开始象征着皇帝,象征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利。

而尚方宝剑在历史上也是赐给出征在外的将士居多,这是因为“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有了一种象征着皇权的信物,将军做起事来就会方便很多。

到了明朝,尚方宝剑已经基本成为了皇帝口谕一样的东西,开始被频繁赐给大臣,授予大臣生杀予夺的权利。

万历后期,后金政权成为了明朝的巨大隐患,面对辽东的动荡局势,万历皇帝只能派名将熊廷弼去坐镇辽东,并且当时内忧外患之下,皇帝为了保证熊廷弼的话语权,特意赠送尚方宝剑一把,让其他人见剑如帝,不得违逆。

明代刘基曰:“先封尚方剑,按法诛奸赃。”说明尚方宝剑开始真正拥有了先斩后奏的权利。

明代赐送尚方宝剑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随意,而是越来越制度化。

当时有一个仪式叫“代行授钺礼”,皇帝穿着盛装,端坐在奉天殿,大将军由西入殿,叩头四拜,然后才将尚方宝剑赐给将军,由此可见尚方宝剑的分量,尚方宝剑已经成为了和兵符同等地位的东西,有“剑、敕、印”三样东西,才可以构成督师代表皇帝的象征。

而明朝灭亡后,尚方宝剑也随同一起成为了历史,消失在了世间。

尚方宝剑真的能臣民皆斩吗?

尚方宝剑作为皇帝赐予的实权象征,其实本质上是皇帝“分权”与“集权”的一种外在表现。

为什么在明代末期,尚方宝剑的地位变得那么高,这是因为当时的明朝已经是强弩之末,东林党与浙、楚、宣等党派内斗严重,且有后金虎视眈眈,皇帝只凭一人,显然已经压不住局势,所以只能将自己的权力分一部分出去给有能之人,来帮助他解决危机,比如熊廷弼、毛文龙、袁崇焕、郑成功等。

“分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皇权,但是同时也从侧面帮助了加固皇权统治,也就是“集权”。

一方面,尚方宝剑的授予,不仅赐予了将臣无上的荣誉,而且被赐剑的将臣一般都会被加封爵位,获得实际意义的好处,这无疑对稳固民心,提升将臣的忠心大有好处。

另一方面,尚方宝剑确实对稳定皇朝统治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比如熊廷弼,在尚方宝剑的加持下,纵横辽东,有效遏制了后金的军事扩张,帮助明朝守卫了边疆。

所以,尚方宝剑本质上还是皇帝对于权力的一种灵活运用,来帮助维护自身的统治,说白了就是一种政治手段。

而尚方宝剑真的有电视里的那种“上斩昏君,下斩馋臣”的巨大作用吗?

其实电视与小说都夸大了尚方宝剑的实际权力,尚方宝剑能先斩后奏是真的,但是也分场景与人物,并不是说有了尚方宝剑就可以为所欲为,想杀谁就杀谁,那你岂不是天下无敌了?

比如明朝的袁崇焕,就跟朱云一样愣头青,一上任就仗着尚方宝剑杀掉了一品武将毛文龙,这是一点都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这也是崇祯皇帝要杀他的原因之一。

所以,尚方宝剑杀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还是不在话下,但是要杀大臣,肯定还是要考虑到皇帝的意思,毕竟人家才是老大。

0 阅读:5

康康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