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字数4029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722年11月,康熙病重,临终前,他语重心长地对隆科多说了一番话,然后要求隆科多为他陪葬。
听到康熙要求他陪葬的要求后,隆科多十分害怕,但他还是强行遏制内心的惶恐,没有表露出不满的情绪来。
不过康熙并不是真的要隆科多陪葬,他是借这个机会敲打一下拥有不小权力的隆科多。
人终有一死,康熙希望在死前能够为继任者雍正再做一些事情,防止出现皇帝也不能管制的权臣。
隆科多究竟有多特殊呢,为什么康熙要用这样的话来敲打他,其真实的目的是什么?
皇子内斗,隆科多受到康熙重用隆科多和康熙是亲戚,也就是说隆科多是外戚。隆科多的姐姐是康熙的皇后,隆科多的父亲佟国维是康熙朝的大员,佟氏一族在康熙朝有很多高官,为隆科多日后的平步青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康熙二十七年,隆科多被任命为一等侍卫,并兼任军职。然而在康熙朝的九子夺嫡中,佟国维因为支持的是皇八子,结果佟氏一族在朝中的势力遭到了很大的打击,佟国维的一等公爵被剥夺,始终没有让佟氏一族的后人继承。
这件事之后,隆科多为人处世就变为十分谨慎,几乎从来不干涉职权之外的事情。逐渐,行事谨慎的隆科多被康熙注意到,康熙任命他为步兵统领,这是对隆科多很大的信任。
对于皇帝来说,他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外戚来维护。然而因为历史原因,外戚一般都是养尊处优没有什么才能的人,像隆科多这样处事谨慎又有才能的人实在是少见,康熙是个爱才之人,而且本身也有这方面的需要,所以就对隆科多委以重任。
当然康熙对隆科多也不是很放心,毕竟他父亲佟国维的事情才过去不久,所以在对隆科多委以重任的同时,康熙也会时不时地敲打隆科多,让他要和亲人朋友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步他父亲的后尘。
隆科多清楚康熙的手段和能力,而且能得到皇帝的信任,隆科多是不会断送自己的前程的,所以在康熙一朝的时候,隆科多一直谨小慎微,所有的事情都以康熙为中心,从来没有做过僭越犯上或者违法乱纪的事情。
因为办事得力,康熙甚至把监视皇子和王公大臣这样的重任交给隆科多去办,可谓是康熙心腹中的心腹。
所以在康熙临终前,隆科多是唯一一个被召见的大臣,其余被召见的人都是皇子。
做完了所有能做的事情之后,康熙于畅春园逝世。作为遗诏的知情者,隆科多向文武百官宣读了遗诏的内容,并辅佐雍正继位。
在隆科多宣读遗诏之前,雍正是不知道他是继承人的,因此得知自己是继承人的时候,雍正痛哭不已。
隆科多上前劝解,告诉雍正要以大局为重,先继承皇位要紧。
于是在雍正的许可下,隆科多将进出京城的九个大门全部关闭,然后等到皇位继承的事情全都处理妥当之后,才开放了进出的大门。
雍正继位,隆科多备受宠信雍正继位以后,对辅佐他登基的隆科多十分尊敬,按照亲戚关系来讲,隆科多是雍正的舅舅。但是雍正是皇帝,二人的身份是君臣在前,亲戚关系在后。为了表达对隆科多的信任和感激之情,雍正每次在奏折中都会写明“舅舅隆科多”,这在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做法。
其实隆科多的父亲佟国维也是康熙的舅舅,但是康熙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举动,即使是舅舅,在朝堂上,从来都是以君臣身份对待,如果有动摇皇权的可能,就算是杀了也绝不迟疑。
雍正这样做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他是刚刚登基的新帝,九子夺嫡的事情还没有过去太久,朝中仍然会有结党营私的情况。如果在这个时候不依靠像隆科多和年羹尧这样的大臣,那他的皇帝是坐不稳的。
所以在继位之后,雍正对隆科多的宠信日益增加,年羹尧在外平定叛乱,雍正给他赏赐了很多东西,隆科多几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做,雍正给予了他和年羹尧一样的赏赐。
然后雍正任命隆科多为吏部尚书,主管人事的任命。在此之前,隆科多最高的职位是步兵统领,是从二品。
继位后的第一天,雍正命隆科多和其他三位大臣总理国家事务,其他三人要么是康熙朝的一品大员,要么就是皇室嫡亲,隆科多一个从二品的官员,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雍正正是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他对于隆科多的信任。
随后雍正让隆科多继承父亲一等公爵的爵位,并封给他太保等职位。此时的隆科多掌握京师的防御,掌握人事的任命,皇帝对他宠信有加,另一位大臣年羹尧和他也是好朋友。朝中大臣对隆科多礼遇有加,甚至是有意攀附。
“佟国维袭公奏折,蒙皇考收贮,此公爵着隆科多承袭”。
无人约束,隆科多放飞自我没有了康熙的约束,隆科多很明显有些放飞自我。一开始他还有控制,可是渐渐地他发现雍正皇帝对他违法乱纪的行为几乎是熟视无睹,所以从这一刻开始一发而不可收拾。再加上有年羹尧和他一起违法乱纪,隆科多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据历史记载,隆科多曾经向文武百官索贿,数额高达几十万两白银,就算是封疆大吏也要看隆科多的脸色行事。
隆科多权势最盛的时候,连皇子见到他都要欠身行礼,而隆科多从来不行该行的礼节。按照清朝的礼节,朝臣见到皇子,需要单膝下跪,可当时的隆科多竟然只是起立致敬而已。
隆科多掌管人事的任命,每年吏部铨选官员,受到隆科多提拔的官员,都会郑重地声明自己是“佟选”,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最致命的是,隆科多竟然和年羹尧一起结党营私,朝中的官员都依附在他们二人门下,国家大事几乎全都是隆科多和年羹尧一起来决定。
其他所有的事情雍正都可以置之不理,唯有结党营私这件事不行,雍正是经历过九子夺嫡的人,他深刻明白结党营私对于皇权的危害,要不然康熙也不会做出那么多无情的事情。
这一刻,雍正忽然理解了父亲康熙的难处。其实在这个时候,雍正基本上已经掌握了皇权,只要他愿意,不管是隆科多还是年羹尧,他都可以处死他们。不过念在二人当初在九子夺嫡中对他的帮助,而且雍正也不想落个滥杀功臣的坏名声,因此就打算再观察一段时间。
但是隆科多并没有意会到雍正的意思,他以为是雍正不敢杀,于是就更加放肆。雍正和隆科多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终于有一天,雍正觉得事情到了不得不收拾的地步。
此时的隆科多也觉得自己做的太过分了,于是上书请求辞去步兵统领一职,希望解除雍正对他的怀疑。这个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雍正的怒气,不过辞去步兵统领之后,隆科多并没有安分守己,而是继续做违法乱纪的事情,结党营私的事情也没有停止。
雍正见隆科多无意悔改,于是下达了自他继位一来第一条对与隆科多的责罚,将他交给都察院严查,然后将以前赏赐给隆科多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全部要了回来。这一次的审判,革去了隆科多的太保职位,算是对隆科多的一次敲打。
雍正不是一个轻率的人,九子夺嫡期间,雍正能够胜出,证明他有一定的过人之处。在惩治隆科多和其党羽之前,雍正就敲打了文武百官,将那些迫于无奈才去依靠隆科多的人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皇权毕竟要比权臣的权力更大一些,再加上雍正本人有实力,在经过一番劝阻之后,许多文武百官实际上已经拥护雍正了,而不是看似风光的隆科多。
这一切都是在暗中进行的,在表面上雍正还是和往常一样,对于舅舅隆科多的违法乱纪和将结党营私,雍正最多就是言语警告而已。他希望隆科多能够悬崖勒马及时悔改,但他并没有等来他想要的结果,隆科多一意孤行,甚至在年羹尧的事件上犯了雍正的忌讳。
在剥夺了隆科多的太保职位之后,雍正并没有像处置年羹尧一样赐死隆科多,而是派他去阿兰善山区修城垦地。相比于年羹尧的下场来说,雍正对于隆科多可谓是很大的仁慈了。年羹尧被处死、隆科多失宠,此后雍正的皇权得到很大的加强。
不过隆科多并没有安稳地活下去,据历史记载,隆科多在不久后牵涉到“玉碟案”,最终被雍正永远囚禁忧愤而死。
压死年羹尧的一根稻草:玉碟案玉碟是皇室的宗谱,宗谱对于任何人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物品,在封建社会,皇室宗谱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就不言而喻。
在隆科多被雍正派出去修城垦地之后,隆科多就基本上没有机会触碰到权力的中心。雍正没有杀隆科多,而是让他去办其他的事情。玉碟案发生的时候,隆科多正在中俄边界和俄国代表团谈判有关边界领土的问题。
据历史记载,隆科多曾经向阿布兰索要玉碟,而阿布兰居然把玉碟给了隆科多。玉碟的重要性不必详说,它是只有宗人府衙门的人才有权力查看的东西,其余任何人都没有资格,更不可能将玉碟收藏在家。
隆科多这样的举动,和起兵谋反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玉碟案发生的时候,雍正皇帝震惊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对于隆科多他一忍再忍,可是没想到隆科多竟然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来,这是雍正无论如何也无法忍受的。
“辅国公阿布兰擅将玉碟底本私交与隆科多”。
案件发生后,雍正下令立刻召回正在谈判的隆科多,要对他撤职查办押解回京仔细审问。即使这个决定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但是雍正还是坚持己见,将隆科多从中俄边界召了回来。
接到回京命令的时候,隆科多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对此还提出了异议,此时正是谈判的关键时刻,为什么要召他回京。
等回到京城,隆科多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私藏玉碟岂是一般的事情,现在玉碟案已经人尽皆知,他就是想要反驳也没有合适的理由。再者说,就算是他再反驳,事情的结果也是无力回天。
最终雍正派遣顺承郡王查办这件事,经过审理,隆科多犯大不敬、祸乱朝纲等共四十一条罪,被判处监禁终身,后来隆科多在软禁中忧愤而死。
对于玉碟案其实还有别的说法,认为这是雍正刻意为之的。玉碟的管理人员是阿布兰,阿布兰是雍正重点要打击对象势力的人。
按照雍正以往的脾气,此时的隆科多已经没有了多大的权力,他完全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所以要这样做的原因,就是想要通过惩治隆科多然后打击他想打击的人,隆科多可以说是一枚牺牲的棋子。
如果真相真的是这样的话,那隆科多最终的忧愤而死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那个时候的隆科多已经没有多大的权力,他也犯不着做这样自寻死路的事情,雍正已经宽恕过他很多次,隆科多也不是一个笨人,怎么会不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
鸟尽弓藏,历朝历代功臣的下场好像都不是很好,能够善终的功臣寥寥可数。
做人不可居功自傲,更不可恃才傲物,骄兵必败这个道理是不难理解的,为人谦虚谨慎,做好职责内的事情才是正确的处世之道。
参考资料:
《清史稿》
《四库全书》
《清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