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的历史沿革

棕皓说你好的 2025-01-21 05:18:39
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的历史沿革

千古扬名新洲 2024年10月16日 11:23 湖北

元末,有土著瞻、沙二姓在此开饭店,称瞻沙店。

明代,江西移民万氏迁居詹沙店,从事小规模商业经营。

清中期,詹沙店南面下集的汪姓商民逐渐迁至詹沙店,随后,他姓商民亦相继到来,渐成集市,因集市上汪姓居民居多,遂更名汪家集。

1951年,设立新洲县八区(汪集)。八区辖汪集、杨桥、陈墩、冯铺、西湖、蒿湖、宝龙、复兴、白洋、金楼、如意、咀阜、安仁等 13个乡。

1956年,新洲县八区改设汪集指导组。汪集指导组辖汪集、复兴、白洋、宝龙、冯铺、双河6乡。

1958年,撤销汪集指导组,改设区镇级汪集人民公社。

1961年,汪集公社改设汪集区。汪集区辖汪集、长岭、复兴、冯铺、宝龙、白洋、双河7个乡级人民公社,另辖莲湖畈农场。

1975年,撤销汪集区,设立区镇级汪集人民公社,辖汪集、宝龙、冯铺3个管理区和莲湖畈农场,析出长岭公社划属区镇级张店公社管辖,析出双河和白洋两公社划属区镇级孔埠公社管辖,析出复兴公社划属区镇级联合公社管辖。

撤销仓埠区,析出孔埠和八里两公社划属区镇级孔埠公社管辖。

设立区镇级孔埠人民公社,辖白洋、双河、八里、孔埠4个管理区。

1984年,汪集公社改设汪集区,辖汪集镇和长岭、复兴、冯铺、宝龙4个乡。

孔埠公社改设孔埠区,辖孔埠镇和白洋、八里、双河3个乡。

1986年,撤销汪集区,设立汪集镇。汪集镇辖汪集、宝龙、冯铺、复兴4个经管处。析出莲湖畈农场和滨湖村划属大埠镇管辖。 撤销孔埠区,改设孔埠镇。孔埠镇辖孔埠、白洋、八里、双河4经管处。

1999年,汪集镇改设汪集街道。 2001年,孔埠镇并入汪集街道。

撰文:李金安

网名:生物之李

新洲区汪集街道的集镇

千古扬名新洲 2024年11月15日 08:49 湖北 听全文

新中国成立以前,今汪集街道境内,由清末、民国时期留下的集镇有汪集、孔埠、宝龙、冯铺、叶店。1951年,汪集镇作为区、乡政府驻地。随着乡级政权(如乡、管理区、小公社、经管处)的建立和布局,汪集地区又增加了白洋、双河、八里、陈墩岗等集镇。

荣生社区(原汪集镇):元代名詹沙店。明初渐成集市,因集市上汪姓居民居多,更名汪家集。汪集水陆交通方便,东有兑公咀水埠,能停泊来自倒水、举水、长江的船只。陆地上,有东通黄冈,北连麻城的大路,东北至新洲15千米,西南达阳逻22千米。1937年,汪集有商店87户,其中饮食业30户,屠宰业10户,烟酒杂货15户。输出土布1.5万匹,棉花6000担;输入棉布2万匹,毛巾150打,食糖1.5万千克,食盐6吨。抗日战争至解放前夕,集市规模不及1937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汪集街成为汪集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商业局、县供销社、县粮食局、县食品公司、县棉花公司、县新华书店等商业机构纷纷在此设立网点。汪集还有从事仔猪和糠麸交易的专门市场。随着倒水改道,涨渡湖开发,新施公路、武英高速、问津大道相继建成通车,汪贸市场日趋繁荣。1985年,汪集街设有各类商店56个,2020年,汪集街各类商店达4000多个。本世纪初改称荣生社区,社区面积4平方千米。

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境内集镇

孔埠社区(原孔埠镇):明代,这里就有孔姓居民开店,清末,这里水埠繁荣,孔家埠因此得名。孔埠街位于倒水故道西岸,这里河槽深,水运畅通,船、簰下经涨渡湖进入长江直抵汉口,上溯可达红安八里湾。明末筑有孔福堡堤,清同治二年(1863年),兴筑孔福堡石寨,东距新洲15千米。1917年(民国六年),建成孔埠倒水河大(木)桥,商旅往来畅达。1935年,孔埠土布销往武汉、襄河3万匹。1937年,孔埠有各类商店163户,其中屠宰业32户,纱线行30户,花布庄17户。花布庄主营棉花、土布,常年收购,销往外地。

孔埠土布运销云南、贵州、陕西、青海等地。新中国成立以后,孔埠商业有较快发展。1972年,倒水改道工程竣工,孔埠街从此位于倒水河东,地区水患得以消除。1975年,区镇级孔埠人民公社设立,在“六人洲”上新建两条主街道,为公社党政机关驻地。1985年,孔埠街有居民3 141人。有供销社1个,辖4个分店,职工126人,年销售额422万元。个体商户916户,从业1282人。本世纪初改称孔埠社区,社区面积2平方千米。

冯铺街:明代以前,冯铺街原有冯姓土著村落冯家湾,清代咸丰以前,一冯姓开了一间茅屋小商铺。咸丰同治年间,鲍家集、蔡河街相继淹没。原居潘家大塘的几户人家迁入冯铺经商,随后,潘家大塘的几户汪姓人家也迁来冯铺,在潘姓南边经商,此后,后又有童、李、蔡、凌等姓,迁来冯铺经商或从事其他手工业,于是冯铺发展形成一个小集镇。集镇上除有百货、食品店铺外,还有铁木业作坊、糟房、染坊、屠凳、六籽行、鱼行及其他小摊贩。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经是红色政权黄冈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驻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至2001年以前,冯铺街一直是原冯铺乡级政权机关的驻地。冯铺街的集市功能日渐发展繁荣,同时也是冯铺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2000年,冯铺经管处被撤销后,冯铺街仍保持着商业生机,尤其渔需品、鱼饲料交易繁荣,街上居民达两千多人。

宝龙街:位于长岭岗以东之宝龙岗上,宝龙岗从北至南延伸到山村岗,延绵数千米,形似长龙而得名。新中国成立以前,这里就形成了贸易集市,称为宝龙集,因为过去的人认为早上说“龙”字不吉利,就将“宝龙集”称为“溜子集”。1949年至2000年,宝龙街一直是原宝龙乡级党政机关的驻地。2000年,宝龙经管处被撤销后,宝龙街仍保持着集镇地位,但由于离汪集比较近,商业交易没有往日繁荣。

白洋街 :因地处古“白洋湖”而得名,位于白洋村大李家墩。1949年至2000年,白洋街一直是原白洋乡级党政机关的驻地,使白洋成为当地的政治,集市贸易和文化中心。2000年,白洋经管处被撤销以后,白洋街仍保持着原有商业生机,街上居民近千人。

叶店街:叶店街位于复兴乡,属洪寨村。原为余家店附近的贸易场所。因居民多姓叶,又经营有方,其商业贸易逐渐取代了余家店,故名叶家店。1949年至2000年,叶店街一直是原复兴乡级党政机关的驻地。集镇上曾有供销社、副食店、食品门市部、棉花采购站,粮店等。1983年以后,经济文化和其他商业远比旧时发达。2000年,复兴经管处被撤销后,叶店街恢复原名叶家店,但仍然保持着当地集市贸易地位。

八里街:位于故倒水河畔的八里畈,属柏树村。1949年至2000年,八里街一直是八里乡级党政机关的驻地。20世纪50至80年代,属于计划经济时期,八里街设有原县供销合作社设置的百货商店,原县商业局设置的副食品商店、食品所和食品门市部,原县粮食局设置的粮店,县棉花公司设置的棉花采购站。八里街是附近居民的集贸场所。2000年,八里经管处被撤销后,八里街恢复原名张家店,张家店仍保持着比较兴旺的商业生机。

陈墩岗: 亦称岗上湾。陈墩岗属陈墩村,居民多姓张。1983年以后,李集、孔埠等集镇通向行政村的道路可以通汽车和拖拉机。至1985年止,陈墩岗是孔埠到陈墩、李集到陈墩与新施公路的接口。起点为辛冲街道单岗,终点为陈墩岗的问津大道,于2016年10月建成通车。从1985年开始,陈墩村及附近居民搬来陈墩岗从事商贸活动,现已成为较大的集镇。

消失的集镇

陶家河街:位于倒水故道东支流河畔。解放前,因该河道可直达长江,水上舟楫便利,陆路河堤宽敞,故成著名水埠,形成陶家河街,为远近贸易场所。原有众多店铺、如货栈、鱼行、花布行、豆腐坊、六籽行、诊所、肉店、仅肉店就有8家。新中国成立后,集市渐废。部分商店及附近的白衣庵,被拆除用于修建汪集供销社和汪集粮管所。

圯圮河街:俗称咀子河街,因集镇上居民多姓童,亦称童家弄口。位于今安仁村与咀阜村之间,是圯圮河岸上的一个小集镇。集镇狭长,铺面相对,形如巷子。旧时,圯圯河街上有商铺、作坊、鱼行等,集市比较繁荣。

童家咀街:位于湖东村境内,旧时为小集镇,新中国成立以后为自然村,名童咀老街。因沿湖码头兴起后被废弃的集镇:汪集地处涨渡湖区,过去有陶家河.童家咀.兑公咀.安仁湖.江家咀.鲍家集.蔡何集.袁家咀.万家汊.游家汊等沿河沿湖集市,1985年以前的新洲,实行“以粮为钢,粮棉并举”政策,这些集市被废弃。1949年以后,与集镇生存有关的商民、渔民转向务农,集市渐废。

双河街:位于双河村徐大沙湾。1951年至2000年,双河街一直是双河乡级党政机关的驻地,使当地成为当地的政治,集贸和文化中心。2000年,双河经管处被撤销后,由于双河离孔埠、长岭、新街比较近,集市功能废弃.

武汉市新洲区和各街镇政区的建置和演变(八)—汪集街道

千古扬名新洲 2024年12月03日 17:07 湖北 听全文

汪集街道

元末,有土著瞻、沙二姓在此开饭店,称瞻沙店。明代,江西移民万氏迁居詹沙店,从事小规模商业经营。清中期,詹沙店南面下集的汪姓商民逐渐迁至詹沙店,后渐成集市,因集市上汪姓居民居多,遂更名汪家集。1951年,设立新洲县八区(汪集)。八区辖汪集、杨桥、陈墩、冯铺、西湖、蒿湖、宝龙、复兴、白洋、金楼、如意、咀阜、安仁等 13个乡。1956年,新洲县八区改设汪集指导组。汪集指导组辖汪集、复兴、白洋、宝龙、冯铺、双河6乡。

1958年,撤销汪集指导组,改设区镇级汪集人民公社1961年,汪集公社改设汪集区。汪集区辖汪集、长岭、复兴、冯铺、宝龙、白洋、双河7个乡级人民公社,另辖莲湖畈农场。1975年,撤销汪集区,设立区镇级汪集人民公社,辖汪集、宝龙、冯铺3个管理区和莲湖畈农场;析出长岭公社划属区镇级张店公社管辖,析出双河和白洋两公社划属区镇级孔埠公社管辖,析出复兴公社划属区镇级联合公社管辖。撤销仓埠区,析出孔埠和八里两公社划属区镇级孔埠公社管辖。孔埠公社辖白洋、双河、八里、孔埠4个管理区。

孔埠社区

原新洲县区镇级孔埠人民公社简介

孔埠位于故倒水河西岸,明代有孔姓在此开店,名孔家店。清代水埠繁忙,集市兴隆,名称孔埠。 1951年,设立孔埠、八里乡属新洲县十区(仓埠)。 1956—1974年,孔埠、八里一直隶属于仓埠指导组(公社、区)。1975年,撤销仓埠区,析出孔埠和八里两公社划属区镇级孔埠公社管辖。撤销汪集区,析出白洋和双河两公社划属区镇级孔埠公社管辖。孔埠公社辖白洋、双河、八里、孔埠4个管理区。

1984年,孔埠公社改设孔埠区,原管理区改设乡,辖区不变。1986年,孔埠区改设孔埠镇,原乡改设经管处,辖区不变。2001年,撤销孔埠镇,并入汪集街道。1984年,汪集公社改设汪集区,辖汪集镇和长岭、复兴、冯铺、宝龙4个乡。1986年,撤销汪集区,设立汪集镇。汪集镇辖汪集、宝龙、冯铺、复兴4个经管处。析出莲湖畈农场和滨湖村划属大埠镇管辖。1999年,汪集镇改设新洲区人民政府汪集街道办事处。2000年,镇辖经管处被撤销。2001年,孔埠镇并入汪集街道。

本期为武汉市新洲区和各街镇政区的建置和演变的第八期,千古扬名文化传媒将会持续发布新洲区的历史变迁,详情请点击下方浅蓝色字体,了解更多新洲区历史。

下期预告:

武汉市新洲区和各街镇政区的建置和演变(九)

—涨渡湖街道

0 阅读:0
棕皓说你好的

棕皓说你好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