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金瓶梅词话》第93回之一之为甚,岂可再乎?

文一史二ywh 2025-02-16 13:02:56

陈经济把父亲昔日的好友杏庵老者馈赠给他的银钱衣物鞋袜,没用几天的工夫就都给糟蹋掉了,到头来依然是浪迹在清河县城的街头,靠沿街乞讨为生。

这一日,这陈经济又从王杏庵老者门前经过,老者正巧又站在门首。

陈经济过来给杏庵磕头,老者见他跟上次见到的时候一样,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浑身冻得瑟瑟发抖。

杏庵老者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还关切地问道:“陈大官,做得买卖如何?房钱到了,来取房钱来了?”

陈经济脸皮再厚,此时也是无言以对。老者再三询问,才如此这般,把情况说了。

杏庵老者听了也不由得恨铁不成钢,直言陈经济这个样子,实在是“教人耻笑,有玷你父祖之名”。但说归说,看着自己故人的小孩陈经济也实在可怜,又吩咐家中小厮拿饭来,让陈经济吃了个饱。

吃完了饭,杏庵老者又给了陈经济一条袷裤,一领白布衫,一双裹脚,一吊铜钱,一斗米,再次嘱咐道:“你拿去务要做上个小买卖,卖些柴炭、豆儿、瓜子儿,也过了日子,强似这等讨吃。”

这一次从老者馈赠的东西看得出来,杏庵是有所考虑的,跟上次相比主要表现在“一少一多”:少了一两银子,而多了一斗米。大概是担心陈经济拿了银子又到处去挥霍,还不如直接给他米,解决他的生存问题。

有鉴于上次陈经济不听劝告,所以这次老者在措辞上特别加上一个“务要”,用祈使的语气加以特别的强调。

可惜,陈经济的确是不可救药了,再一次辜负了自己父亲的老友杏庵老者的信任。

作者兰陵笑笑生写道:“哪消数日,熟食肉面,都在冷铺内和花子打伙儿都吃了。耍钱,又把白布衫、袷裤都输了。大正月里,又抱着肩儿在街上走。”

这一日,陈经济又走到杏庵老者那里,也知道不好意思来见他,便在老者门首的房屋山墙的墙根底下,向着日头站立取暖。

杏庵老者其实早已看见陈经济在那,也不叫他,就这么冷眼瞧着,看他到底究竟要如何。

良久,陈经济挨挨抢抢到了老者跟前,“挨挨抢抢”这词用得极好,一个动作就写尽了陈经济当时的落魄潦倒,加上羞愧难当的复杂神情状态。

陈经济到了老者跟前,依旧趴在地下磕头。这一次杏庵老者再好的脾气修养,也经不起陈经济这样的欺骗打击,所谓“再一再二,不可再三”,毕竟每个人都是有自己做人的底线的。

杏庵老者有了上两次的教训,知道给钱给物对陈经济来说,终究不是长久之策,便说要介绍一个去处给他,只是不知陈经济愿不愿去。

陈经济现在是走投无路,仿佛溺在水中,见杏庵老者如此一说,就像是见到了救命稻草,自然是千肯万肯。“若得老伯见怜,但安下身,小的(都没敢自称小侄了,陈经济卑微以至如此)情愿就去。”

原来,距离清河不远的临清码头上,有座晏公庙,庙主是一位任道士,与杏庵老者相交极厚,这个任道士手下也有几个徒弟徒孙。如果陈经济愿意的话,老者打算备份礼物,明日就把陈经济送到晏公庙与任道士做个徒弟。

陈经济一听,自是满口答应。

此处的情节,不知作者是否受到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中,鲁智深出家五台山的影响。陈经济与鲁智深都是被迫出家,不过一个是当道士,一个是当和尚罢了。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