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中吉乌铁路历经27年才最终敲定,即将开建竟是中国做出了“轨距”让步,可为何说这是“明智之举”呢?
最早于1997年就提出的中吉乌铁路设想,是在当时召开的“欧洲—高加索—亚洲运输走廊组织”会议上,作为亚欧铁路连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提出的。
这一设想不仅能够进一步加强欧亚之间的陆上贸易交流,而能够进一步带动“盘活”整个中亚地区的发展,至少能直接促进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的发展。
然而如此有利的建设项目,除了前期的可行性论证以外,迟迟没能开建的原因除了资金问题,居然还有铁路轨距的阻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666df4329095906139959cfacf06b6c.png)
由于中亚国家之前都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一直采用的都是俄制1520mm轨距的宽轨,而我国发展铁路时所采用的是1435mm的标准轨距。
这就导致了双方在建设跨境铁路时,究竟应该采用哪种轨距产生了分歧。其实如果从我国的角度来说,全部采用标准轨距,将极大有利于我国的班列出入境便捷。
按理说苏联已经解体,中亚国家没有必要一直坚持俄罗斯的宽轨铁路,并且吉乌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自苏联解体后也没怎么建设铁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c554308cfbe95e4db663c8adf8379f2.png)
如果果断放弃宽轨,不仅不会对现有铁路产生多大影响,同时接受中国为主导的中吉乌铁路建设,也能获得更多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日后各方的合作氛围也更加融洽。但问题却并没有这么简单。
中吉乌铁路究竟有多重要,为何中国甘愿在“轨距”上让步,促成铁路建设对中国又有何重大影响?
为了这条铁路的建设,中国最终还是选择了让步,选择了折中的标准轨与宽轨相结合的方式。并且选择了向西北延伸绕行的北线方案。
从中国的新疆喀什出发,经中吉两国边境的吐尔尕特山口,到达吉国境内的马克马尔进行换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88a8c666e0f8aad00e01d3b8a21f66a.jpg)
因而从中国境内出发到达此地的轨距采取的是标准轨,之后由此再穿越吉国边境的贾拉拉巴德,最终到达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安集延,则采用宽轨轨距。
整条铁路的全长达到523公里,在中、吉、乌3国境内的距离,分别为213公里和260公里以及50公里。如果按照各国原先的轨距标准,应该是宽轨占据的份额更大。
但说是中国让步了,实际上整条铁路的轨距分布,完全显示了外交策略上的精致折中原则,属于是各让一步的状态。
但其实从投资角度来看,尽管是采用的三国共建企业运作,即BOT模式。
而中国直接出资23.5亿美元,是出资额最多的一方,原本应该更强势一些,能做出让步也是体现我国的格局与胸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b1974b38338a8e155582fbdf4e1c6cd.jpg)
当然生意归生意,我国因此占据51%的控股主导权,并获得该铁路的实际运营权,也不算吃亏。相比于轨距问题,铁路能否建成对我国更重要。
一旦建成将使得中欧之间的货运路程缩短900公里,相当于节省了7到8天的货运时间,对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和西部大开发至关重要。
轨距为何会成为中吉乌铁路重大阻碍?我国做出让步后,还会产生哪些意想不到的影响?
事实上这条铁路的建成,不光会影响我国新疆进一步对外经济开放发展的大局。更影响中亚国家对我国的能源矿产出口,以及我国向西拓展进入中东、欧洲的商品出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67c3e33591aa31b12bfdb67ec9e9095.png)
对吉、乌两国而言也是巨大经济利益,别的不说,根据预估,建成后吉尔吉斯斯坦的年货运量可达1300万吨。
光是过境费的收益,一年就能达到2亿美元。而乌兹别克斯坦如果也进一步延伸向欧洲的转运路线,也将同样获得收益颇丰的过境费用。
要知道这不只是中国和吉、乌两国的货物、客运流通,更是中国与中亚乃至整个欧亚之间的进一步连通,其中未来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可想而知。
像吉、乌两国2023年的GDP只有139亿和908亿美元,中国能够带他们共同建设铁路简直就算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7dcec2b6918f908ba37e2efb169351a.jpg)
但是这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地缘战略,尽管苏联已经解体,但俄罗斯依然将宽轨标准视作其对中亚政治、地缘影响力的重要构件。
中亚各国也在安全领域更倾向于不打破对俄罗斯的这层关系,因而轨距的阻碍就上升了一个高度。
但是最终中国作出让步,放弃全线使用标准轨,虽然造成的转运,会产生运输效率的折损。
却也明确表明了我国对于周边国家没有任何政治企图,更多的是想在友好的合作下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互补的共赢。
相信随着中吉乌铁路的建设,也能让周边国家不断看到中国的真诚与合作之心。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中吉乌铁路为何延宕25年? 一个微妙技术细节揭开更大真相
https://www.essra.org.cn/view-1000-4382.aspx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0597b61df6f4256b537237d92af1bb7.png)
百度百科,中吉乌铁路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0%89%E4%B9%8C%E9%93%81%E8%B7%AF/4097256?fr=ge_ala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cbad95a46d653dc6105b378d3c5cf5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