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写了首打油诗,沈万三不当回事,他哥却叫他赶紧跑

顾议史吖 2025-02-07 11:20:49

元末明初那时候,富商沈万三可是名声响当当,民间传说他有个聚宝盆,啥东西放进去再拿出来就成宝贝了,当然这只是因为沈家太有钱,大伙传着玩的故事。

那么,沈万三到底多有钱呢?那真叫一个富可敌国。在朱元璋还没当上皇帝,天下混战的时候,沈万三作为商人,也得找个靠山庇佑自己。一开始,他把宝押在了张士诚身上,给了张士诚不少银子支持他成事。可惜啊,张士诚最后失败了,沈万三这投资也就打了水漂。不过这沈万三脑子转得快,张士诚一败,他马上就转投朱元璋了。

朱元璋刚登基那会,想大修南京城的城墙,可这得花不少钱,得考虑国库的情况。结果朱元璋刚提出来,户部大臣还没说话呢,沈万三就站出来了,一开始说城墙的钱他全出。朱元璋一听,眉头就皱起来了,沈万三也感觉到不对劲,赶紧说自己出三分之一的钱。朱元璋正愁没钱呢,有人愿意当这个冤大头,那自然是高兴得很。毕竟当时战争还没完全结束,朝廷正缺钱呢。

沈万三帮着修完城墙那部分后,朱元璋可高兴了,大办庆功宴,还亲自给沈万三敬酒。这时候问题就来了,皇帝给你敬酒那是多大的荣耀啊,历史上能有这待遇的人可没几个,可沈万三就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朱元璋敬酒的时候还说沈万三是“白衣天子”,白衣就是老百姓,这和朱元璋自己的出身联系起来,其实是有深意的。沈万三后来虽然惶恐了一下,又给大明送了不少银子讨好朱元璋,但他就是没看透朱元璋的心思。

后来民间流传起一首朱元璋写的打油诗:“诸臣未起朕先起,诸臣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沈万三的哥哥沈万二听完,那可是惊出一身冷汗。他赶紧找到沈万三,把这首诗说了,还告诫弟弟赶紧逃命,说皇帝可能要对他们动手了。可沈万三听完却不当回事,还笑话哥哥,觉得自己和朱元璋关系好,又给大明出了那么多钱,朱元璋肯定不会处置他。

沈万二虽然在商业头脑上比沈万三差一些,但政治头脑可比沈万三强多了。他一下就察觉到皇帝这首诗不简单,皇帝可是九五之尊,整个天下都是他的,怎么可能真羡慕一个江南商人呢?可沈万三根本听不进去哥哥的话,被权势迷了眼,不愿意离开政治中心。

后来又出了件事,彻底让朱元璋容不下沈万三了。沈万三除了钱也没啥别的,讨好朱元璋的办法就是出钱。可有些钱能出,有些钱那可不能出啊。大明刚建立,百废待兴,但朱元璋再没钱,军队的钱还是能拿得出的。这沈万三却拎不清,居然提出要替朱元璋出钱犒劳军队。朱元璋心里肯定不高兴,但没表现出来,就问他百万大军你每个人都能给银子吗?沈万三还挺不客气,直接说每一军犒金一两。这可不得了,就算他沈万三富可敌国,也没资格替皇帝犒劳军队啊,他不过就是个大臣。朱元璋本来就多疑,在他眼里沈万三这就是僭越,当场大怒,把沈万三关进了大牢。

朱元璋本来就对江南这些商人虎视眈眈,沈万三更是重点关注对象。就在朱元璋要处死沈万三的时候,马皇后站出来替沈万三说好话。马皇后觉得沈万三对朝廷有功,又没政治根基和背景,民间也都传富不过三代,这种人让他自生自灭就行。在马皇后的劝说下,朱元璋把沈万三流放到了云南,沈万三就在那当流放犯人度过了余生。

再看沈万二,听弟弟不听劝后,回到家就开始收拾行李,第二天就忙着变卖家当,不到五天就把一切都处理好了。他还挺有远见,买了艘大船,趁着夜色带着家人远走高飞,从此世上就没沈万二这个人了。

这事儿啊,咱得好好琢磨琢磨。和帝王相处,那分寸可得把握好了。沈万三要是能早点认清自己的身份地位,不贪图那些虚无的权势,像他哥哥一样急流勇退,说不定也能有个好下场。大家说说,要是自己处在沈万三那个位置,会像他一样看不清形势,还是能像沈万二一样早早脱身呢?

0 阅读:0
顾议史吖

顾议史吖

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开的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