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发射洲际导弹,美方批准机密核战略,拜登致电中国提上日程

王鹏说各国关系 2024-10-07 17:30:40

近期,中国成功发射了1发洲际弹道导弹,这一举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美国最新核计划曝光,矛头直指中国。这些事件不仅关乎国际安全,还对中美关系的发展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美国此次的核战略调整有哪些需要关注的信息?中美关系又会有怎样的走向?

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1发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海域。这是中国时隔44年来,再次在海上发射洲际弹道导弹,标志着我国军事能力的显著提升。中方对此表示,这次导弹发射属于年度军事训练的例行安排,完全符合国际法和惯例,并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

有分析机构根据相关的空域警告,推测导弹的飞行路径。这枚导弹被认为是从海南省发射,射程约为1.2万公里,目标位于南太平洋的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附近。外界普遍认为,这次试射的导弹型号与东风-31AG相似,采用了陆基公路机动发射中的无依托野外发射技术。这表明中国在核反击能力的生存性上,正在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改进。

我国核政策明确承诺,我国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然而,这一政策也带来一个重要的安全考量:如果对方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是否具备足够的核反击能力?因此,确保机动发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发射车、列车发射和山洞隐藏等手段,都是为了提高核反击的生存能力,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有效反击。

与中国相比,美国在核战略方面则显得更为“激进”。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在8月批准了一项机密核战略计划,首次将美国的威慑战略重心转向中国。这一名为《核武器使用指南》的文件,尽管仍处于高度保密状态,但从美国高级官员的表态中,可以窥见其中的端倪。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官员提到,这份文件考虑到了新核时代的现实,特别是中国核武库的规模和多样性显著增加。

美方对于核武器的态度,显然是受到其“枪文化”的影响:我有枪,你不能有枪,如果你有枪,那么我的枪必须更快更强。这种逻辑也反映在它的核政策当中,美国一直试图在核武器方面保持优势。正如我外交部发言人所指出的,美国借“中国核威胁”之名,扩张自身核武库,试图获得战略优势。

在全球呼吁核“降温”的背景下,美国的举动无疑显得格外刺眼。以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也就是所谓“奥库斯”为例,旨在为澳大利亚提供核动力攻击潜艇,这一行为打破了美国长期以来对核扩散的禁忌,某种程度上向世界发出了错误信号。

此外,美国在中国国庆日的祝贺表态上,也表现出微妙的变化。过去几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常会在国庆前发表祝贺声明,但今年却是在国庆日后的第二天才发表简短的祝贺。这一变化引发了外界的广泛解读,似乎暗示着中美关系的某种紧张加剧。

不过,还有一个消息值得关注。有报道称,中美双方计划在未来几天内安排两国元首通话,这或许是双方在复杂局势中寻求沟通与对话的尝试。无论局势如何发展,就像此前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所说那样,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而理解是信任的前提。

谢锋大使强调,“国与国打交道,首先要回答好彼此是伙伴还是对手这个管总的问题,如果衣服第一粒扣子没扣对,剩下的都会扣错。”显然,到底如何定义彼此的关系,是未来美国在中美交往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火箭军的导弹试射与美国核战略的调整,都是国际安全形势中重要的风向标。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反映了各国对核武器态度的转变,也为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但不管怎样,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开放的沟通渠道与相互尊重,仍旧是维护国际稳定与和平的关键,放下狭隘的零和博弈思维,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实现相向而行、合作共赢。

0 阅读:19

王鹏说各国关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