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考上公务员了吗?

渤晨谈商业 2024-03-24 19:13:23

其实皮总不想写这个问题的,因为今年考公务员的人突破了200万,一些热门岗位的报考人数非常多,一个西藏的邮局系统公务员岗位都有5000多人报考,可想而知这个公考有多么的内卷了。

在相亲市场上,对一个人的职业其实是有鄙视链存在的,大体上公务员就是处在鄙视链的巅峰了,央企正式员工,国企正式员工都没有铁饭碗公务员来得实在。

近年来,“进体制”成为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职业目标。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编……不再需要父母“逼迫”,他们自觉自愿地投入进这些岗位的备考之中。

皮总清楚地记得我们那个年代,公务员还不用正式考试,很多都是普通社会招聘的,就这还没人去干,因为工资和待遇太低了,同时大家对于当老师也很抵触的,因为当老师操心,而且根本就发不了财,完全没有去南方打工赚钱,或者进央企国企收益高。

国家大幅度提高公务员待遇和国家公务员考试是同一时期,一起开展的政策,好像从那一年起,公务员编制也慢慢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尽管公务员一直是老一辈眼中最理想的职业,但年轻人发自内心地追逐和认同它的时间却并不长。从被迫到自愿,年轻人为什么会对公务员“真香”?

一、不想“996”福报的年轻人

近些年,社会上的主力变成了90后,00后,而且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很多领域都从增量市场,变成了存量市场,这就意味着行业内部的竞争就更加激烈了,如同互联网大厂们只要35岁以下的,科技公司们的996上班制度。

这让年轻人对未来的预期,逐渐变得悲观起来。“努力就能改变命运”这种话,早已丧失了说服力。

东亚三国,中国,日本,韩国,其实国内的竞争都非常激烈,不过日本由于经济起飞得比较早,人口增速下降得也比较早,年轻人对抗这种内卷的方式,更多的是啃老和躺平。

韩国年轻人则不同,他们仍然在走日本青年人的老路,卷得不亦乐乎,甚至韩国国内的年轻人自己调侃自己,如同大城市和财阀们的干电池。

中国年轻人对抗内卷的方式则更加理性,因为他们可以进入体制内,进入编制内,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铁饭碗和一份工作强度低的公务员工作。

前提是你要通过公务员考试。

当整个社会形成一股上升气流时,即使缺少上升意欲,也可以在不知不觉间随大气流一同上升,而当整个社会不再处于上升期的时候,只有上升意欲强烈并具有一定能力的人才能最终得到上升,不具备上述动力的人便只有跌落了。

尤其是中国现在的消费主义正方兴未艾,这种风气和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前非常相似,但是现在日本国内更多的人开始奉行极简主义,低欲望社会。

但是中国的年轻人,为了不“跌落”,只能不断努力。

可是大城市的高房价对于如今的年轻人来说是如此的遥不可及,当他们发现即使是996却无法换来自己在城市里交一套小公寓的首付的时候,他们选择了回到老家,踏踏实实得考一个公务员的岗位,退出大城市的内卷。

二、学历下沉

三十年前,也就是1991年,那一年的大学生们可以说是天之骄子,即使是大专生,都是各行各业抢着要的高精尖人才了,如果你有幸考上研究生,或者还出国留学过,那你基本上在国内就可以随便挑工作了。因为那一年的大学只毕业了60万人,而2021年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1000万。

海归满地走,博士不如狗,这不是玩笑话,而是如今人才市场上正在上演的现实。

如果说你是986,211毕业的,那么找到好工作的几率还会高一些,如果是普通的一本二本,基本上就是靠运气让工作挑你,而不是你去找工作。

但是如今的“考公”可以使他们免于“跌落”。而对于人数更多的,普通大学的毕业生来说,成为公务员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上升渠道。因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准入门槛一视同仁,没有第一学历歧视,也没有985,211的鄙视链,只要你是正规的国家本科毕业生,就可以去参加公务员考试。

毫无疑问,中国自从引入了市场经济体制,就无法避免地会出现贫富分化,而到了今天这个现象越发严重,且阶级也逐渐固化的时代。在技术革命带来的分化中,一部分人被彻底放逐,他们不是过剩劳动力,而是结构性的多余,这是一轮新的“自动化”,人在大规模地,进一步地被废弃。

以前的博士来社会上找硕士的工作,硕士就只能去抢本科生的工作,学历下沉就是这样来的。大学生去工地搬砖,去应聘扫大街,去菜市场卖猪肉等新闻这些年屡见不鲜,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大学扩招以后,考大学似乎是一件越来越容易的事情了。

如今,学历贬值已成为既定事实,“本科毕业”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早已毫无优势。许多人能选择的,只有薪酬低,工时长,甚至没有社保的工作。这样的工作显然并不能帮助他们在城市中立足。

尤其是对我们国家大量的二本高校而言,学生的分化,在入学前多半已完成。

但是,只要是本科毕业证,国家就认,同样你就能拿这个毕业证换来一张公务员考试的准考证,只要考上公务员上岸成功,就能获得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稳定收入、高标准的社保和公积金、正常的休假、食宿方面的各种福利待遇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三、对抗风险的最佳选择

其实对国内许多普通工薪阶层家庭的大学生而言,公务员不见得是最好的职业选择,但却是最能告慰父母的艰辛付出、最能兑现一纸文凭价值的途径。

就像是脱口秀节目上说的出国留学最让人恶心的不是花了120万,而是工作十年可能还挣不了这么多钱,同样的现在培养一个大学生,4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可能就会花费好几万,如果一毕业只能去3000一个月的工作,谁也不愿意去啊。

同样的,记得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间,大批中小企业停工破产裁员停薪留职,而形成了鲜明对比的则是央企国企编制即使不上班也照发工资,而公务员更是如此,不用去考虑由于市场不景气,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造成的失业,被辞退等问题。

虽然公务员不可能发什么大财,但是福利待遇和工资都能保证准时准点发放,每天朝九晚五,双休日,都是可以保障的,这对于新时代的年轻人来说,不正是和996相反的一种生活模式么?

为什么佛系,躺平等词语成了网络热词,其实就是如今的大城市里的高房价根本就没有让一个普通年轻人有任何留下来奋斗的欲望,努力一辈子可能就是成为了一个新的房奴,索性他们就躺平了。日本社会学者渡边纯一郎就提出,这是一种“希望的匮乏”。

国家的前途一片光明,自己的未来一片迷茫,这就是年轻人们面临的精神困境。

而且,皮总这么多年的人事工作经验来看,即便在国有体制外,绝大多数的工作也并不与“梦想”有关。创造的快感,自我价值的实现……可以提供这些意义的工作并不常见。

考上公务员,在年轻人群体中似乎更多的是一种“理性养老”的选择,因为他们努力过,奋斗过,最后发现自己的理想和现实差的太远了,也就失去了动力,还不如早早进入体制内,成为编内人员,享受简单的生活和普普通通的人生。

尤其是现在五险一金都无法普遍保证的就业情况,还有大量的劳务工,派遣工,合同工,甚至是临时工等,面对着随时可能被裁掉的风险,似乎只有考公务员才是唯一的选择了。

这只是对抗风险的最佳选择。

结论

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他们独有的烦恼。

每年过年的时候大家聊起来,谁谁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公务员,绝对就会成为众人艳羡的焦点,因为这意味着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稳定收入、高标准的社保和公积金、正常的休假、食宿方面的各种福利待遇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有上进心的,背后家族有些关系的,甚至还可以在体制内继续向上发展,升迁,好像也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目标。

只不过如果大家都热衷于考公务员,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绝对算不上什么好现象,尤其是现在博士学历,硕士学历的毕业生也都在往公务员考试这个独木桥上面挤。

如同工业革命后,英国街头失去工作的纺织女工们一样,蒸汽和水力驱动的纺织机代替了人工,这些人注定被划归于结构性的多余了,而被工厂主无情的抛弃了一样。

现在的年轻人们也要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努力避免成为那些注定被时代抛弃的一部分。

0 阅读:0

渤晨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