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讲到,自从尼克松提到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后,美国对外政策核心就是一个一个的削平,除掉他之外的其他力量中心,以保持他的霸权地位。我看回复当中有不少的朋友对我这个观点有质疑,其中有人说你能不能实事求是一点,如果拜登连任了,那乌克兰局势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任美国总统是怎么样铲平欧盟,铲平欧洲的?当初爆发科索沃战争的时候,那个时候美国总统是是克林顿,是民主党的,科索沃战争打趴了欧元,这个说法应该说争议不大。
再往后看中东的两次战乱,一次是叙利亚的战乱,一次是利比亚的战乱,利比亚搞倒了卡扎菲,叙利亚当时是想搞倒巴沙尔的,只不过那一次没有搞成,这两次战乱都是在谁的任上呢?都是在奥巴马的任上,也是民主党的总统。可能有人说这跟欧洲有什么关系吗?两次战乱的一个间接结果就是大量中东难民涌入了欧洲,欧洲被搞得一团糟。现在万斯又在指责欧洲的移民政策,所以回想起来是不是有点搞笑呢?
再想一想就是当下的俄乌冲突,最早把俄乌冲突搞起来的是谁,如果从最初的布局来说,还是奥巴马,当然仗打起来是在拜登的任上,要说拜登如果连任会和当下的局势不一样,其实你只要想一想,当初把“北溪”管道炸了这个事是发生在谁的任上?是不是就在拜登的任上,所以说俄乌冲突这个仗一打起来,最后的结果基本上就定了80%了。
如果大家有兴趣往回倒一倒的话可以看到,我在这一仗刚打起来的时候就说过,这一仗大概率的结局,是打到最后美国把乌克兰卖掉,再出现一个现代版的“慕尼黑协议”。现在看一看,是不是正在朝这个方向走呢?如果拜登连任了,可能方法上、手段上会与特朗普不一样,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一样,只要最终无法把俄罗斯打垮,那么最终结局必然就是这样的一个结局。
所以不要管是哪一个总统,不要管是哪一个党派,说的可能不一样,手段、手法可能不一样,但是大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走向是不会变的,就像接下来美国对中国也是这样,别管是哪个党派的总统,手法、手段可能不一样,但最终的目标都是一样的。讲这些是我个人的观点,跟大家商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