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视觉,华夏文明从伏羲传承到王阳明的“智慧泉眼”

宇程 2024-07-04 20:42:23

华夏文明有一条智慧传承的隐性路径,从伏羲、贾湖遗址,到轩辕黄帝,再到老子、孔子,再到王阳明,其中蕴含着“智慧泉眼”——内在视觉开发与应用的秘诀,这是“人工智能时代”未来人类教育的方向,告别知识灌输,真正开启人的智慧。

如果“易数文明”的起源,可以确定在伏羲时代,那么与这种文明相匹配,必定存在着一种“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方法。

没有这种方法,是不可能认识到“易数文明”背后的“重叠结构世界”这个广义物理学背景的。

而一旦“心智系统转换”方法确立,其中最基础的训练,就是“内在视觉”的开发、强化、应用。

这是可以确定的结构性关系。

在贾湖遗址考古中,就发现了代表着“内在视觉”的一个很关键的刻符,就是上图中接近30度夹角的“目”字。

这个“目”字在之后的历史传承中再次出现的时候,就是甲骨文“德”字中间的那个“目”,请看下图:

或者说“临”字头上的“目”字,请看下图:

这一系列“目”字,代表的都是“内在视觉”,而不是常规意义上肉眼的视觉。

这种“内在视觉”的涵义,一直延续到了老子与孔子时代。

在古老的《老子》版本中,“德”字都包含着“内在视觉”的涵义。

《论语》《中庸》里“子曰”中的“德”字,也都包含“内在视觉”的涵义,与我们所理解的“德”字的常规字义是完全不同的。

而到了王阳明这里,他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我们深究其中的内涵,也都包含着“内在视觉”的涵义。

特别是“随感而应无物不照”,这个“照”是什么涵义?

就是“内在视觉”在“意识空间”内的照见。

而“心外无物”这句话中呢,隐含了“心内之物”的概念,对“心内之物”的“知”,是“致良知”的“知”。

这个“知”,并不是语言性的思维,而是一种“内在视觉”对心中之物的直接的“看”。

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其实就是一种以“内在视觉”为主所得到的一种“知”,这种“知”是“良知”,并不是常规意义上我们所说的“知道”的“知”,那是缺乏“内在视觉”体验的。

“良知”是以“内在视觉”为基础的一种高端的认识模式。

所以,王阳明说“随感而应无物不照”,这个“无物不照”的“物”就是“心内之物”,而“照”就是“内在视觉”的“看”。

把这个“内在视觉”把握住了以后,从伏羲、贾湖遗址,到轩辕黄帝,再到老子、孔子,再到王阳明之间,我们就抓住了一个很核心的元素,就是“内在视觉”。

把“内在视觉”开发出来,体验到了以后,我们再去看王阳明、孔子、老子、贾湖刻符,再去认识伏羲时代的“易数文明”,以及他的“心智系统转换”,就会发现,是非常清晰又明确的一个“智慧泉眼”,那就是“内在视觉”。

华夏文明之所以一直延续,就是因为华夏民族中的杰出人物,他们的“智慧泉眼”一直在他们的时代中喷涌。

所以,我们在前一篇文章中说,华夏文明有一条“隐性传承”的路径。

这条“隐性传承”的路径,其实就是由蕴含在每个人意识中的“内在视觉”的能量形成的。

有了“内在视觉”能量的作用,即使在文本传承、老师亲授,这样的“显性路径”被断绝了以后,还是会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在特定的人物身上发挥作用,因为有些人的“内在视觉”天赋是特别强的。

我们相信像王阳明这样的天才,他的“内在视觉”就是超强的,在特定的一些外部环境作用下,他的“内在视觉”被发掘出来以后,他就能体验到源自华夏文明最本源的伏羲时代的“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相同体验,而且能够运用出来,运用到他的生活、工作实践中,并且取得非常大的成就。

这个“内在视觉”就是一个关键因素。

所以,我们不要去迷信那种文字上的东西,真正的老师,就是你自己的“内在视觉”,每个人都有。

孔子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这个“德”不是品德,连朱熹都觉得这不是品德,所以他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注解了一句很模糊的解释“德,谓调良也。”

在调什么良?什么是良?他没讲清楚,他也不知道,但是已经明显感觉到这个“德”不是品德,也不是道德。

其实,这个“德”指的就是“内在视觉”。

老马识途——对于马来说,马的“内在视觉”就是记得住路,有“路”的内在视觉记忆,这就是好马之所以被称为好马的核心原因。

而孔子说这句话的用意,实际是在说:连马都有“内在视觉”,人怎么会没有“内在视觉”呢?

“内在视觉”这种“智慧泉眼”每个人都有,只是喷涌的强度各自不同,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来自我们祖先的“隐性传承”的强大引导力。

对“德”字表示的就是“内在视觉”的详细论述,发布在视频专栏《“黄帝密文”识字班》第22集。

4 阅读:62

宇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