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新能源销量TOP10:吉利星愿力压ModelY,小米S7入围前五

车市白话笔记 2025-02-19 05:21:38

受到春节前消费淡季以及以旧换新政策调整的影响,2025年头一个月的国内车市遭遇了整体销量同环比“双降”,不过,新能源车型整体依旧74.4万辆的零售量,实现了10.5%的同比增长,渗透率维持在了41.5%,创造了历史1月最佳水平。更重要的是,自主品牌凭借着更加精准的定位与价格不断下沉的技术创新,在纯电、混动(插混/增程)领域全面开花,在该月前十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接下来,我们就看看1月新能源车市场的TOP10:

吉利最近一年加速转型的步子算是走对了,多个细分市场的同步推进,使得其抢占了2025年1月新能源TOP10的三个名额:吉利星愿(28146辆/第一名)、吉利银河星舰7 EM-i(20328辆/第五名)、吉利熊猫(15932辆/第八名):其中,星愿作为纯电轿车新晋销冠,凭借其够低的门槛与精致小巧的车身,精准切入到了城市通勤群体之中,而长达410km的CLTC纯电续航、0.35小时的领先快充效率,加上标配Flyme Auto智能座舱,都让它成为了不少家庭与年轻人代步的不二之选。

星舰7 EM-i作为吉利银河品牌的全新力作,凭借着过硬的新架构与不少越级配置,提升了家庭紧凑型SUV的上限,像有14.6英寸大屏支持的Flyme Auto、智能座舱、对于HiCar互联的支持,还有最大2065L的超大后备厢与雷神EM-i超级电混带来的高效率等等,都让其成为了宋家族最主要的劲敌。

熊猫与星愿一样,它的入围代表着纯电代步市场的进一步扩张,比起宏光MINIEV,熊猫有着更个性化的视觉表达,而且更大的体型也能让内部空间得到一定优化,并通过最大800L的后备厢兼顾一定多用途需求。只不过,未能突破三门限制的它或许会对产品上限略显尴尬。

特斯拉Model Y(25694辆/第二名)虽持续经历着同比下滑,但仍是非自主品牌中唯一进入前十的车型。无论是660km的长续航版、还是实际智驾能力持续领先的FSD,都在面临国产新势力的崛起时抗住了压力,而随着中期改款到来,其在接下来几个月内的后劲儿或将帮助它重返冠军地位。

五菱宏光MINIEV(24924辆/第三名)作为微型代步车的绝对王者,虽在过去一段时间遭遇了内外夹击,可依旧凭借多代车型在售、最长300km续航等优势稳居微型车市场霸主地位,而随着四门版的到来,其上市后势必会掀起五菱代步的又一浪潮。

小米SU7(22897辆/第四名)以小米首车身份,交出了800km续航、2.78秒破百性能等超级成绩单,迅速在高端纯电轿车市场出圈。而且比起一众主机厂的竞品,车辆对于小米生态的全方位支持,也持续吸引着“米粉”的关注与青睐,成为了20-30万元级市场的最大“黑马”。

比亚迪虽然因为智驾版与产品集中上新等原因而遭遇了短暂遇冷,而被挤出了新能源前五,但其依旧拿下了新能源市场TOP10中的三个名次:比亚迪海鸥(28146辆/第六名)、比亚迪秦L DM-i(28146辆/第七名)、比亚迪宋Pro DM-i(28146辆/第九名):三款车虽不是同一平台生产,都依靠着DiLink+DiPilot双智能系统、刀片电池以及高集成度的电驱,在三个细分市场分别斩获头部成绩单。其中,海鸥有着视觉上的个性,让通勤代步更年轻化;而宋Pro则能提供更多家庭用车场景支持,强调整体的高性价比。

至于说比亚迪秦L,则在运动化个性改造后满足了更多年轻家庭在审美、在智能等层面的进阶需求,关键在于,第五代DM技术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箱油”革新,也让新能源迈入了“无焦虑时代”。

小鹏MONA M03(15225辆/第十名):在失掉中高端市场的腹地后,M03帮助小鹏成功杀回到新势力头部,10-15万级市场中,它不仅带来了运动化的个性设计,更是把XNGP高阶智驾加入车辆之中,让普通用户也能达成高阶,说着全民智驾第一枪是它打响的也不为过。

写在最后

2025年的第一个月,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前十当中,自主车型便占9席、仅存的特斯拉Model Y本质上也不是合资,这也足以凸显自主品牌在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中的显著领先优势。与此同时,除了纯电版车型外,插混、增程等动力形式也凭借着无续航焦虑持续渗透。但毫无疑问,智能化已经成为新能源下半场竞争的重中之重,而当2025年正式进入到“全民智驾”元年,谁能够大胆下沉、持续创新,谁才能在这场“智电马拉松”里笑到最后。

0 阅读:0
车市白话笔记

车市白话笔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