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46年,桓温准备讨伐成汉帝国,几乎所有手下干部都认为不可行。江夏(湖北省云梦县)相袁乔建议说:
攻取天下这样的大事,本来就不用跟那帮凡夫俗子商量,干大事的、有智慧的人,自行决定便是,等大家都同意了,黄花儿菜都凉了。现在,我们的敌人,就是北方的后赵和蜀地的成汉而已。成汉虽然地势险要,但综合实力比后赵差远了,我们要平定天下,应该先搞掂容易搞掂的那个。并且,成汉的伪皇帝李势,就是个浑球,不但老百姓与他离德,就是他身边儿的臣子们,也与他离心。李势仗着地势天险,位置偏远,根本就没怎么做战争准备。我们派出精锐部队一万人,轻装速进,等他察觉之后,我们则早就穿过了险要之地,一战就可将其活捉。
蜀地物产丰富,人口众多,诸葛亮靠此地与中原抗衡,如果我们拿下这里,是对帝国的巨大贡献。很多人论及此事,担心我们一旦西进,后赵胡人可能会乘虚南下,这是扯淡的看法。胡人听说我们万里远征,必然会认为我们国内战备工作已经做好,他们绝不敢轻举妄动。即使有所侵扰,我们沿长江布防的军队,也足以抵御,您,没什么可忧虑的。
桓温采纳。
十一月,桓温率领益州(州政府设巴东郡,重庆市奉节县东)刺史周抚,南郡(湖北省江陵县)太守、谯王司马无忌,讨伐成汉帝国,向朝廷发出奏章后,立即行动。桓温让安西长史范汪负责留守事务,以周抚都督梁州四郡(汉中郡,陕西省汉中市;梓潼郡,四川省绵阳市;巴西郡,四川省阆中市;阴平郡,甘肃省文县。此四郡都在成汉帝国境内)诸军事,派袁乔率领二千人为前锋。
衣赐履说:注意,桓温伐蜀,根本没等朝廷同意就行动了。这种擅自行动的作派,哪个皇上对他能放心?
朝廷收到桓温的奏书,立即炸了锅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蜀道艰险遥远,桓温的兵力又不多,深入敌后,那不是抻着脖子让人家砍脑袋吗!只有刘惔认为桓温必然取胜。有人问他为什么,刘惔说:
桓温是个赌徒,精于赌博。他一旦下注,那就表示肯定能赢;如果没有把握,他根本就不会下注。因此,我断定,他一定能够平定成汉,只不过,以后朝廷想要控制他,就不容易了。
衣赐履说:庾亮、庾翼兄弟,主荆州十数年,只是小打小闹得点便宜,而桓温刚一上任,就打算灭了成汉,并且,还有这位刘铁嘴给出断语,似乎一口气吹过去,成汉帝国就能轰然倒塌,为什么?
我们摆一下成汉帝国近几年的情况。
之前,我们讲到,公元343年,成汉帝国皇帝李寿去世,儿子李势即位。
【这个李势还满帅的】
公元344年,李势改年号为太和,尊奉母亲阎氏为皇太后,册立妻子李氏为皇后。
成汉帝国太史令韩皓上书说:
火星在心宿,是上天谴责没有祭祀宗庙啊(荧惑守心,以过庙礼废)。
李势下令群臣讨论。相国董皎、侍中王嘏认为:
景皇帝李特、武皇帝李雄,创定国家大业,献皇帝李骧、文皇帝李寿,禀承国家政权,血缘都很近,不应当中断祭祀。
李势于是下令,恢复对大成始祖李特和太宗李雄的祭祀,但都改用大汉的称谓。
衣赐履说:解释一下,成汉帝国的奠基者是李特,李特的儿子李雄称帝,国号大成。李寿是李特老弟李骧的儿子,不是李特这一枝儿的。李雄的儿子李期即位之后,与李寿相互猜忌,进而火并,李寿胜出称帝,改国号为大汉,追尊老爹李骧为献皇帝,大汉始祖,而李特、李雄的庙,则称为大成庙。之后,李寿又把李雄所有的后嗣全部铲除,因此,对宗庙的祭祀,大约只祭汉庙,不祭成庙了。此番,因天象有变,群臣都认为应该恢复对大成庙的祭祀。
从某种角度看,这可能也是臣子们对皇上李势不满的表现。
李势一直没生出儿子来,公元345年,李势的老弟、大将军李广,请求老哥立自己为皇太弟。李势当时就火儿了,心说李广你脑子被驴踢了吧?你怎么知道老子以后生不出儿子来!于是,断然拒绝。
手下干部马当、解思明劝谏说,陛下的兄弟不多,如果把李广给废黜了,血缘亲近的支持者就更少了。哥儿俩甚至劝李势答应李广的请求。李势越发愤怒,怀疑这两个家伙是不是跟李广串通了啊,下令将马当、解思明斩首,诛灭三族。又派太保李奕进攻在涪城(四川省绵阳市)的李广,贬为临邛侯,李广就自杀了。
解思明被捕时,叹息说:
国家之所以没有灭亡,就是因为有我们几个在,现在危险了!
解思明在前往刑场的路上,面不改色,谈笑自若。史称,解思明有智慧谋略,敢于直言谏诤;马当素来能得人心,他们死后,官员和老百姓,无不哀悼。
公元346年,冬季,太保李奕在晋寿(四川省广元市西南)起兵造反,很多人响应,李奕兵众达到数万,进攻成都。李势亲自登上城墙抵御。李奕骑着马,直冲城门,守城士兵一阵弓弩,把李奕给射死了,于是,李奕部众溃散。
衣赐履说:史书上没交代李奕为什么要造反,但从李广、李奕、解思明、马当等人的身死族灭,能够看出,成汉帝国,庙堂和江湖,都不稳定。
李势下诏大赦,改年号为嘉宁。
史称李势骄奢淫逸,除了不操心国家大事,什么事都操心。整日居于深宫,很少与公卿大臣见面。昔日的臣子想提个建议意见唔的,根本找不着机会,身边儿跟着的,都是一帮马屁精和玩主,把李势伺候得很舒服,一时间,严刑与苛法并举,马屁与谗言齐飞,因此,宫廷内外,离心离德。
更绝的是,此一期间,成汉帝国境内,冒出大量獠族人,以前从没有人见过他们,仿佛一夜之间都从深山老林里跑了出来,从巴西到犍为(四川省彭山县)、梓潼,獠族人搭起十多万个帐篷,布满了山谷,根本制止不了,成为原住民的灾难。再加上饥荒,国境之内,一片萧条。
好,我们回到桓温这边儿。
公元347年,二月,桓温的部队抵达青衣(四川省乐山市)。李势大举出兵,派叔父、右卫将军李福,堂兄、镇南将军李权,前将军昝坚(昝读如赞,上声)等人,率军从山阳(峨眉山之南)开赴合水(岷江、青衣江合流处。四川省乐山市)。有将领建议,在岷江南岸设下埋伏,等待东晋军队。昝坚没有同意,率军从青衣江北的鸳鸯碕(今地不详。碕读如棋),渡江奔赴犍为。
三月,桓温抵达彭模(四川省彭山县南)。有人提议应该兵分两路,分头并进,用以分散成汉军队的力量。袁乔反对,他说:
如今,我们孤军深入万里,胜则建不世之功,败则全军覆没。这个时候,当然必须集中兵力,争取一战成功。如果兵分两路,则人心不齐,万一一方失败,另一方也跟着完蛋。不如全军共进,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统统甩掉,每个人只带三天的军粮,以显示誓死不回的决心,则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桓温采纳,留下参军孙盛、周楚,率老弱羸兵守卫辎重,桓温亲率步兵直指成都。
成汉帝国右卫将军李福,挺进彭模,孙盛等人奋力将其击退。桓温向前推进,遭遇成汉镇南将军李权,三战三捷,成汉军溃散奔逃,镇军将军李位都,向桓温投降。昝坚到达犍为,才知道桓温早就从另一条路奔往成都,于是掉头返回,等他到达成都,桓温大军已经驻扎在距成都十里的十里陌,昝坚的部队于是溃散。
成汉帝国皇帝李势,把全部兵众都调往成都的笮桥(成都东南二公里,笮读如昨)迎战,桓温的前锋部队出师不利,参军龚护阵亡,一支流箭射中了桓温的马头。兵众恐惧,就打算后撤,击鼓的哥们儿可能已经晕菜了,竟然误击了前进的鼓声。于是,袁乔拔出宝剑,督促士兵奋力攻战,大破成汉军队。
桓温长驱直入,抵达成都,放火焚烧城门。成汉军惊慌恐惧,再也没有继续抵抗的斗志。李势于夜间打开东门逃跑,到了葭萌(即晋寿,四川省广元市西南),派散骑常侍王幼,向桓温请降,自称“略阳(甘肃省天水县东)人李势叩头请求死罪。”
不久之后,李势拉着棺材,双手反绑于身后,来到了桓温的军营门前投降。桓温为他松了绑,烧掉棺材,把李势及宗室亲属十多人送往建康。
桓温任用成汉帝国司空谯献之等人,做自己的助手,举拔贤能,奖掖善事,巴蜀一带的老百姓喜迎王师。
衣赐履说:成汉帝国,公元304年建立,公元347年灭亡,立国四十四年,在五胡十六国中,第一个建立,第二个灭亡。上一个灭亡的是前赵帝国。
现在,中国境内,四国并立,东晋帝国,后赵帝国,前凉王国,前燕帝国。
另,史书没有明确桓温带了多少兵,按照袁乔的分析,只需精兵一万,即可拿下成都。难不成桓温只带了万把人?倘真如此,庾家兄弟在地底下不也得羞愧而死吗?
成汉帝国过去的尚书仆射王誓、镇东将军邓定、平南将军王润、将军隗文等人,全都起兵反叛,各自拥兵数万。桓温亲自攻打邓定,袁乔攻打隗文,全都取胜。桓温命令益州刺史周抚镇守彭模,斩杀王誓、王润。桓温在成都逗留了三十天,率军返回江陵。李势到达建康,被封为归义侯。
四月二十九日,邓定、隗文等人进占成都,立前国师范长生的儿子范贲为帝,他们靠妖异之辞迷惑百姓,老百姓大多归附。
衣赐履说:以前我们讲过,成汉帝国开国皇帝李雄,任命天师道大教主范长生为丞相,封号为天地太师,建立了一个“准政教合一”的政权。范长生、范贲父子,在当地有很强大的感召力。范长生死后,范贲继任为丞相。此番,邓定、隗文等人利用范贲的影响,重新建立了一个政权。
公元348年,东晋朝廷讨论平定成汉帝国的功劳,打算把豫章郡赐给桓温。尚书左丞荀蕤(读如瑞,阳平)说:
桓温如果收复洛阳,到时怎么赏赐他呢?
于是,朝廷任命桓温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贺郡公,谯王司马无忌为前将军,袁乔为龙骧将军,封湘西伯。
桓温平定蜀地之后,名声大振,权威日盛,朝廷对他越发忌惮。会稽王司马昱认为扬州刺史殷浩素有盛名,朝野都很推崇,便以他为心腹骨干,参与朝政,与桓温抗衡。从此,殷浩与桓温,便开始互相猜忌。
公元349年,四月,益州刺史周抚等人率军攻打范贲,将其斩杀,益州平定。
衣赐履说:桓温甫一登场,就打了一场闪击战,三两月间,灭掉了一个国家,自永嘉之乱以来,四十多年了,大晋朝没有比这更长脸的事儿了。但是,功高盖世,赏无可赏,桓温与朝廷之间,形成一种既相互依存、又时刻紧绷的关系。在之后的二三十年间,桓温主宰了帝国的走向,桓氏,成为继王氏、庾氏之后,第三个掌控东晋朝廷的门阀大族。
【图片来自网络】
这篇文章写的挺好,作者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