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观点皆是偏见:偏见只是因为看不见

南宫理的日志录 2025-01-08 13:02:16
结论

千字长文,结论先行:

1、无论看起来多么公正的观点,其实都是一种偏见。

2、偏见的根源在于看不见,有四种看不见,分别是:“不可知论”中的看不见,“确认偏误”中的看不见,“信息茧房”中的看不见,以及“闭着眼睛”的看不见。

3、慎思自省:承认自己的无知与偏见,反思观点背后所持的立场,努力破茧从更多的角度看世界。

有时间的话,可以继续往下看!

所有观点都是偏见

事实和观点的辨析,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以及重要组成部分。可惜,很多人根本不清楚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比如,“今天有点冷”不是事实而是观点,“今天最低气温零下2度”才是事实。

骤然听到“所有观点都是偏见”的断言,可能会觉得是笔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哗众取宠。

但是,如果您稍加思考,也许又会觉得这种偏见,似乎又有一些道理。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之所谓“所有的观点都是偏见”,有一种主流的推演思路是:1、所有观点背后都有自知或者不自知的立场。

2、每个立场又源于物质的利益、情感的诉求、信仰的依归等。

3、故而无论看似多么公允的观点,无意识中都已经有了偏见与立场的先入为主。

但是,作为信息科学的从业者,笔者并不打算从这种逻辑推演,而是从信息与心理的角度来进行推演。

在笔者看来,所有的观点都是偏见,偏见的根源在于看不见。

偏见皆因看不见信息鸿沟

信息鸿沟(Information Gap)愿意指的是,因获取信息的机会、能力或者资源的不同,而导致的社会群体之间的信息不平等的现象。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个体或群体在知识层面、决策能力以及社会参与中的不平衡,并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平等。

有些基于信息鸿沟的商业模式,本质上都是在利用信息鸿沟来攫取暴利。

笔者并不想就信息鸿沟进行展开,只是想借用“信息鸿沟”这个名词,来重新指代我们在发表观点、进行决策时,所身处的困境:我们所应该知道的信息,与我们实际知道的信息,这两者之间存在一道难以弥合的鸿沟。

由于笔者借用的“信息鸿沟”,除非全知全能、无偏无私的圣人真的存在,否则,一切决策都存在对不确定性的赌的成分。

同样的,所有的观点自然也因无知部分,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偏见的成分,故而“所有观点皆是偏见,偏见只是因为看不见”。

四种“看不见”

在笔者看来,大略有四种“看不见”导致偏见,分别是:

1、“不可知论”中的看不见。

2、“确认偏误”中的看不见。

3、“信息茧房”中的看不见。

4、“闭着眼睛”的看不见。

“不可知论”中的看不见

不可知论(Agnosticism)是一种西方哲学观点,认为某些问题(尤其是神的存在或者超自然现象)的真相是不可知的,或者至少在当下状态下是不可知的。

不可知论的基本立场是,人类的知识和经验有限,因此无法确定某些超越经验的事物的真实情况。

中国传统哲学中,也有着“六合之外,存而不论”的观点,“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等。

我们且不管“不可知论”或者“存而不论”的正确与否,承认所知有限,或者至少是当下所知有限,应当是有益而无害的。

“确认偏误”中的看不见

除了“存而不论”因素导致的看不见,还有一些是由于我们自身的心理因素所导致的看不见。

“选择性注意”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学效应,指的是人们倾向于关注那些与自身利益、经验、期望等相关的信息,而忽视其他不相关的信息,而这个过程是无意识进行的。

由于信息爆炸导致很多环境中的信息都是过载的,“选择性注意”可以帮助个体在信息过载的环境中有效处理信息。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鸡尾酒效应”,在人群密集、声音嘈杂的环境中,人们能够选择性地听到与自己相关的谈话或声音,比如自己的名字或者感兴趣的话题。

另一个与“选择性注意”类似的心理学效应是“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仅从名称看,就可以看到偏见的成分。

“确认偏误”描述的是,人们倾向于寻找、解释或者记忆支持自己已有观点的信息,同时忽视或者低估与之相矛盾的信息。比如,我们在写论文时,有时是先有了结论,然后去寻找那些支持这个结论的论据,而对反驳该结论的论据视而不见。

虽然同样是导致看不见,两者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选择性”注意,可以提升信息的处理效率;而“确认偏误”就是在不断加深偏见。

“信息茧房”中的看不见

“信息茧房”是另一种导致我们看不见的因素。

所谓“信息茧房”是指个体在信息获取过程中,由于长期选择性地接触与自身观点、兴趣和偏好相似的信息,而形成的一种封闭、自我强化的信息环境。

信息茧房,会导致个人接触的信息范围变窄,难以接触到多元的观点和信息,从而影响其对世界的全面理解和判断。

信息茧房的形成,有一部分是由于个体“确认偏误”的心理学效应导致的,对于这部分因素,我们只能“哀其不幸”了。

但是,另一部分是由于当下各种个性化推荐算法导致的。注意力变为稀缺资源,注意力抢夺的商业模式中,只推送你喜欢看的,从而抢占更多的注意力及停留时间。对于沉迷于各种推荐算法所构筑的茧房中的大多数,我们则只能“怒其不争”了。

“闭着眼睛”的看不见

前面集中看不见,有的是由于难以逾越的认知水平,有的是由于无意识下的心理学效应,有的是由于应用于商业中的计算机技术,似乎虽然无奈,但又有情可原。最后这一种则是当前网络环境中“喧嚣的大多数”了,只能敬而远之了。

用爬行脑的情绪宣泄,代替新皮层的理性思考,这种闭着眼睛、无视事实的看不见,严格说来是假装看不见。

对于这种看不见,夫子再世,也只能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由于这四种“看不见”,所有的观点自然都存在偏见的成分。所以,“所有观点皆是偏见”,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而不是全然的哗众取宠了。

反之,那些对“看不见”的视而不见,那些笃信自己绝对正确,那些声称自己讲道理、老成持重的正义之士,似乎无知得有些可怜!

谦逊悲悯地应对偏见

既然偏见避无可避,所有的观点都是偏见,除了苍白的无力感,我们其实还能做到一些。

一方面,如果我们能坦率承认自己的观点都是偏见,时刻警醒自己都是偏见。也许就可以做到,不再总是假定自己绝对正确,不再扮演正义使者、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批判别人,从而获得尽可能多的谦逊。

更进一步,承认自己无知所带来的偏见的同时,时刻自省每个偏见背后先入为主的立场的来源,理性进行自我批判,虽然不能消除偏见,但也能尽量消减那些可以消减的、由于自大带来的偏见成分。

意识到信息茧房的存在,进而破除各种茧房,提升认知,从更多的角度,看清这个世界。

另一方面,遭遇别人的偏见,能够理性认识到,同样可能是无知之过,而非刻意针对。从而激发的不再是面对偏见的愤慨,而是对他人无知的悲悯。

哪怕是刻意针对的偏见,亦可一言以贯之: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

0 阅读:4
南宫理的日志录

南宫理的日志录

深耕IT科技,探索技术与人文的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