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仲兵:“抢消费券”,救急还是拉动?

律媒先锋 2020-05-23 17:11:38

作者:金仲兵

一、救急不救贫

疫情压迫之下,世界各国都在给国民发红包,唯独中国在坚持派发数额不大的消费券。从近期而言,解决就业,恢复经济活力恐是当务之急,定向消费券自有其急救章性质的意义。

《21世纪经济报道》5月16日文章: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说,救急跟救贫是不一样的,消费券在扩大消费、保家庭方面效果好,但是如果要解决家庭的贫困问题,要让贫困人口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好地参与市场活动的环境。

“如果当中有因老、因残或者临时就业问题的话,那就可以用失业救济、低保,发现金的方式。”

六、消费券沦为商品

《新京报》报道,常州、南通等多地的消费券被明码标价放到网上售卖,其中一张200减100的消费券被卖家标价55元,另一张不同地区的100元消费券被卖家标价40元。

5月19日,记者咨询一位收券买家发现,其套现方式为和有支付消费券资质的商家进行“合作”套现,即不发生真实交易,只是将付款码在商家进行支付,商家则会付给卖家一些佣金,双方一起“薅消费券的羊毛”。

七、另有专家认为:电子消费券说明我国领先世界进入全民电子消费时代,一带四的效果让经济快速转暖,就业稳定,第三产业指数上升。

这观点盲目乐观,过于普大喜奔了。

二〇二〇年五月十八日星期一

0 阅读:1
律媒先锋

律媒先锋

法律案例,政策解讯,财经分析,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