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为何一日杀三子?皇帝与太子天然对立,武惠妃构陷引爆危机

醉风文史 2024-08-31 16:31:45

开元二十五年四月,武惠妃的女婿杨洄构陷太子李瑛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等人共谋异事,这里的“异事”明显是指太子李瑛要密谋造反。

为了进一步坐实李瑛谋反事实,武惠妃假称宫中有贼,以诛贼为由将李瑛等三位皇子骗入宫中。

随后,武惠妃又向李隆基告状说:“太子、二王谋反,甲而来。”

唐玄宗派太监前去查看,发现果真如武惠妃所言,太子李瑛及二王身穿甲胄带兵入宫,唐玄宗大怒,立刻将三兄弟逮捕下狱。

可如何处置这三兄弟却令唐玄宗很是头疼,于是他召集宰相们商议此事,时任中书令的李林甫以此事乃皇帝家事为由让唐玄宗自行决定。

那么,唐玄宗最终决定如何处置三人?他又为何做出这种决定呢?

一、武慧妃封后遇阻

唐玄宗原配王氏因为“符厌事件”被废后,一个难题摆在唐玄宗面前,那就是由谁来做皇后?

如果按照唐玄宗本人的心意,自然想册封武惠妃为后,可武惠妃的身份过于特殊,她是武则天的侄孙女,这层身份注定她无法成为皇后。

唐玄宗对于这一点心知肚明,可也许是被武惠妃磨得昏了头脑,唐玄宗竟然向群臣透露出想立武惠妃为后的想法,这下朝堂炸了锅。

监察御史潘好礼援引《春秋》大义,上疏劝谏唐玄宗放弃册立武惠妃为皇后的念头,而他认为武惠妃不能做皇后的理由有三点:

首先,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当初武则天掌权时大肆迫害李唐宗室,唐睿宗李旦没少受迫害,连唐玄宗的生母窦氏都死于武则天之手,如果唐玄宗册封武惠妃为后,有何颜面见天下人。

其次,武惠妃的堂叔武三思、叔父武延秀都是扰乱朝政的大罪人,家风不正。

最后,太子李瑛非武惠妃所生。武惠妃有子,如果立武慧妃为后,则会动摇国本。

简而言之,一旦让武惠妃做了皇后,这剧本简直和当年武则天一模一样,谁敢保证她不会成为大唐第二位女皇?

面对满朝文武的反对,唐玄宗也不好强行立武惠妃为皇后,况且他虽然很宠爱武惠妃,但也怕当年武则天旧事重演,所以他做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决定,不再立皇后。

为了弥补武惠妃,唐玄宗让她享受与皇后等同的待遇。

好一手和稀泥的手段,大臣们满意,武惠妃开心,唐玄宗本人也不用为立后的事情伤脑筋,简直赢麻了。

二、武惠妃构陷太子,李瑛险被废

可和稀泥终究不能解决问题,武惠妃因为朝中反对声音太大,可以放弃谋求皇后之位,但为母则刚,皇后当不成,她就要谋划让自己儿子寿王李琩当太子。

而将李琩扶持上太子之位,最大的拦路虎就是现任太子李瑛,为了让唐玄宗废黜太子,武惠妃绞尽脑汁构陷李瑛。

开元二十三年,武惠妃女儿下嫁观国公杨慎交之子杨洄,成为驸马之后,杨洄果断站队武惠妃,帮助丈母娘抓太子李瑛的小辫子。

开元二十四年十月,杨洄发现太子李瑛经常和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等人混在一起喝酒发牢骚,吐槽唐玄宗对武惠妃太过宠爱,从而冷落了他们的母亲。

本来喝酒吐槽这事算不上什么大事,但经过武惠妃的转述,这事就变得不一般了。

武惠妃向唐玄宗哭诉:“太子李瑛结党营私,想要害死她和寿王,更过分的是,李瑛还“指斥至尊”。”

唐玄宗对武惠妃的话深信不疑,大怒之下要废黜李瑛,幸亏宰相张九龄挺身而出,一通国本不可轻摇加女人误国的大道理输出,令唐玄宗无言以对。

武惠妃还有外援,那就李林甫,他在朝堂上一副老好人嘴脸,明面上不支持废太子,私底下则告诉受宠的宦官说,废太子是皇帝家事,何必问外人。

李林甫的言外之意就是废不废太子由唐玄宗一言而决,管他张九龄干什么。

唐玄宗心中犹豫,迟迟不能下定决心。

武惠妃觉得废太子的关键还是在于张九龄的态度,于是她派出心腹太监利诱张九龄说:“有废必有兴,公为之援,宰相可长处。”

什么意思呢?只要张九龄答应在废黜太子李瑛一事上出力,武惠妃就保证他能在宰相之位上长久干下去。

三、再次构陷太子,唐玄宗杀三子

武惠妃显然低估了张九龄的道德操守,因为张九龄不仅将太监斥骂了一顿,转头还将这些话原封不动地告知给唐玄宗,唐玄宗一听自然明白冤枉了太子。

可李瑛的危机并未就此解除。

次年四月,杨洄又帮了丈母娘一把,即本文开篇所提到的那一幕:构陷太子李瑛和两位兄弟以及太子妃兄长共谋异事,之后武惠妃略施小计,坐实他们的谋反之举。

你说太子李瑛以及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冤不冤,也就是他们没机会看到《水浒传》,不然他们在读到林教头误入白虎堂时定然会心生感慨:“这事,我们哥仨熟啊。”

此时张九龄可无法为李瑛仗义执言了,因为他已被罢相,继任者李林甫又站在武惠妃这一边,所以,唐玄宗做出决定,将太子李瑛以及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

不久之后,三人一起被杀,此即唐玄宗“一日杀三子”的始末。

唐玄宗为何会做出如此无情的决定?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权力之争。

皇帝与太子天然对立,因为皇帝强调皇权至高无上,而太子作为储君,拥有行使部分皇权的资格,这就在无形中制造出一种竞争关系,皇帝为防止太子抢班夺权,自然会提高对太子的戒心。

想想唐初发生的事件,李渊被儿子李世民武装夺权当了太上皇;李世民在位时,儿子李承乾也想武装夺权;李显当皇帝时,李重俊率军入宫,差点夺权成功。

李瑛带甲进宫的举动无疑触动了唐玄宗敏感的神经:他也害怕被儿子抢班夺权,提前退休。

也就是说,武惠妃构陷太子李瑛谋反引爆了皇帝与太子之间本就存在的信任危机,最终促使唐玄宗狠心一日杀三子。

那么武惠妃就得偿所愿了吗?也没有,唐玄宗最终选择立忠王李亨为太子。

至于武惠妃的结局,根据两唐书的记载,在李瑛等人死后,她就害了疑心病,被李瑛三人的“鬼魂”吓病而死。

0 阅读:43

醉风文史

简介:读史使人明智,读史时偶尔冒出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