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浪潮中,网约车行业作为其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却长期面临着续保难、保费上涨的痛点。许多网约车司机在车辆续保时遭遇困境,保险公司或提高保费,或直接拒保,让司机们陷入了经营成本增加、运营风险上升的两难境地。

好消息来了!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犹如一缕春风,为解决网约车司机的续保难题带来了希望。


网约车新能源车续保难、保费上涨的问题由来已久。由于网约车使用频率高、行驶里程长,导致其出险概率相对较高,赔付率也随之上升。保险公司为了控制风险,纷纷提高网约车的保费,甚至拒保。这不仅增加了网约车司机的运营成本,也使得一些车辆因无法及时续保而面临脱保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司机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 年,新能源汽车车均保费比燃油车高 63%,扣除车龄等因素,新能源新车保费仍比燃油车新车高约 10%。如此高的保费,对于网约车司机来说,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指导意见》的出台,直击新能源车险的痛点。其中,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是重要举措之一。通过丰富维修零配件供给渠道和类型、引导消费者培养良好用车习惯、推动数据跨行业合规共享等措施,有望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成本,进而降低保险赔付成本。这对于网约车司机来说,意味着保费上涨的压力有望得到缓解。

在创新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引导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这将有效解决高赔付风险新能源汽车“投保难”问题。同时,稳妥优化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丰富商业车险产品、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等举措,将使车险价格与风险更加匹配,为网约车司机提供更加合理、公平的保险费率。此外,《指导意见》还强调提升新能源车险经营管理水平和加强新能源车险监管。通过推动经营提质增效、加强精细化管理、主动顺应智能驾驶趋势等措施,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为网约车司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提升理赔服务质效、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费率回溯监管等监管措施,将保障网约车司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方已经先行先试,探索解决网约车投保难题的有效途径。例如,江苏省泰州市开展网约车“泰E保”专项行动,通过开发“泰E保”微信小程序、实施差异化定价、建立出险信息双向通报机制等措施,有效破解了网约车投保难、投保贵的问题。这些成功经验为全国范围内解决网约车续保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指导意见》的发布,为网约车新能源车续保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随着各项举措的落地实施,相信网约车司机的续保难、保费上涨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这不仅有助于降低网约车司机的运营成本,提高其收入水平,也将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我们共同期待新能源车险新政为网约车司机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